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激发“同款效应”,潜在红利被一键激活
阅读提示
从影视拍摄到在地文旅,形成闭环的不断升级和反哺的完整产业链,光影梦幻让文旅供给和城市更新不断匹配、不断平衡,又实现了不断升级。
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新疆阿勒泰成为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当地文旅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阿勒泰搜索热度同比增长6倍,阿勒泰地区度假产品旅游预订量环比增长了370%。
暑期以来,影视取景地打卡游成为旅游“黑马”。一部热播剧《繁花》激发了“同款效应”,让剧中众多同款一夜爆火,16888元繁花套房抢不着,胡歌繁花同款西装定制电话打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纷至沓来,让昔日平静的上海黄河路旅游热度持续飙升。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综艺、影视剧的影响力仅次于亲朋好友的推荐,很多游客会在观看某部影视作品后对一个目的地“突然动心”,想去取景地亲身感受镜头里的风景、走相同的游玩路线、去相同的建筑物前留影打卡等。潜在的文旅消费红利被一键激活,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受众市场。
“影视+文旅”出圈又出彩
知名导演贾樟柯和他的《三峡好人》以“三峡叙事”带着重庆和奉节走向世界,那时的影迷说起重庆便离不开三峡。而在《少年的你》公映之后,重庆的影视形象在大众视野里发生了很大改变,打卡《少年的你》取景地成为外地人在渝旅行的必选项目。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后,拍摄地重庆鹅岭二厂便成了打卡圣地。而随着年初《脱轨》的爆火,这个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的文创公园再次走进了大众视野。粉丝们跟随着剧里江晓媛和祁连的视角,打卡剧中出现的场景,寻找当时拍摄的痕迹。
“因为喜欢看《脱轨》,所以来鹅岭打卡取景地。”重庆市民唐女士说。7月21日,鹅岭二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有充满重庆记忆的老梯坎,有“文艺范”拉满的旧印制厂,有属于重庆的“青春故事”。随着一部部影视剧的热播,现已成为成渝潮流新地标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区日均人流量超过7000人次,高峰时期则超过了1.5万人次。
“优秀影视作品实现了与城市旅游的有机融合,通过精美的镜头语言,展现地方美景、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美食等,对取景地城市的文化、旅游业发展有非常明显的助推作用。”知名演员乔杉说,相较于传统的旅游宣传,影视作品更易获得观赏量和点赞量。
今年4月,电视剧《乘风踏浪》播出后,剧中涉及的辽宁葫芦岛兴城供销合作社、锦虹泳装厂、兴城古城墙、为民咖啡厅等已成为打卡地,剧中人物的住宅已经或正在改建为民宿,形成了具有“乘风踏浪”特色的旅游文化。
当地文旅部门结合剧情开设旅游专线,有效促进了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葫芦岛市接待游客2816万人次,同比增长90.56%,旅游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94.27%。
在“硬实力”上下功夫让剧火城也火
近年来,文旅在影视剧中的占比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锦上添花到助推剧情发展,甚至成为剧情主线,文旅与影视剧融合得越来越自然,作用也更加凸显。
位于陕西西安曲江新区的“长安十二时辰”街区,入选“2023中国旅游创业创新示范案例”。通过在现实空间注入影视元素,这一主题街区被打造为由“热门剧集+沉浸式娱乐+主题餐饮+国潮产品”组合而成的新消费综合体。这里以剧集为切口,街区努力打造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旅游体验。
前段时间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通过讲述主人公许红豆和谢之遥的生活变迁与心灵治愈之旅,成功地借助故事的力量展现了云南大理的独特魅力。随后,云南大理州文化和旅游部门,对该剧给予200万元补助,围绕《去有风的地方》取景点做好提升完善和新景点开发打造。
《我的阿勒泰》出品方已经与当地文旅部门、出版社开展深度合作,围绕“读一本好书,看一部好剧,去一个好地方”打造文化生活新样本,带动观众把线上关注转为线下动能。当地还推出了剧集同款线路旅游产品、主题定制航班、文旅联名会员卡等,深挖IP价值。
记者在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基地了解到,自2012年电影《一九四二》选址拍摄以来,该影视基地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影视从业者的目光,先后拍摄影视剧数十部。而今占地46万平方米的基地内,设有多个展览馆和表演区,向游客展示了民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和民间习俗。
据重庆文旅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重庆本地对影视产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建了不少影视产业园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重庆开机的影视剧达100多部。
着力把热剧的流量变“留量”
国内影视产业繁荣发展,影视剧对拍摄地文旅效应的带动日趋明显。影视剧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场景设置,让观众对拍摄地和剧中产品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激发了观众实地体验和消费的欲望。
阿勒泰地区文体广旅局局长德丽达·那比表示,在电视剧播出前,滑雪场是阿勒泰的一大特色标签,面对电视剧带来的火热效应,如何留住热播剧所带来的旅游流量,也是当地着重解决的问题。现在当地正在努力开通直航,除了目前已有的北京、西安、成都、广州等地直飞阿勒泰的航班,正加大和航空公司的对接合作,争取未来多开一些直航。
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就发布相关计划,力图通过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和播出,推动一批实际取景地出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影视作品+城市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新模式,形成“追剧打卡”的新风尚。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现象的背后,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和消费市场。”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说,影视作品的热度是周期性的,随着热播剧的更新迭代加快,一些城市没能逃过“只火一阵”的窘境。
柏文喜认为,有了影视剧的引流,拍摄取景地的硬件能力能否承接得住相应的流量,能否借助这一机会完成一次城市空间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这都是地方政府、文旅企业运营管理者需要长远思考的话题。
“在当下各种打卡经济、网红地标、美食名片、夜经济等新形态下,影视作品要更好地与在地文化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一种万千气象、无比丰富的文化矩阵。”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说。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靳东演活了真实的法官
- 快堆人,赤子心,破解千年能源难题的中国答卷者
-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班列开行数量达百列
- 渝台少数民族同胞共度“踩花山节”
- 中国国家外汇局:稳步推动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
- 文化中国行 | 时光里的非遗
- 北京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四年累计记录物种6895种
- 报告: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 浙江乡村观察:“双碳目标”下村庄如何向绿而行?
- 黄河金三角的房车露营经济:正在加速升温与发展
- 广东佛山高荷港码头正式开港 计划成为湾区枢纽新门户
- 西藏昌都第九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芒康会场)开幕
- 2023年电影市场开门红 《流浪地球2》等六部影片入场春节档
-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上闸首中墩输水廊道顺利封顶
- 印尼连续56个月贸易顺差
- 北京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入集中参保期
- 9块9是赔钱赚吆喝吗
- 新增5个万吨级泊位 海南马村港三期项目开工
- 巴以在约旦河西岸交火 以人质家属要求政府达成停火协议
- 湖北迎来2025年首趟返乡高铁专列
- 热门推荐
-
- 曼格:希望借助中国丰富经验实施可持续发展计划
- 安徽黄山推出AR门票 游客可身临其境与迎客松互动
- 马面裙成汉服圈顶流,有曹县商家一年销量翻十倍
- 河南密集加开国际货运航线扩宽“空中丝路”
-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谴责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侵犯人权
- 美媒:特朗普正考虑对FBI领导层进行改组
- 中新网评:唱响网络文明主旋律,书写民族复兴新华章
- 安徽侨乡特色咖啡飘香 民宿一房难求
- 一位乡镇邮政所长的坚守
- 艺术家张国荣的脆弱感
- 贵州探索“桥旅融合”新业态 大桥成为热门“打卡地”
- 前两月湖南进出口总值逾810亿元 “破零倍增”企业外贸值占比超四成
- 突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地区发生4.7级地震
- 每天掏耳朵 掏10年竟患癌?
- 各地冲刺“开门红”加紧生产 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回升
- 中国粮食年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 2024年国产飞机进入规模化发展和多用户运营新阶段
- 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有小到中雨
- 广州将建设三个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
- “抱璞守真——中国文化荟萃雅集”将于8月6日至8月20日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