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加强贸易投资合作是人心所向
2023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5月24日在北京举办。多位外国政要、重要国际组织和经济机构负责人、贸促机构负责人和全球政商学研各界的众多知名人士及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共商合作、共谋未来,展现了国际社会对加强贸易投资国际合作的普遍愿望,以及对中国在推动国际合作中发挥更重要作用的热切期待。
当前,全球贸易投资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个别西方国家大搞经济霸凌,动辄打压他国产业,对正常经贸合作无端设限,并逼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严重破坏国际合作基础。同时,地缘冲突、通胀高企、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等因素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前景不明,国际社会担忧情绪不断加剧。
要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共同推动开放合作。开放包容是时代大势,封闭保守是开历史倒车。开放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国际社会要坚决摒弃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
要进一步明确合作方向,不断深挖合作潜力。本届峰会将“坚持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增长”“秉持绿色低碳,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议题,表明创新、绿色等领域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合作方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敢于创新、勇于变革,才能突破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瓶颈。环顾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新技术、新突破及其催生的新应用、新体验正在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国际创新合作,能够促进创新发展,推动各国共享创新成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动力。气候变化早已超越环境问题的范畴,对经济、社会、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影响。要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全球经济复苏,必须构建更加绿色的发展模式。需要看到,在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动绿色发展,还亟需弥补资金和技术等缺口。国际社会应加强绿色合作,扩大绿色投资,特别是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绿色经济支持力度。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一直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推动国际经贸开放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并以自身扩大开放推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中国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通过与中国进行创新合作,享受创新发展红利。中国也是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一直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并通过“一带一路”合作等促进世界经济绿色发展。
放眼未来,中国愿意也能够在促进贸易投资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为世界经济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野火致67人死亡!美国夏威夷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 甘川陕毗邻地区文旅之花“瓣瓣同心” 携手共推环线“出圈”
- 伊朗外长访问土耳其 讨论能源贸易合作等议题
- 北京大兴机场运营稳步回升 今年已执行航班超15万架次
- 西南华南降雨明起再增强 北方或迎大范围高温晴热天气
- 山西一“西电东送”500千伏线路工程全线架通
- 郑州推行“一码看耕地”举措 科技赋能耕地保护
- 中国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产品获批上市
- 俄罗斯青年外交官访川:两国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 长春农博会观察:科技小院为乡村振兴聚智赋能
- 中央为何点名“瞪羚”“独角兽”
- 特朗普宣布罗恩·约翰逊将担任美驻墨西哥大使
- 浙江宁波:直面“痛点” 探索海洋废弃物治理的海洋伙伴新模式
- 日本连发两起地震 鹿儿岛和石川等地有震感
- 中信银行贯彻“零售第一战略” 2023年信用卡经营业绩创新突破
- 广西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 推动外贸扩量提质
- 【中国网评】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回升,凸显中国经济的微观韧性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盐碱地破“碱”重生 “开花结果”助农增收
- 【世界说】126页调查报告揭露美国警方暴行、种族主义和弱势群体偏见
- 哥伦比亚缉获超3吨可卡因
- 热门推荐
-
- 两岸学者齐聚福州研讨《正谊堂全书·杨龟山集》
- 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首个冷库封顶
- 雨雪冰冻天气下的湖北春运
- 1—7月新疆通行中欧(中亚)班列9175列
- 岭南佳果可入菜养眼开胃 唤醒味蕾
- 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紧急戒严真相查明国政调查计划书”
- 日本学者谈G7广岛峰会:“一场欺骗和伪善的闹剧”
- 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多家外资银行落地新业务
- 网民反映宁夏吴忠一地自来水遭受污染 官方通报
- “税”字当选日本2023年年度汉字 日媒:反映民众不安
- 中国副财长出席2024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
- 重阳,菊花须插满头归
-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
- 沈阳早市一商贩卖鱿鱼片涉嫌欺诈 官方通报:取消经营资格
- AI激发教育变革,个性化学习全面开花
- 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
- 降息首周实地探访:新开楼盘“吸睛” 市场对开门红预期提升
- 广西8个新近对外开放泊位正式投产运营
- 大清河“保卫战”
- “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日运量超1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