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新能源车下乡机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对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
从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到近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以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措施连续出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在10个省(市)开展18站启动活动,累计发布6批近200款下乡车型,销量从2020年的39.7万辆增至2021年的106.8万辆,到2022年达265.98万辆,成为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力量。
得益于国家前瞻性布局和企业集体精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处于领跑地位。从产销规模来看,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在全球占比超过50%,率先进入规模扩张的爆发期和全面市场化的拓展期。农村是巨大的消费市场,目前汽车保有量达到1.4亿辆,但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仍然较低。新能源汽车下乡这件事要办好并不简单,需要补齐短板。
充电基础设施首先必须跟上,不但要加快建设,甚至还得适度超前建设,以改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普遍薄弱的现状。要进一步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整合众多车企资源共建网络,探索将汽车充电与光伏发电结合发展等,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新能源汽车下乡,人才同样是关键。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销量,而无论维修保养还是其他售后服务,都离不开人。当前,三四线城市及乡镇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点较少,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便利性较差,这也极大地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下乡。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保养上比燃油汽车省事,但若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同样也很麻烦。有关部门要引导新能源车企积极下沉销售服务网络,并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同时,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培养更多维保技术人员,激励更多在外技能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针对农村消费者,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的政策,让农村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优惠和便利。对众多车企来说,新能源汽车下乡也是很好的市场机遇。有关企业要积极面向农村市场,充分考虑价格、用途等特定因素,不断丰富新能源汽车供给,精准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车型。
(中国经济网供稿)
邓 浩 (来源:经济日报)
邓 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媒:芬兰政府称将关闭更多芬俄边境口岸
- 5万职工在线抢课,1小时内课程“爆满”
- 菲律宾强降雨已致逾88万人受灾 马尼拉进入灾难状态
- 山东莱阳:百年莱阳梨焕发新生机
- “双十一”宁夏实现网络零售额23.1亿元
- “醉骑”撞“违停”受伤致残 “违停”车辆是否担责
- 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开幕
- 迈入高铁新时代 浙江南浔的三张“招贤榜”
- “安徽惠民保”正式发布 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 截至8月底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逾四成
- 新疆兵团第十二师14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 总投资535.7亿元
- 夜间经济宜突出特色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写入联大外空军控决议
- 古埃及木乃伊制作处理所用防腐剂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新配方
- 中国经济学家:全球经济走上对抗混乱失序的“熵减”之路
- 国际最新研究:海绵记录表明全球变暖或已升温超过1.5°C
- “2023年印尼风情节”在京举办
- 国家医保目录谈判还要“分角必争” 专访国家医保局谈判组组长李旭日
- 中国气象局:预计9月后期还可能有1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 重点项目持续“领跑” 陕西加速推进多领域项目建设
- 热门推荐
-
- 胡塞武装称美英空袭也门首都萨那
- 俄乌局势进展:俄土总统在索契会谈 乌总统访问顿涅茨克前线
- 北京将推进电信等服务业重点领域扩大开放
- 《熊出没·逆转时空》:系列动画电影的十年之约
- 提升功能效率 推进“智慧口岸”建设 新疆这样做
- 老挝驻长沙总领事:老中经贸合作逐年扩大
- (两会访谈)全国政协委员范扎根:推动税收营商环境“更暖一度”
- 内蒙古保洁大姐10年“偷师”逆袭成版画家
- 联合国称医疗车队遭以军拦截:救护车被扣留至少七小时
- 家用美容仪需要一把“安全锁”
- 大运河新书场透出“老味道” 演绎城市独特文艺风情
- 【世界说】瑞典媒体:欧盟美国正在输掉电池竞争!与其打压中国,不如从自身找问题
- 尊重孩子天性,多看看卡牌行业的正向价值
- “爱我中华 萌娃秀场”主题实践活动在西藏文化博物馆举行
- 福建泉州活态复原宋元时期繁华百态
- 湖北与东盟合作潜力加快释放
- 黄建南艺术作品展在天津举行 150余件作品呈现东西文化融合魅力
- 老旧小区和合大院为何房价上涨一房难求
- 南中高速通车 广州往返深圳缩短至20分钟
- 多家银行中长期大额存单“断货”,地方中小银行热情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