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聆听“行走在大地的声音”
中新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应妮)“十载诗坛月共明,坛上华章映古今”。以“华彩长城·行走在大地的声音”为主题的2024年第十五届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13日晚拉开帷幕。
2024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诗会中,中国古诗词文化的魅力通过《水调歌头》《登长城》《长城谣》《中华世纪坛序》等诗词朗诵展现,让古韵在现代舞台上焕发光彩;爱国爱家歌曲《家园》《行走》等,传递着对家国的深情,让传统文化在现代音乐中得到传承与创新;民族原创歌曲《琵琶笙声》《思念额吉》等,将民族音乐创新演绎,展现多元文化的魅力;当经典歌曲《红旗飘飘》在全场唱响时,爱国之情流淌在每个人的心中。
来自彝族、维吾尔族、侗族、藏族、塔吉克族等各族艺术家,通过精彩演绎为诗会增添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艺术家们不仅展现了各民族独特的艺术风采,更通过音乐与诗词的融合,串联起中华民族的璀璨印记,展现了文化多样性与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2024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同时,适逢2024年传统工艺振兴展,诗会与这一盛会携手,将传统工艺展与蕴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完美融合,打造了一场集非遗展览、非遗市集、非遗演出、非遗文创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联动活动。观众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深入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妙巧思。
活动主办方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让大家沉浸感受诗词的韵味、音乐的魅力、非遗的精湛以及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传承任重道远,但正是这份责任与使命,让每一年的中秋诗会都充满了文脉赓续的意义。未来,中华世纪坛中秋诗会将继续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台,为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多艘邮轮、游艇同日靠泊上海港口岸
- 黑土粮仓迎来“Z世代”科技助力
- 弹性退休制度 “往前弹”和”往后弹”如何选?
-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发布
- 宁夏六盘山山花月活动拉开帷幕 游客万亩花海中寻浪漫春天
- 《什么是云南》主题摄影展首展上海举办
- 四川:轨道交通资阳线工程全线“短轨通”
- 东盟展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东盟设厂是共赢之举
- 跳江救人小哥彭清林获杭州市政府最高级别奖励
- 优化支付服务 央行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
- 四川一批重点电网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 装备制造业利润明显恢复 汽车行业利润大幅增长20.4倍
- 成本14.6元的“复活丹”卖到6980元 靠什么撕开伪装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乡村“整村经营”促蝶变:“富口袋”又“富脑袋”
- 泰总理府:成为金砖国家伙伴国带来诸多利好
- 伊朗军队发表声明称扣押了一艘悬挂马绍尔群岛旗帜的美国船只
- “海陆空”基建并进 广西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行质效提升
- 多领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我国经济保持较好增势
- 新北市中学“割颈案”一审宣判 台湾民众关注校园安全
- 唤醒沉睡专利 知识产权有力支撑经济发展
- 热门推荐
-
- 5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陆续经西双版纳关累港出口缅甸
- 以批准同黎真主党的停火协议 但称将保持行动自由
- 专家学者齐聚世遗地泉州 共话世界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 第二十一届中国改革论坛在京举行
- 外脆里糯 江米条 儿时的回忆
- 四川: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全省高速总流量约3127.6万辆次
- 靠钻空子“变废为宝”真能行?
- 江苏宿迁数千亩梨园“甜蜜”丰收
- “钢轨医生”问诊记
- 阿勒泰市因虚构基础设施项目占用林地被通报
-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乘风破浪动力何在?
- 百架兰考古筝亮相中央音乐学院 助力文化帮扶
- 聚焦国际传播效果 区域国别学与国际传播高端论坛举办
- 驻华使节两会说丨“中国的任何进步都将有益于全世界”
- 台湾学生广州开启“沉浸式”实习体验 近三分之一为首次到大陆
- 用反诈宣传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 怀疑外卖员偷窃 超市张贴“小偷”照片
- 青海创建首家生态环保行政执法机构
- 风口上的新蓝海——“精致露营”能火多久?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电白:以千年古荔园为“媒”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