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整活”重“社交” 博物馆文创为何让年轻人着迷
在甘肃省博物馆,年轻人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毛绒“麻辣烫”菜品进行“烹饪”;在苏州博物馆,则可以趁着秋高蟹肥之时,捆上几只毛绒“大闸蟹”带回家。
“一串西蓝花、一串白菜……您的菜要煮脆一点吗?辣度要多少?”“脆一点,多放辣!”国庆假期,来甘肃旅游的95后廖维多惊奇地发现,常在麻辣烫店铺前听到的对话,却出现在了甘肃省博物馆内。
各类毛绒蔬菜、肉串码得整整齐齐,在毛绒大锅内“烹煮”片刻,廖维多就拿到了自己的“麻辣烫”。“这样的文创和仪式太有趣了!”满载而归的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战利品”记录,获得不少点赞评论。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4年国庆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488万人次。博物馆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旅游必打卡地,各馆文创也被列入必买清单,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这届博物馆文创究竟藏着什么“出圈”密码,让年轻人如此着迷?
会“整活”的文创更受欢迎
“有特色”“会整活”,是许多消费者对甘肃省博物馆文创的共同评价,甚至有不少人为了购买“绿马”和“麻辣烫”,专程来打卡博物馆。
“绿马”的原型是该馆镇馆之宝“铜奔马”,而“麻辣烫”玩偶则是结合了甘肃天水麻辣烫的特点。“这些都极富当地特色,很有代表性,跟其他地方的文创都不一样。”廖维多说。
凸显地域特色,也是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重点。该馆文创中心负责人崔又心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的“文化集散地”,在展示文物及其背后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应展现本地的人文风情。“‘铜奔马’是我们的镇馆之宝,代表着甘肃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的‘甘肃(不)土特产’系列文创中,除了天水麻辣烫外,还推出了天水樱桃、定西土豆等,希望游客在看到这些可爱文创时,也能认识到甘肃丰富的物产。”
除了地域特色,造型设计会“整活”也是打动消费者的重要原因,在社交平台描述甘博“绿马”、苏博“胖宝剑”等文创的帖子中,大家无一例外都提到了“丑萌”“抽象”。在多数设计力求精致美观的趋势下,为什么“丑萌”“抽象”反而会受到青睐?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卜希霆认为,这种萌化的设计拉近了文物与年轻人之间的距离。他表示,文物及其历史文化要在年轻人中传承下去,形成共鸣和文化认同,首先就要走近年轻人,不能令他们敬而远之;在此基础上,“文博文创设计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做好传统文化的时代转译,巧妙融入年轻人的话语体系”。
“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正在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假期出行选择。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而在今年国庆假期,多个热门博物馆门票在预约开放首日便全部约满。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文创就是观众和博物馆之间最生动的桥梁,我们希望通过文创的桥梁,让大家感受到博物馆也可以很年轻、很活泼、很轻松。”崔又心说。
“花式‘整活’的文创更有吸引力,更让我愿意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在甘肃省博物馆观赏完“铜奔马”、购买“绿马”毛绒公仔后,廖维多还专程去了“铜奔马”的出土地武威打卡。在她看来,不论是何种形式,能让文物在年轻人中流行就是一件好事,“贴近年轻人的创作,才能吸引我们”。
收集文创成为一种爱好
与廖维多“随缘”式购买不同,还有一批年轻人,将收集博物馆文创作为一种爱好和习惯,乃至形成了自己的圈子。95后王楠星就是其中一员,虽然收集时间不过一年余,但论“藏品”数量,他已十分资深。
“收藏有几百件了,多数是冰箱贴和文创摆件。”王楠星说,对于他们这类爱好者来说,文创对文物的还原度和工艺精良度,才是他们最看重的,“我很爱逛博物馆,每次看见文物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淀感,你会觉得它摆在那里,就有一种贯穿千年的肃穆”。
这种文物特有的厚重感令王楠星着迷,他也希望能在文创上看到这样的美感,“虽然文创并不能完全还原文物,但如果制作精良,比如能将铜锈或者纹理复制出来,也会很有历史感”。他甚至在家中制作了展柜、打上灯光,像博物馆陈列一样,小心翼翼地将一个个迷你“文物”摆放上去。“我想尽量还原文物在博物馆里呈现的感觉。”王楠星笑着说,“不能将真的文物搬回家,能每天看看这些小复刻品也很满足。”
王楠星也因这份爱好结识了不少志趣相投的好友,在他们共同的聊天群中,一有新的文创资讯,大家便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哪个凤冠的冰箱贴做工精美,哪个铜爵摆件的尺寸粗了,全被大家看在眼里。
博物馆不断创新,“卷”工艺、“卷”质地,力求兼顾不同兴趣点,在有不同偏好的年轻人中都能“出圈”。
王楠星认为,不论是如甘博“绿马”般活泼的毛绒玩具,还是如国博“孝端皇后凤冠”般精致的冰箱贴,都是“一种艺术形式”,都是“迈向博物馆的第一步”。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能吸引到人,让大家愿意去了解、关注文物,就是好文创”。
来自上海的宋诺也是文创爱好者之一,她收集的文物冰箱贴横跨新石器时代至晚清,囊括了各个朝代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将它们安放至展板上,按朝代排列好,一一标注后,宋诺制成了名为“华夏一万年”的冰箱贴展板。这块展板在社交平台上广受好评,得到了近10万点赞,甚至有网友评论道“这是冰箱贴文创的封神榜”。
要凑齐这样一块展板,即使展品是冰箱贴,也价格不菲,但在宋诺看来,这是“一种精神享受”。“文创是文物普及的一个途径,对博物馆来说,能通过文创产品获得更多收益,去升级展陈设施,开更多特展,对我们这些博物馆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社交属性助力文创“出圈”
细数近年“出圈”的博物馆文创,不难发现,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有“社交属性”,得到了社交媒体的“流量”加持。这种“流量”既来自博物馆的宣传,也来自年轻人自发的传播与讨论。
崔又心说,甘肃省博物馆专注文创设计已有十余年,从早期着重关注产品的文化属性,到后来结合实用性、趣味性,他们一直在发掘能够“撬动年轻人的点”。
如今,仅有上述属性的文创也已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有社交属性的产品才能‘出圈’,才具有传播性。”崔又心说,年轻人觉得有意思,就会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加之博物馆建立起传播矩阵,入驻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主动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才可能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而与“社交属性”相辅相成的,是年轻人购买文创产品时,传播历史文化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在甘肃省博物馆,年轻人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毛绒“麻辣烫”菜品进行“烹饪”;在苏州博物馆,则可以趁着秋高蟹肥之时,捆上几只毛绒“大闸蟹”带回家。除了文创本身造型可爱外,“仪式感满满”的购买和包装环节,也是它们火爆的重要原因。
卜希霆认为,参与感给了消费者更多的体验和情绪价值,“有故事、有情节、有仪式的购买场景,能激发消费者更丰富的情感共鸣,也更容易形成文化记忆点,会让人身临其境,并获得文创产品的活态感知、分享趣味,也赋予文创产品以流量传播效能”。
对于传统文创品类爱好者来说,社交属性的影响也同样广泛。孝端皇后凤冠冰箱贴、天宫藻井冰箱贴等文创产品,都是社交平台上的“宠儿”,甚至有时“一物难求”。买到的消费者往往都自发在社交平台上拍图展示,成为爱好者关注的话题。
宋诺表示,自己的“华夏一万年”冰箱贴展板火了之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相关话题讨论和互动,不少网友开始收集感兴趣的博物馆文创,组建自己的“家庭博物馆”。“有一些朋友给我留言,说自从开始收集文创以来,感觉每天都有新的期待。”
不断“出圈”的文创产品,或搞怪,或精致,但都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结合年轻人喜欢的文化符号和语言,进入年轻人的视野,也进入了年轻人的“购物车”及精神世界。“这背后正是我们的文化沃土,在源源不断滋养浸润着文化创意和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它们走出博物馆,走进千家万户。”卜希霆说。
(应受访者要求,宋诺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蒋继璇 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0月11日 07 版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对“第三方测评”多个心眼
- 明星代言规范委专家:加强明星直播带货监测
- 2022年中秋节放假安排来了
- 民宿一房难求 家门口“微度假”有多火爆能走多远?
- 《月亮姐姐当妈妈》首发 月亮姐姐、凯叔、孙茜畅聊育儿心经
- 《先声》:向综合舞台样式演进的杂技剧
- 收寄快递时如何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这场论坛上“大咖”来支招
- 马斯克要给推特换标志 和蓝色小鸟说再见!
- 没有故事的玲娜贝儿为何“出道即走红”
- 上海两会热议入境游“免签流量” 变“240小时”为消费兴业
- 3月2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943 上调53个基点
- 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气象干旱预警 预计后期干旱持续风险较大
- 林下“掘金” 内蒙古“菌菇小镇”走出“高端”生态富民路
- 尼日利亚一载有至少100名乘客的船只倾覆
- (新春走基层)湖南江华洪灾重建家园瑶胞迎来住进新家首个新年
- “社会组织:推进普惠包容的发展”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 2024国庆假期天气地图:全国大部宜出行 东南沿海地区需防范台风
- 网络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二次启航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周宁:经济“高质量”与生态“高颜值”相得益彰
- “最高”“最深”“最大” 我国深水复杂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跻身世界前列
- 热门推荐
-
- 特朗普暗示放弃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初选辩论 前州长:他害怕了
- 数读中国丨从全国经济普查看高质量发展成色
- 对以外交措施持续不断!以色列政府陷入多重困局?
- “体育+文旅”更多“沉睡”体育资源被盘活 带动乡村百姓增收致富
- 学成归来,筑梦湾区!这场“创业盛会”激发海归共鸣
- “父亲刷短剧刷爆了他的银行卡” 记者调查短剧“围猎”银发群体现象
- 推动数字贸易繁荣发展
- 首届赣菜(新建)美食文化节开幕 “厨师之乡”打造文商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 浙江鳌江发生今年第1号洪水
- 山西终止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纵横长江山水间——古今“遐征”同书文化行旅
- 老年人被短剧套路、黄金店铺跑路……被中消协点名!
- 初婚年龄越来越晚 为人口老龄化增隐忧
- 成都市教育局出台十条措施 为学生、家长、教师减负
- 年轻人带来新年味!“新中式”走俏 这个春节有点“潮”
- 甘肃文旅上半年掀高潮:游客旅游花费增长35%
- 2022北京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启动
- 广西“95后”老师首次送考 感叹“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
-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国家宪法日:新疆喀什市多地同步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