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也能改编成电视剧?无需设限
阅读提示
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引发观众热议。散文也能改编成电视剧?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多元化,影视剧的形态也在多样化。文学为各类艺术提供母本,这些艺术形式也让文学更贴近普通人。
近日,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热播,5月7日刚上线便斩获收视第一,收官后11万人在豆瓣打出8.8分。
过往影视剧多为小说改编,这部剧是少有的由散文改编而来的作品,引发观众热议。业内专家认为,关于什么样的文学体裁适合影视化改编,不应设限;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多元化,影视剧的形态也在多样化;文学为各类艺术提供母本,这些艺术形式也让文学更贴近普通人。
“治愈系”画面让观众“种草”阿勒泰
雪山、森林、草地、奔跑的少女、骑马的少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所展现的美丽画面,让许多观众直接“种草”了新疆阿勒泰——总有一天要去那里旅行。
“我好像潮湿的腐木,晒到了阳光。好明媚,好治愈,看着好想流泪。”这是一个豆瓣网友的评论,获得近6000人点赞。“治愈系”是人们提及该剧的一个关键词,其他高赞评论还有:“阿勒泰那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一定能接住我所有的忧愁和烦恼”“自由,生命力,热烈,浪漫”“自由的风,狂野的梦”……
原著散文作者李娟,著有《我的阿勒泰》《羊道》《遥远的向日葵地》等非虚构散文作品,她的书热销十余年,她的文字灵动、幽默、自成一派。在熟悉她的读者那里,她是爱笑的“娟姨”,朴素节俭、没有架子、才华横溢。
比起小说,散文的故事性、人物关系、戏剧冲突都不强,通常被认为难以改编成影视作品。这部剧的编剧彭奕宁也坦言,改编难度很大,剧集增加了新的人物角色和故事线,扩展了书中的一些内容,试图用画面展现散文的文字之美。
李娟本人没有参与改编,5月13日她参与一场网络直播时还没有看剧,未对剧集发表看法。当然,也有部分读者认为剧不如书,但更多观众是买账的,截至5月17日,11万人在豆瓣打出8.8分;该剧还是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
什么样的作品能做影视化改编?
事实上,以为只有小说才能改编成影视作品,可能是某种“刻板印象”。
陈凯歌1984年执导的电影《黄土地》已经成为影视经典,就是改编自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近年来,也有一些非虚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如2023年上映的电影《三大队》,改编自非虚构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2024年上映的电影《我们一起摇太阳》,部分取材于纪实报道《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动情的永恒约定》;记录真实爱情故事的《藏地白皮书》,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待播……
“文学为各类艺术形式提供了母本,我觉得不要设限。”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创作研究部主任何向阳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限可能会让影视作品变得相对板结、太类型化。有那种情节丰富的电影,也有那种诗化的电影。”
何向阳认为,不只是小说,散文甚至是诗歌,都能作为影视改编的母本。“比如说,著名导演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有的改编自传记,有的改编自诗句。文学性会为影视作品提供营养。”她说。
在何向阳看来,《我的阿勒泰》的改编成功,可能会促使更多的优秀散文走入影视创作者的视野。“在散文的选择上也不要设限,散文当中有很多好的素材具备创作空间,未必要找一个特别’满’的作品。能触动影视创作者的东西,也能触动观众。”
让文学更贴近普通人
比起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更加大众化。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
不同的形式能承载的内容毕竟不同。很多读者认为,剧拍得再好,有一些文字之美也难以表达出来,建议看过剧后,还是要去看看书,才能获得更深度的感受。近几年,《人世间》《繁花》等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成为“爆款”,直接带动了原著的热卖。
随着观众的需求发生变化,影视剧的内容和形式也在拓宽和创新,市场在变得越来越多元。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剧集越来越走向形态的多样化、叙事的审美化,《我的阿勒泰》这样走“散文化”之路的电视剧,可以看作是创作者和生产传播者审美自觉的一种体现。
“从影视改编的经验来看,尽管影视在自己的语言修辞方面可以无限探索,但是,文学性依然决定其灵魂的高度。”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兆寿撰文指出。值得一提的是,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可以让原著作品走入大众视野,这对于其他的写作者来说,不失为一种激励——不拘于写作的体裁,也能有更多让作品走向大众的机会。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国庆假期第三天 长三角铁路客流持续处于高位运行
- 美最高法院“教育平权裁决”背后的左右之争
- 进口产品质量存在瑕疵,消费者怎样维权
- 长安航空新开西安—信阳—厦门航线
- 11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877元 上调17个基点
- 南中城际(中山段)首台盾构机“香山一号”始发
- 拓展应用新场景 数博会热议“数字人”
- “智慧之源——达·芬奇、拉斐尔、但丁与意大利制造”展在天津举行
- 古都开封:传承豫菜文化 打造“美食之都”
- 国际诗人在浙江共写青春诗篇《在中国富春江上》
- 野生马兰头、荠菜少量上市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在穗举行
- 李六乙导演作品话剧《雷雨》即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 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金秋盛装归来 聚焦中国概念展现青春力量
- 特斯拉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电动汽车数量超160万辆
- 俄称对乌军工企业实施集群打击 乌称拦截多枚俄军导弹
- 湖南新晃:“四村联创”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 加大优惠力度!春运火车票普速最低两折 动车最低三折
- 春节档电影“叫好又叫座”的启示
- 2023年广州国际美食节收官 成交额达2000万元
- 热门推荐
-
- 以翡翠故事为载体,这部舞剧有哪些动人之处?
- 90后李小姣办学13年 探索服务孤独症患者生命全程
- 中老2024至2025年度榨季甘蔗跨境运输启动
- 匈牙利国会批准瑞典加入北约
- 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揭牌成立
- (经济观察)中欧班列成内陆对外开放重要引擎
- 云“邮”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纪念邮票成都首发
- 中外小使者同台竞演 讲述北京中轴线文化故事
- 人工智能、绿色发展……博鳌亚洲论坛聚焦科技改变世界
- 16家企业集中签约落户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 南航广州至伊斯兰堡直飞航线开航
- 甘肃金昌市金川区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3千米
- 西藏“两项补贴”惠及近12万名残疾人 补贴标准居中国中西部省份前列
- 主拱跨径全球第六的株洲双层跨江大桥通车 为清水塘产业新城注入发展动能
- 各地各部门全力抢险救灾 抓紧灾后恢复
- 广深城际启用新的列车运行图
- 武汉专家取得异种移植研究重要突破
- 上海征询意见:预收资金余额超20万 其中40%应专用账户管理
- 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将下调
- 以色列遭火箭弹袭击 中使馆再发安全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