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 | 文博)春秋“高定”化妆盒揭秘古人如何梳妆
中新社太原8月21日电 题:春秋“高定”化妆盒揭秘古人如何梳妆
中新社记者 胡健
“化个新中式妆,找寻中式浪漫。”近期“中式变装”在互联网的火热,燃起网友对中国古代女子妆容的兴趣。
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化着不同古风妆容的卡点变装创意视频引人关注与效仿,不少博主还在视频中融入戏曲、四大名著、传统技艺及其他非遗元素。网友好奇“古人究竟如何梳妆”,答案或可从春秋时期的一件“化妆盒”中窥出一二。
这件距今2700余年的铜盒,出土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北白鹅墓地,盒中盛满红色物质和一把铜勺。文物出土后,盒中物质究竟为何、墓主人何许人也、周代女性妆容何样……有关铜盒的各种猜想引发海内外关注。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科研团队对铜盒残留物进行显微形貌和物质组成分析,科研人员在铜盒内发现大量动物脂肪、植物精油和朱砂,以及方解石、文石等物质。由此判定,这是春秋早期的化妆品盒。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战国时期《孟子·告子上》中关于追求美丽的佳句流传至今。“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柔情诗句,使古时女子的美艳形象在今人脑海中变得具体可感。
在古代,每逢重大节日,女子通常会精心梳妆打扮一番。譬如,据相关资料,在农历七月初七,古代女子或许会佩戴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的饰品,妆容上会强调面部的白皙,描绘纤细的眉毛,点上鲜艳的唇脂。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曹俊近日向记者介绍,从出土的器物来看,北白鹅墓地的墓主人生前拥有较高的身份和地位,应是位高等级的女性贵族。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来看,周代的化妆风格雏形初现,总体比较素雅,以粉白黛黑的素妆为主,并不盛行红妆。因此,有人称之为“素妆时代”。
资料显示,中国女性化妆从新石器时代就已萌芽,夏商时期出现了敷“铅粉”,周朝时期流行“胭脂”“面脂”“唇脂”“黛眉”等化妆品。《说文解字》中记载:“粉,傅面者也,从米分声。”《楚辞·大招》对舞女的唇色(朱唇)、眉色(黛黑、青色)、眉形(蛾眉、曲眉、直眉)、面色(粉白、朱颜)及涂发的香膏(芳泽)等作了生动描绘。
曹俊介绍,垣曲北白鹅墓地铜盒中发现的植物精油,在中国古代化妆品之中属首次发现,是中国先秦时期手工业发展和化妆品应用的重要实物资料,对于研究铜盒的命名、功用、类型、纹饰、铸造,以及古代手工业发展史、化妆史等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两周王朝文明以止,以人文化成天下,提倡‘礼乐文化’”,曹俊说,从这些出土器物,可以窥视出两周之际社会呈现出崇尚威仪、遵守秩序、等级观念较为突出的文化风尚。
“人们对美丽的追求贯通古今,‘求美’这一小角度能够生动演绎出不同历史时期礼仪文化、时代风尚等的大变化。”曹俊如是说。(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传统产业不能“一退了之”
- 国庆假期结束 “爸妈装的后备箱”满满都是爱
- 税费优惠政策助力经济回升向好(锐财经)
- 一运砂船倾覆多人落水 驻菲使馆全力救助遇险中国船员
- “活力的源泉”:为何说这四个非洲国家是中国的好伙伴?| 图览天下
- 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面向全球征片
- 能源大省山西鼓励外资参与煤层气等开发
- 黑龙江:“双语”民族调解室 “调”出和谐新乡村
- 谎称有进名校“门路”,男子诈骗多名家长逾500万元
- 山西大同“文创+”新业态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 假期前3天广东150家重点景区揽客逾777万人次
- 8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为3.45% 5年期以上为4.2%
- 2023山西民企百强出炉 “百亿级”民企达31家
- 上半年广州为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3.95亿元
- 安徽淮河以南出梅 淮北地区仍多强降水
- 北京通州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 平谷线多座车站进入盾构施工
- (聚焦中非合作)中国经验落地非洲 协力共创“无疟世界”
- 网间多有奇爽文,书间已无侠客梦
- 《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发布
- 做好这些,帮孩子远离游戏成瘾|健康过暑假
- 热门推荐
-
- 山西大同借首届“专业镇”博览会对接“京津冀”
- 逾800名中外“泳士”吉林畅游冰湖
- 湖南新田大豆单产取得新突破 提振农户种植信心
- 一名美国记者涉嫌从事间谍活动在俄罗斯被捕
- 德国议员指责“北溪”事件调查不透明
- 中印尼合作升级为五大支柱
- 外媒:宝莱坞知名演员家中遇袭身中数刀 一男子被捕
- 第110届全国糖酒会完美收官 首次开启“春糖节”模式
- 北京电力基础设施重建工程完工 保障民众温暖度冬
- 作家出版社2022年度好书揭晓
- 台湾社区营造员:我从对岸来 山海心相连
- 柬埔寨旅游部部长:提升接待环境期待中国游客回归
- 西藏拉萨举办“冬游拉萨”线路发布会
- 冷空气携大风降温继续影响我国 四川东部重庆等地降雨降温在即
- 冯远征:唯一的愿望就是要一辈子做人艺的演员
- 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主任张力:扩大中国旅游国际影响力
- 多所高校开启宿舍分配新模式:投“简历”找舍友
- 李稻葵:产能过剩争论本质是全球化的争论 美国为什么对全球化不积极了?
- 敦煌之外的敦煌“触手可及”
- 罗星塔重建400周年纪念活动福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