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至,年味儿渐浓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光阴流转,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如期而至。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研究馆员唐志强眼中,大寒到来,标志着由隆冬向初春的转折。此时临近农历年岁尾,人们吃消寒糕、糯米饭,赶年集、买芝麻秸,年味越来越浓。
而且,除夕一般在大寒节气和立春节气之内。大寒来临后,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准备年货……静候农历新年到来。
大寒和小寒,哪个更冷?
扫一眼民间流行的俗语,无论是“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还是“小寒大寒,无风自寒”,从字面上就能感受到,“冷”是大寒时节的一大特点。
经常会有人疑惑,为何二十四节气里在小寒之后,还有“大寒”?哪个时候更冷?
唐志强介绍,根据中国现有气象统计记录来看,大寒与小寒的寒冷往往难分伯仲,全国范围内不少地区小寒甚至要更冷一些。
但是,他解释称,在古人的观感上,冷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因为持续处在一种低温环境中,总有一种越来越冷的感觉,所以有一种说法提到,“小寒时天寒最甚,大寒时地冻最坚。”
唐志强说,大寒时天气虽冷,却是“由冬向春的转折点”。大寒正值“数九”寒天,人们常说“三九、四九冻破石头”,气温降至谷底之后渐渐回暖,标志着由隆冬向初春的转折。
同时,唐志强表示,在农业生产方面,大寒是积肥堆肥有利时机,也是牲畜和作物防寒防冻重要节点,尤其是要防范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辞旧迎新,年味越来越浓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段话,讲清了大寒的特点。
唐志强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认为大寒之后阳气进一步复苏,大自然中的生物也开始为新的一年做准备。大寒前后,天气冷、冰冻层也厚,人们便凿冰储存起来,以备来年所用。
大寒节气往往和每年农历年岁末的日子重合,“赶年集”成了一项颇受欢迎的习俗。赶年集时,也是农村集市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男女老幼呼朋引伴,提个布兜去集市逛逛。
旧时大寒时节,街上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踩岁”,“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
从时间上看,正所谓“大寒迎年”,此时年味越来越浓。人们在岁末之际举行送灶神上天的仪式,打扫房屋,清除旧年的尘埃与不顺,寓意着辞旧。
之后“立春”节气来临,大家在立春日举行迎春、鞭春、咬春、踏春等活动,寓意迎接新的希望和新的开始,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所以说,在大寒到立春这个时间段内,从习俗来讲,算得上是既“辞旧”又“迎新”,是全年中节庆活动十分密集的时段,也是中华文化深厚底蕴的重要体现。
这个时候吃些什么?
每逢节日或者节气日,往往会有人关心,此时有哪些美食?
唐志强说,有的地方大寒要吃年糕,也就是“消寒糕”,取“年年高”的寓意,期盼有一个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升高的好彩头。
糯米饭也是一道不错的美食。唐志强认为,糯米制品性温味甘,人们觉得,吃了糯米饭,能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大寒时节天气寒冷,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
唐志强还提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习俗:尾牙祭。他说,过去,每到年尾,各商家行号会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在此之前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叫做“尾牙祭”。
“我们在传统上所说的‘尾牙祭’,有点类似于我们当代组织的‘年会’。年终时也伴随着春节等节日的来临,所以很多公司把年会安排节日期间,增添了年会的欢乐气氛。”他说。
唐志强解释,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过传统的“尾牙祭”了,但却受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还把大吃一顿美食叫做“打牙祭”,正是这种文化的遗存。(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第二十七届葡萄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吐鲁番市召开
- 低价买法拍房转手赚差价? 男子被“熟人”骗了70万元
- 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新阶段,高比例削减本金已是大势所趋
- 重庆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烟草制品案
- 东莞梁氏父子用心守护寮步豆酱传统美味 坚守近50年
- 广东高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 美国新众议长提出防止政府停摆计划 不包含对乌对以援助
- 缅甸多地创下其近60年来高温纪录 已有超10人因中暑死亡
- 示范区贡献日益显现 推进高标准服务业扩大开放
- 9月23日央行开展16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74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 粤交通部门预计今年端午假期高速日均车流量约761万车次
- 气象专家解读广州白云区为何突遇冰雹强龙卷
- 猪企“A吃A” 大北农看上傲农生物
- 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发生5.3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
- 中证协:二季度评级机构共承揽债券产品2626只 环比增逾16%
- 申遗成功!用City Walk的方式打开北京中轴线
- 强台风“杜苏芮”登陆后:漳州迅速抢修供电线路
- 阿根廷11月通胀率创新高
- 晋中“破题”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 与太原上演“双城记”
- 热门推荐
-
- “第四届中韩未来经济合作论坛”在首尔举行
- 日本5月8日起将新冠定位下调至与季节性流感同类
- 和若铁路通车一周年——“钢铁巨龙”串起幸福景象
- 上海“中华老字号”达197家 居中国各省份首位
- 专访《无价之宝》导演张大鹏: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无价之宝”
- “板凳男孩”方宇翔:没有腿一样“奔跑”
- 尼日利亚传统领袖到尼日尔展开调解
- 马来西亚内政部长:近期治安事件非有组织连环犯罪
- 广州港海铁联运业务前10月完成箱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
- 商务部:美将造船业发展问题归咎于中国 缺乏事实依据
- 浙江绍兴房贷支持“商转公” 减轻购房者还贷压力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44名失联人员全部找到 均已遇难
- 宁马城际铁路(南京段)正式进入铺轨阶段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京城老服装市场十年蝶变“新”生
- 国家级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在京揭牌
- 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中国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初步建立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 白先勇忆二十年前青春版《牡丹亭》大陆高校巡演趣事
- 湖北襄阳铁海联运班列实现隔日开行
- 第十届成都汽配展在蓉开幕 聚焦新能源与智能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