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楼重在提升性价比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停车难成为不少大中城市市民普遍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之一。为实现资源充分供给和有效利用,很多城市纷纷推进建设多座复合式立体停车楼,缓解老城区和医院、学校等聚集区的交通压力,解决停车难题。
不过,市民们对复合式立体停车楼的大量建设褒贬不一。功能不够健全、价格缺乏优势、取车时间略长、新手较难操作等成为市民反馈的主要问题,致使部分立体停车楼闲置车位较多,一些驾驶人更愿意选择地上、地下停车,而将立体停车楼当作“最后的选择”。这些现象提示我们,立体停车楼的建设应更多从汽车驾驶人的角度和实际需求出发,提高使用的性价比,提供更精准化、人性化的服务,让立体停车楼“位”尽其用。
针对应用中的痛点,城市应统筹考虑公交车与社会车停车需求,并建设布局更多的充电桩。利用公交交通场站用地推出一批复合式立体停车楼建设项目,在地面公交车停车场的基础上,地上建设多层社会车辆停车楼。还应考虑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建设多个充电桩。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城市,新能源电动车已成为不少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新选择,更应在复合式立体停车楼建设完善充电桩设施,满足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
针对停车费用过高问题,应运用价格杠杆作用,降低市民停车负担。由于停在立体停车楼既费时又费事,不少城市出现地上停车场、马路边停满了车,而旁边的立体停车楼却无法满员的现象。要想提升立体停车楼的竞争力,不妨在停车价格上适当优惠一些,发挥价格优势吸引市民。
此外,立体停车楼应更加智能。太长太宽太重的车辆停不了、新手摆车不正耽误时间等为市民带来了不便。在取车刷卡识别和驾驶者停位操作等环节,需提供更人性化、精准化的服务,突出结构模块化、控制智能化、通道并行化、存取车快速化等特点,让“智慧、立体、便捷”成为市民对立体停车楼的新印象。
温济聪 (来源:经济日报)
温济聪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滴水发六次电!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六座梯级电站顶峰保供
- 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海浪红色警报
- “FAO-GEF江西湿地项目”收官:鄱阳湖区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 (新春走基层)“星云奇妙夜”新春活动在成都科幻馆举行
- 警方:“西双版纳登革热致20多人死亡”系谣言 造谣者已被行拘
- 深观察丨气候警报频闪 世界担心美国再开“倒车”
- “AI+”赋能高质量就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供需双方精准对接
- 国际最新研究:化石碎片揭示西班牙一恐龙标本为棘龙类新物种
- 美国贸易战损招造成多输局面——起底美国贸易战反智本质述评之一
- 中国A股9月暴涨收官 沪指涨逾8%重返3300点
- 外媒:尼日利亚一男子在测试“防弹咒”时身亡
- “北溪”疑云未解 瑞典宣布退出调查
- 中国多地古代科技文物精品上海展出
- 寻找“满江红”年代里的燕京遗迹
- 美媒:若以黎局势升级,美国将准备撤侨
- 宁夏一地招募“猎人” 捕猎一头野猪奖励2400元
- 均创纪录!韩媒:尹锡悦施政好评率仅20%,差评率70%
- 电力建设可持续发展(ESG)会议在京召开
- 大风暴雨将至 杭州发布台风蓝色预警加强防御
- 比利时“我们是一家”青少年专题画展开展
- 热门推荐
-
- 宁夏西吉:“薯”光无限 奏响乡村振兴大合唱
- 广东西部沿海或迎来今年第2号台风 官方紧急部署防御
- 从渴望到警惕 糖与人类的“爱恨情仇”
- 水利工程密集开工 国家水网越织越牢
- 云南孟连牛油果种植面积逾10万亩 2.5万人入股增收
- 四川:迎战新一轮降雨 提前避险转移4万余人
- 官方:正在研究制定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的政策文件
- 税惠助力广东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迈向“万亿级”
- 中华老字号同台“练摊”碰撞“新国潮”
- 做好服务,是小甜剧的本分
- 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亚洲海外市场规模达16亿元人民币
- 世界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在克拉玛依成功繁殖 陆续南迁越冬
- 强冷空气来访大风天气先行 西藏西南部有强降雪
- 2022年美国机场安检截获6542支枪,又创新高!
- 欧盟批准七种转基因产品上市
- 钱塘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 (新春走基层)600多名黔籍务工人员乘坐免费专列返粤复工
- 第七届全国金融业联合会联席会议在海口召开
- 脱钩给全球经济带来额外负担
- A股本周飘红收官 半导体板块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