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新能源车下乡机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对今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
从今年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到近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以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政策措施连续出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在10个省(市)开展18站启动活动,累计发布6批近200款下乡车型,销量从2020年的39.7万辆增至2021年的106.8万辆,到2022年达265.98万辆,成为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重要力量。
得益于国家前瞻性布局和企业集体精进,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处于领跑地位。从产销规模来看,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在全球占比超过50%,率先进入规模扩张的爆发期和全面市场化的拓展期。农村是巨大的消费市场,目前汽车保有量达到1.4亿辆,但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仍然较低。新能源汽车下乡这件事要办好并不简单,需要补齐短板。
充电基础设施首先必须跟上,不但要加快建设,甚至还得适度超前建设,以改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普遍薄弱的现状。要进一步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整合众多车企资源共建网络,探索将汽车充电与光伏发电结合发展等,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新能源汽车下乡,人才同样是关键。新能源汽车售后市场的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销量,而无论维修保养还是其他售后服务,都离不开人。当前,三四线城市及乡镇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点较少,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便利性较差,这也极大地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下乡。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保养上比燃油汽车省事,但若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同样也很麻烦。有关部门要引导新能源车企积极下沉销售服务网络,并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同时,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培养更多维保技术人员,激励更多在外技能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针对农村消费者,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的政策,让农村居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优惠和便利。对众多车企来说,新能源汽车下乡也是很好的市场机遇。有关企业要积极面向农村市场,充分考虑价格、用途等特定因素,不断丰富新能源汽车供给,精准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车型。
(中国经济网供稿)
邓 浩 (来源:经济日报)
邓 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通讯:内蒙古“敖汉小米”熬出世界味
- 中新健康丨南京高校团队研发出精准识别血栓的纳米递药机器
- 优秀的儿童剧要拍给孩子,也要让更多人“看到”
- 工信部:加快制定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 深挖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 从严整治变味的“人情往来”
- 种地要先交钱?内蒙古开鲁县:镇党委副书记被免职
- 山西大同:以科技助力智慧养老 托起幸福“夕阳红”
- 白皮书:汽车促消费政策成效显著,置换更新成主流需求之一
- 《说唱梦工厂》开放探班 GAI期待年轻人用实力说话
- 打好积极有为宏观政策组合拳
- 安全漏洞频发老年手机成“手雷” 银发族的信息安全如何守护?
- 春运最后一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6063.6万人次
- 美媒:拜登儿子亨特与美司法部达成协议 将就这些指控认罪
- 中外学者齐聚“西阴论坛”共论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
-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进京展(广东巡展)开幕
- 开启两岸文化交流新窗口《声生不息·宝岛季》创作座谈会举办
- 临沂警方通报男子持弓箭伤人事件:嫌疑人已被抓获
- 暴雪中的电力抢修:20个小时,1顿饭,换来万家灯火
- 招银金租向中国东航交付行业首架金融租赁C919飞机
- 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清朝有哪些灵活多样的高端操作?
- 热门推荐
-
- 山西阳泉举办首届刘慈欣故乡科幻文化周
- 海口面向全球招聘342名急需紧缺人才
- 广东春运12天累计发送旅客4297.76万人次
- 2023 WAVELENGTH当代艺术体验展亮相北京时代美术馆
- 从“微不足道”到“担当大任”,技术创新驱动中国光伏发展提速
- 台风“摩羯”二次登陆 广东已转移逾67万人
- 护士佘沙:因感恩身披白衣,不忘“汶川人”身份
- 以“爱”之名 艺术作品《桃花源TAO》进入“元宇宙”
- 甲骨文焕新生、千年瓷都魅力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
- 最新民调:通胀仍是美国民众最大关切 超四成人感到财务紧张
- 台湾社区规划师投身林语堂故里乡村改造
- 拿去,事关出行的安全小贴士
- 变相设最低消费 按“套”卖的年夜饭让消费者叫苦不迭
- 受深海鱼启发 科研人员找到抑制胰腺癌新靶点
-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山东藏粮于技赋能“齐鲁粮仓”
- 宋刻本价值因何重于黄金?
- 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经济新方位)
- 前5月中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9%
- 全国首个海上载人吊篮行业安全标准在广东阳江发布实施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苏丹约350万儿童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