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稳增彰显中国经济吸引力
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4994.6亿元人民币,吸引外资延续了稳健增长的态势。
我国吸引外资数量整体平稳。今年前4个月我国吸引外资同比增长2.2%,这是10多年来外资稳步增长的延伸。我国吸引外资数量的波动幅度小,引资状况稳定。外资流入平稳并非易事。外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虽然看重东道国的长期变量,例如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劳动力、国家文化社会上的接近度等,但同时也受中短期变量的影响,例如税负、利率、通胀、资本项目开放等。中短期因素变化较快,外商的选择可能随之调整。加上直接投资项目规模差异大,单个或数个大项目会影响当期的投资数量,在实际中外资流入的波动较大。
对我国而言,外资流入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出现较短时间内外资流入的大起大落,或是外资撤出的增加,也可能是由于对行业趋势或龙头企业的判断出现了变化。无论哪种原因,企业的选择将通过行业关联的方式波及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而预期的改变会在实际中产生更大的影响。我国一季度吸引外资实现了“开门稳”,将外资流入的涨跌幅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避免外资流动出现趋势性的变化,有助于稳定关联行业的投资、就业、税收和进出口。
同时,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较为健康。健康的经济含义是说外商和我国都从投资中获益。外商投资想要成功,需要将企业优势和东道国的资源及产业匹配对接。在资源方面,2021年我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超过1000美元,制造业工资水平远高于东南亚国家。类似纺织服装、电子设备等制造业依赖靠低价劳动力来降低成本,因此我国在这些行业的优势下降,这是部分生产环节从我国转移出去的原因。
我国的技术资源还在积累的过程中,加强与外资技术合作的动力较强。在产业方面,一季度我国吸引外资增长较快的高技术产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医药制造。吸引高技术外资的目的在于,帮助我国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工业化质量,发挥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这与我国产业升级的目标是一致的。
维持我国吸引外资稳健增长的局面,可以从经济和预期两个维度改善。可以说,外资能获得优良收益的营商环境就是好的营商环境。为此,除了强化我国在产业链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外资监管的手续简洁方便,投资服务持续在线,投资者工作生活较为便利等,对改善外商的收益也有帮助。还需要形成明确、稳定、可持续的预期。这包括坚定扩大开放,缩减负面清单,促进公平竞争,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增强沟通机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作者:潘圆圆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强降雨持续盘踞江南华南等地 华北高温短暂缓解
- 中国气象局发布“2023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沂水:“景区+乡村”业态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 国家统计局: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 涉事小学回应“连开三天家长会”:会根据家长诉求进行优化
- 7月金融数据出炉 释放什么信号?专家解读
- 著名侨乡厦门集美区老年人养护中心揭牌运营
- “守正·创新——宜春版画作品文献研究展”在南昌开展
- 加拿大4月份通胀水平略现反弹
- 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 全力指导支持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医疗应急工作
- 云南河泊所遗址出土简牍初步清理工作已全部完成
- 以色列公司在太空培育出“3D打印肉”
- 寻访明城墙遗址:绿梢新柳明城墙,角箭楼前壮思飞
- 假日露营“热”不断升温 帐篷“遍地开花”
- 黑烟冲天!美国粮食巨头一工厂发生爆炸已致8人伤
- 手机充电会被植入“木马”?有可能
- 专家学者探讨知识产权赋能山西文博高质量发展
- 十月稻田荣获ITI国际美味奖 以品质引领健康新食尚
- 山东滨州:城市公交突围记
- 我国新接船舶订单,约半数采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 热门推荐
-
- 2025,来签到!
- 超800亿元用于民生实事 济南托起民众“稳稳的幸福”
- 中新真探:常温奶不如巴氏奶?
- 印尼西爪哇省海域发生6.5级地震 房屋受损有人受伤
- “以旧换新”购车新政带来哪些福利?专家解读
- 春运第三天 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50万人次
- 国家文物局: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超9成免费开放
- 聚焦合成生物技术领域前沿 首届合成生物技术国际会议在天津召开
- 赋能文旅融合 新航季天津计划新增12个国内通航城市
- 民歌大观绘“音乐之书” 以一路书香伴一路歌声
- 直播电商推动城乡人才“双向流动”
- 陕北说书艺人熊竹英:坚守32年“中式摇滚”
- 日本富士山附近连发两起地震 多地有震感
- 以“花”为媒持续推动农旅融合 各地经济发展“春暖花开”朝气蓬勃
- 第九届加拿大服装纺织品采购展在多伦多举行
- 中国五年来查处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案件1.9万件
- 业界专家相聚山东青岛探讨润滑行业绿色发展
- 平陆运河:世界级运河雄姿初现 通江达海共享发展机遇
- 冷空气将袭广东 最低气温或降至-3℃
- 西藏林芝逾120种文创产品亮相广州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