陕西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 助经贸合作“向西而行”
图为中欧班列汽车出口专列发车。资料图 刘翔 摄
中新网西安5月31日电 (杨英琦)“2022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共建‘一带一路’经过9年的发展,搭建起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持续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吕晓明31日表示。
当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围绕《2023年陕西蓝皮书》有关情况进行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作为本次发布“2023陕西蓝皮书”的五本之一,盘点记录了202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各项具体进展,并结合最新形势分析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包括“总报告”“分报告”“国内合作篇”“国际合作篇”等4部分。其中,“总报告”全面反映了年度“五通”建设的现状和进展,并分析预测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趋势。“国际合作篇”以“凸显西北”为特色,研究了中巴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和中欧班列运营等领域的进展情况。
《报告》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欧亚合作的重要纽带,为助力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影响力将持续走强;“心联通”成为丝路文明互鉴的新亮点;筑牢风险防控网络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中之重。
吕晓明介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积极践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带动内陆地区不断向西开放,在多方面取得了高质量发展成果。在贸易畅通方面,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货物贸易额达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4%。从西北地区看,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畅通提供了重要平台支撑。
《报告》建议,持续推进口岸设施建设,加强线路、节点及货源整合,稳步推进新线路规划建设,提升中欧班列服务质量;要保持战略定力、提前谋划布局、主动作为应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扩大中国在沿线的影响力;以联通应对挑战,于变局中开创新局,加快推进绿色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贸易强国的建设;优化协调协商机制,加快完善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段基础设施路网,统筹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打卡式观展”引争议
- 荔浦芋公用品牌发布会暨芋产业高峰论坛举办 战略合作签约近8亿元
- 美国洛杉矶山火肆虐 20人因在疏散区抢劫盗窃被捕
- 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重点关注哪几个方面?专家解读→
- 中国驻登巴萨总领馆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 7月1日起,这些品种将列入麻醉和精神药品目录
- 以军袭击加沙地带一所学校 造成22人死亡多人受伤
- 泽连斯基在欧洲议会演讲中攻击俄,敦促欧盟“坚持到底”支持乌克兰
- 台青大陆别样迎中秋:在非遗体验里学习“充电”
- “中国海洋经济股票价格指数”发布
- “新时代中法可持续发展合作与展望”论坛在巴黎举办
- 工作群过多令人窒息 打工人需要松绑
- 港股九连涨 专家指海外投资者是推动港股上升新力量
-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罢免12名省长
- “中国马铃薯之乡”薯条运输开启“公转铁”新模式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七起民生领域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
- 罗翔、余华、马斯克……大批名人疯狂产出“鸡汤文”?
- 2024开放原子开发者大会将在武汉举办 开源鸿蒙5.0将正式发布
- 俄驻美大使:美国对乌新一轮军援只是一颗“安慰药丸”
- 保定公交车只剩333辆如何支撑市民出行?记者实地探访
- 热门推荐
-
- 七夕节电影人云集庐山共话爱情电影创作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6G有望催生多个万亿规模产业
- 国际观察:为深化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 3.95亿人次、3422.4亿元 “数”读假日消费“热”力足
- 中新健康丨VR、针灸……新老“法宝”守护大学生睡眠质量
- 中国举办桑蚕丝绸文化展 展现桑蚕丝绸业成就
- 当皮具精修搭上“互联网” 残疾人也能闯出“小天地”
- 《夏日句点》:从柏林到上海,一部粤产短片的国际之旅
- 9个问答了解:一般纳税人如何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
- 月圆,梦圆,心愿能圆! “圆梦行动”圆梦进行时
- 海南自贸港“高含金量”加工增值政策持续扩大试点范围
- 上半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全面增长 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67.7%
- (第六届进博会)磁力强大,进博会为世界带来三大红利
- 中国经济活力有多强?带你去各地走一圈→
- 江苏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省份
- 江苏连云港灌河口海域两货船遇险 25人全部获救
- 台风“贝碧嘉”发威 申城大树倒伏、道路受阻
- 云南建设沿边跨境文化旅游带
- 2024海外华文媒体宜昌行启动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梅花”朵朵绽放福建 惠民演出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