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法院“教育平权裁决”背后的左右之争
【管窥天下】美最高法院“教育平权裁决”背后的左右之争
王聪悦
阅读提示
美国最高法院两项涉及教育的裁决,再度将教育平权的种族与阶层维度引入公众视线,使本就缺乏缓冲地带的左右意识形态之争化为一场关于社会道义、社会准则和社会目标的严重对立。
近来,美国最高法院两项涉及教育的裁决再度引爆社会争议:一是6月29日宣布高校录取中系统性考虑种族因素的惯常做法违宪,高校招录务必将申请人的个人经历而非肤色视作关键考量因素;二是6月30日以“违反重大问题原则”为由,裁定拜登的学生贷款减免计划违宪,该决定涉及减免金额约4300亿美元,将影响多达数百万美国人的偿贷情况。
两则裁决再度将教育平权的种族与阶层维度引入公众视线,使本就缺乏缓冲地带的左右意识形态之争化为一场关于社会道义、社会准则和社会目标的严重对立。
社会道义:社会兜底与优胜劣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美国教育的产业化倾向和“盈利为先”的企业化思维不仅使高等教育成本愈发高昂,且把中产阶级萎缩、巨富阶层与赤贫阶层同时扩张的“双钻石”畸形结构集中映射在大学校园内。在此背景下,美国社会对最高法院上述两项裁决的分歧,恰恰揭示出分立政治光谱两端的美国人就社会道义认知存在根本分歧。
左派关心民生疾苦,有意扶危济困,往往非常依赖大政府对社会发展、市场运行等自在型规律的调控及补偿。“社会兜底论”相信教育的本质之一在于弱者通过学习获得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右派则把特定少数族裔的弱势和穷人的教育困境归因于个人能力和际遇的优胜劣汰,对人为增加弱势族群享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机会格外不齿。
从最高法院裁决结果看,认为同情弱者是阻碍社会发展原罪的观点显然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势头下行、社会弹性不足、资源分配不均的美国更具市场。
社会准则:法律与文化孰为主导
自民权运动伊始,教育公平就是非洲裔、拉美裔等寻求族群平等的重要场域,也是白人民族主义捍卫自身优势地位的主战场之一。
美国最高法院在处理加州大学董事会诉巴克案(1978)、普伍德诉得克萨斯大学案(1996)、格拉茨诉博林格案(2003)、费舍尔诉得克萨斯大学案(2016)等有关教育歧视的要案时,表现相当矛盾,一方面不愿将之称为“历史补偿”之举,而仅强调坚持多元化对高校的现实利好,另一方面不断提出实施细则,不允许高校录取采用标准较明确、透明度较高的种族配额(racial quota)或种族加分(point allocation)等做法,一切种族因素的考量必须置于“总体评估”之内。
这种对全方位教育平权的不以为意,堪称美国奖勤罚懒的基督教伦理与利益至上的资本主义文化共同荡涤的结果。左派信奉法律支配文化,认为通过立法让少数族裔和经济实力不足的学生与白人精英后代获得同等的教育平台系应有之义。
右派反其道行之,主张文化支配法律,强调仅因肤色而照顾个别申请者或因扶贫而减免个别群体贷款,难以与世代美国人信奉的拓荒者文化有效呼应,有违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等保护原则。
尽管罗伯茨大法官的判词预留了个别学生申请中参考种族因素的可能性,但该判决与罗诉韦德案、纽约百年控枪法被推翻一样,堪称如今占据上风的保守派向美国传统文化的再度致意。
社会目标:追求平等还是坚持公平
拒绝在高校录取中照顾弱势的少数族裔群体与拒绝为贫穷的学生贷款持有者缓解经济压力,其基本思路都涉及一个古老的核心命题,即美国社会的良治目标究竟在于追求平等,还是坚持公平。
高校录取考虑种族因素的初衷显然是要以适度的政策倾斜克服深植于美国制度和文化内里的种族不平等,拜登决定大幅减免助学贷款的出发点显然也指向当前困扰美国的贫富隔离现象。
按照左派的逻辑,一个社会如果单向度奖励成功者,却不去拉失败者一把,那么无异于退回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时代。因此想方设法“补齐短板”是消除社会不平等的必由之路。但对右派而言,在种族、财富等方面全然无差别根本无法实现,既然平等无望,那么无论制度还是法律,务必恪守公平。
在右派看来,贸然减免学生贷款,一则相当于将少部分人的贷款分摊在了全部纳税人头上,二则人为制造了受过大学教育的借款人与其他借款人之间的不公待遇,三则有邀买人心、拉拢选票之嫌,这种“慷他人之慨”的做法对受益者和受损者而言都有失公平。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2021年的数据显示,即便一直追求教育平权,18-24岁的各族裔美国青年中就读大学比例依然相差悬殊,亚裔高达60%,白人38%,黑人37%,西班牙裔为33%,原住民比例则低至28%。
总而言之,最高法院此番判决及发酵不过是当今美国社会左右之争的冰山一角。从影响看,一方面美国高校向来宣称拥抱多元性、独立性和竞争性,但也会因逐利需要据守一些永远不会公开透明的录取细则。
因此违宪判决产生后,对被称为“教育平权最大受害者”的亚裔来说,看似迎来改观,但优异分数是否能就此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绝对通行证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教育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提高,对缓解社会不平等颇有助益。最高法院拒绝照顾弱势群体的判决不仅影响教育平权,还有难以预估的涟漪效应,或将引发企业雇主们对现行“种族多样性计划”的连带质疑,从而进一步固化指向较低代际流动性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据此彻底改写美国社会的发展轨道和未来前景。(工人日报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炎陵黄桃迎大丰收 9.6万亩种植面积预计产桃8.5万吨
- 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南昌首演 艺术再现峥嵘岁月
- 探访金庸西湖“书房”云松书舍:耗资千万遗爱人间
- 全国防灾减灾日:让公众学会自救互救技能
- “江城”吉林木匠世家传承技艺:展浪木文化和“船厂”历史
- 湖南安化35万亩茶园开园 2019年茶产业目标220亿元
-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将启
- “刘畊宏女孩”累到“变形”?能不能跟跳先做自我评估
- 广西司法行政温情开展法律援助 化解民众“心结”
- 尼日尔大批抗议者走上街头 要求美军立即撤离
- 粮食主产区江西预计今年春播早稻超1800万亩
- 俄国际事务理事会总干事季莫费耶夫:中国政治哲学是将世界视为命运共同体
- 八小时俄罗斯史诗大戏《静静的顿河》绽放北京
- 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正式开始 结果拟于11月公布
- 尼泊尔马相迪梯级水电站开工 中国企业参与投建
- 周令飞:鲁迅先生在绍兴点燃的那只火炬代代相传
- 第三届中欧国际艺术双年展在维也纳联合国开幕
- (申城风景线)探访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从1米的高度看世界
- 新疆昌吉新能源建设加速 新增并网装机容量超去年同期30倍
- 共青团浙江省委:与“青牛”同耕乡村振兴、逐梦沃野
- 热门推荐
-
- 综合消息:地震致土叙两国逾1.1万人遇难 中国救援队抵达重灾区哈塔伊
- 热门线路“开售即候补”!国庆假期火车票怎么买?
- 外媒:极右翼政党赢下奥地利选举,执政前景尚不明朗
- 海口红树林科普栈道开放 近距离赏红树林摇曳生姿
- “蝶变2025”新年经济论坛举办 专家学者共探经济发展新路径
- 人身险预定利率3.5%时代即将结束 保险营销员吆喝莫错过“末班车”
- 心理专家教你如何高情商地聊天
- 2022台湖爵士音乐节整装待发:五天十四支乐队演绎中外佳作
- 云南省双碳标委会揭牌成立 “双碳”工作进入标准化新阶段
- 修复进度加快 河北各地受损水利设施修复情况如何?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海南文昌冯家湾:从海洋环境“污染源”到渔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 江西数字金融创新破冰 首笔企业数据资产质押融资落地
- 按产业链索“骥” 上海邀海内外投资者共同驰骋新赛道
- 聚焦八千年西辽河文明 专家学者为查海遗址群保护利用建言献策
- 多国学者务实推进东北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 (成都大运纪事)海外华文媒体探访成都大运会部分场馆 近距离感受“智慧大运”
- 广州备案博物馆73家 藏品169.5万件
- 最高官降1.3万元 五菱“下乡”问路
- 30名优秀选手角逐第十四届广西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决赛
- 8月23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下降0.08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