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五年完成出版 这套作品如何传播科学家精神?
中新网北京6月25日电 优秀的科学家传记有哪些价值?科学家精神如何传播?近日,“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到场嘉宾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据了解,“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历时五年完成出版,精选《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40年来《人物评传》专栏刊载的20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的传记,涵盖数理化、天地生、信息、工程等多个科学领域。
“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第三辑。主办方供图
此外,该丛书以杰出科学家的成长故事为线索,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案例等等,讲述科学家的一生,兼具知识性和文学性,希望能让读者在品读科学家故事的同时,感悟科学家精神。
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在发言中提到,好的科学读物可以有效地引导科学阅读,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乃至产生释疑解惑的欲望,进而追求科学人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稍后,就科普出版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播等话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等专家学者展开了对谈。
本次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其中,关晓武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他认为,“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把每一位顶尖科学家的生平、成就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富有价值的营养。
提及本书的价值,关晓武说,一是可以带来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二是弘扬科学家的精神,我们通过看这些书,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对青少年来说,如果想成为科学家行列中的一员,该怎么做,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该书出版方、大象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在各界专家的帮助下,挖掘更多像“中外科学家传记丛书”这样的科普选题,探索科学知识新的呈现方式和传播途径,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播撒科学的种子。(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举行2022年度“法治人物”“法治新闻”颁奖仪式
- 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天府之国” 触摸成都经济发展“新脉搏”
- (两会访谈)邝美云谈粤港澳文艺交流:灵感、火花与化学作用
- 浙江云和乡贤返乡 “医”技之长守护百姓家门口健康
- 认知功能下降减慢35%,老年痴呆症治疗“拐点”到了?
- “快递茅”顺丰二次筹划港股上市,超330亿募资花完了?
- 会员健身发病身亡 健身机构被判赔百万
- 泰国军舰发生意外致14人受伤
- 如何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带你揭秘全过程
- 锡林郭勒战略性新兴产业签约总投资额超140亿元
-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春茶季启幕
- 人造血液首次输入人体 朝干细胞造血迈出重要一步
- 抓捕“溜达猴”背后 他们帮野生动物重返自然
- 入境游持续火热 广州白云机场日均进境旅客约2万人次
- 兴农密码!“科技小院”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
- 做日间手术,当天就能回家
- 工地参保登记晚8天,农民工工伤维权多花两年
- 重庆警方破获部督特大假冒知名榨菜品牌商标案
- 华媒关注新西兰总理访华:摈弃“脱钩”论是当今大势所趋丨世界观
- “5G+工业互联网”发展传播指数报告:山东居榜首
- 热门推荐
-
- 守护“世遗”千年文脉:浙江五地联动勾勒运河动人图景
- 雷雨天气来袭 北京发布大风、雷电双预警
- 第四届义乌骆宾王国际儿童诗歌大赛在京启动
- 百亿美元价值被忽视 “隐形”电子垃圾成焦点
- 柬国航与河南合作打造金边-郑州“航空双枢纽”
- 韩公调处对尹锡悦执行逮捕或推至3日 尹方面提出异议申请
- 文化遗产日益融入人们生活
- 【央广时评】促进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让中国“智”造释放更多活力
- 两岸小舞者共献“舞出好少年”海峡专场
- 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成果 四部生态文明著作出版
- 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 全国人大代表顾祥悦:建议制定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法
- 中国画里说夏至 读懂二十四节气便是读懂中国智慧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见成效
- 赤子之心铸传奇 《仰望星空:共和国功勋孙家栋》研讨会举行
- 首届“寻踪汉阳陵”大汉文化主题游径定向越野活动落幕
- 北京开展信用提升行动 助力市场主体积累“信用财富”
- 澳大利亚举办《龙诞圣心》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马可·穆勒:能感到全世界华人青年导演正随风而飞
- 丰收背后的“水力量” 看黄河水如何浇灌出“塞外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