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落户”EMEA机遇与挑战 专家助力本土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出海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张素 刘一)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加速在新兴市场探索发展的步伐,特别是将出海落脚点放在EMEA(欧洲、中东、非洲三地区的合称)。在专家学者看来,机遇背后亦有挑战,各方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我国企业既要有能力满足国际通用要求,又要有业务灵活性。”清华大学药学院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悦近日在一场会议上说。
杨悦从政策角度为新药研发与出海提出建议,具体包括“提高新药临床价值的判断能力”“将临床实验管理与国际规则接轨”等内容。她说,企业要确立临床试验管理的规范化和灵活性,深入研究国际规则。
记者采访获悉,日前,在为期5天的“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出海EMEA欧洲、中东及非洲新兴市场的中东实地研讨会”上,来自14家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企业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科学家等,对EMEA新兴市场主要国家市场环境、监管体系、法规框架、研发和临床研究的基础设施等进行了解。
“全球新兴市场对中国生物科技创新呈现巨大潜力。”毕马威中国及亚太风险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生命科学行业合伙人梅放分析说,通过整合布局和协同利用生态体系资源,建立多方共建的平台,能够为中国企业进军国际生命科学市场提供高效的市场进入和扩张模式。
研讨会期间,杨森制药EMEA新兴市场总裁和管理团队分享了EMEA新兴市场在生物科技创新领域的市场潜力,以及国家和地区的特点。在他们看来,不少国家具有共同优势,包括对创新的需求、相对较好的价格水平,以及持续建设中的监管体系和报销制度,这为合作提供了机会。
业内专家同时提醒,本土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出海过程中,需要更多思考海外市场的法规体系和监管要求、市场格局、竞争态势、医保体系、人才需求、以及本地文化融入等问题。
对此,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业务发展合伙人侯春熠与参会的中国生物科技创新企业分享了跨国制药企业在制定业务发展战略时通常应用的管理框架,并梳理了企业成功进入海外市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构建熟悉当地文化、语言、法规和商业惯例的本土化人才体系”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济滨高铁济阳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合龙贯通
- 安徽警方破获特大假冒电子烟案 查获2万余盒伪劣产品
- 云南哈尼族女歌手传承彝族“阿色调”
- 装上智慧的“工业大脑”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进入“2.0”时代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 1至4月四川在建铁路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
-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LNG船建造产能全面提速
- 天津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火热 接待游客687.75万人次
- 内蒙古首台无人驾驶除草机器人“上岗”作业
- (身边的变化)从“渔村”到“景区” “山海经济”带动浙江县域消费新业态
- 广西留学生诗词“打擂” 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中新健康|反复眩晕就是梅尼埃病?如何避免老年时听力大幅受损?听专家解释
- 2024年宁夏为3.04万名劳动者追发劳动报酬2.4亿元
- 为春运做准备 中老铁路完成首次大规模“保养”任务
- 报告:2577家老年人、残疾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 意大利国家众议院前议长:中欧绿色合作应跳出复杂政治语境
-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 中国“聚宝盆”有机认证草场环境监测面积突破7000万亩
- 重庆汽车软件园授牌成立 预计2030年聚集企业超6000家
- 2023年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结果出炉
- 热门推荐
-
- 美向世贸组织施压,中方对贸易霸凌说不,中美代表日内瓦激烈交锋
- 生态治理带动沙产业发展
- 宁夏银川出台新规:若放弃民办初中“摇号”录取 中考不享受“指标到校”政策
- 济南小清河航线气象服务实现分钟级监测 护航航运安全
- 黑龙江同江:300余人连夜清雪万余立方米
- 国际永久编号第15882号小行星,为何被命名为“定中星”?
- 深山里的诗歌课:不功利无期待 写诗和摘苞谷一样日常
- 美国孟菲斯市5名前警察对非裔男子尼科尔斯之死均不认罪
- 陕西迎来今冬最强寒潮 民众解锁“暖经济”抵御“速冻模式”
- 原创歌剧《鸾峰桥》在京展演亮相中央歌剧院剧场
- 中国驻棉兰总领事张敏赴西苏门答腊省进行工作访问
- 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唐锐赴纽卡斯尔拜谒北洋水师水兵墓
- 青岛啤酒奥古特A系列发布
- 这次,俄罗斯恶作剧博主又骗过了英国前外交大臣
- 央行12月18日开展2440亿元逆回购操作
- 韩媒:尹锡悦拒绝韩国检方传唤 检方计划再次传唤
- 中欧交往正全面铺开
- 中国团队研制出离子管理膜 为高性能锂金属电池开发提供新思路
- 尼泊尔总理:期待中华寺继续促进尼中友好往来
- 美国纽约市发生地铁列车相撞事故 已造成8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