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西安品百年粤韵 香港乐团古曲赋新声
中新网西安6月25日电 (记者 张一辰)“如何还原最初粤乐、粤曲演奏的样子?我查了很多资料,并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黑胶唱片里的每一个音进行分辨,而后把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声音从黑胶唱片带到舞台上。”香港乐团“竹韵小集”青年胡琴演奏家董芷菁24日表示。
图为音乐会表演现场。张一辰摄
当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陕西联络处支持的“弦歌不绝——百年粤韵复刻计划讲座音乐会”在西安举行。
据介绍,“弦歌不绝”讲座音乐会为百年粤韵复刻计划的成果展示,由董芷菁策划,以粤乐名家丘鹤俦编撰之香港首本粤乐教本《弦歌必读》(1916)为蓝本,重新整理并复刻早期的粤乐演奏形式,把二十世纪粤乐嬗变呈现舞台,展示粤乐如何从传统逐渐走向中西兼容、海纳百川。
小提琴、萨克斯风、胡琴……中西乐器在舞台上奇妙融合,乐团通过一曲《饿马摇铃》向现场观众展示出粤乐鲜为人知的一面。此外,从软弓五架头《连环扣》到体现经典的广东八音组合《娱乐升平》,音乐会现场乐声悠扬、掌声不断。
近年,陕港两地互动频繁,香港微型艺术展、粤语音乐剧、“香港厨房@陕西”“饮歌-香港电影音乐会”“2023陕西·香港电影文化艺术展”等活动在陕陆续举办,成为当地民众直观了解香港的窗口。
“竹韵小集”创办人、行政总监陈照延表示,该乐团成立于2003年,除深入研习岭南传统乐种,亦致力发展香港本地原创,秉承“本土精英,文化传承;植根岭南,融会中西”的目标,展现“最传统,最当代;小而美,简而精”的艺术特色,以卓越的演绎呈献香港的声音。(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价格波动监测
- 广州珠江游春节假期累计、单日客流量创新高
- 家长找桑叶有点难 学校不能做“甩手掌柜”
- 世贸组织报告:2022年全球贸易表现好于预期
- 中国红基会集中举办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 校医称将更好守护学生健康
- 山西对吕梁等七市启动省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绘写治水兴水新画卷
- 首届中法中学校长论坛在巴黎举办
- 在福岛核污染水里游泳荒谬至极
- “愚公之村”锡崖沟:从“穷山沟”到“太行水镇”
- 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 三中全会,这项改革排首位
- (新春走基层)西安火车站:非遗传承人陪旅客过小年
- 北京三山五园传统地名保护名录发布 圆明园等421处列入
- 河北解锁避暑“凉”机 拥抱“21℃的夏天”
- 在非遗里看广州:首届潮墟·复数艺术节在穗举行
- 众议长难产 美政治乱象难有休止符
- 福建森林消防多措并举 提高防灾减灾“硬”实力
- 【中国那些事儿】埃及专家:中非合作的绿色能源项目为非洲大陆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会见王毅
- 热门推荐
-
- 不敲房门的父母有多“可恶”?娃可能记仇一辈子
- “高棉微笑”欢迎中国游客到来
- 北京首个全电能替代示范区:老胡同焕发绿色低碳新生机
- 中新健康丨沪科研团队研发“神奇试剂盒” 可通过尿检早期评价老年痴呆风险
- 5G变革为数字化带来更强动能
- 央行:2023年我国货币信贷保持合理增长
- 轨道上的京津冀:由“三片瓣”合为“一朵花”
- 北方房山区一河道内出现碎金?警方通报
- 西北首套全流程智能自适应放疗系统在青海启用
- 湖北首开“一单制”国际铁海联运列车
- 保险资金为实体经济融资逾21万亿元
- 探测火星生命有何挑战?国际研究称当前部署科学仪器灵敏度不够
- 布隆迪西部边境地区遭袭致20人死亡
- 陕西榆林靖边回应“游客踩着丹霞地貌拍照”
- 暑期两月皇岗边检站查验出入境人员逾1200万人次
- 五大领域将成未来产业创新前沿
- 上海港资“浓度”最高的区域,缘何打造“合作生态圈”?
- 沈阳市烧烤协会成立
- 【打卡中国新坐标】看“煤海蛟龙”如何“起舞”,创造中国速度!
- 画出青年人的朝气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