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齐聚长春 共议“植根生活、书写时代”
中新网长春5月17日电 (李丹)梁晓声、陈彦、李洱、东西、祝勇等知名作家17日齐聚吉林长春,共同探讨如何“植根生活、书写时代”。
当天,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长春开幕。其间,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代文艺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名家文学论坛。
目前,吉林省正在积极推动《吉林文脉》《吉林全书》等大型项目的落地,努力筑就吉林的新时代文艺高峰。官方表示,当代文坛杰出代表的到来,对吉林省的文学创作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精神鼓舞和价值引领,也会助推吉林乃至东北文学向前发展。
2022年春节期间,热播剧《人世间》感动了无数人。作家梁晓声也凭借长篇小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现场,梁晓声结合《人世间》《我和我的命》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经历,讲述了他所理解的文学的内核与责任。“老百姓的命运是和时代同步的,写好百姓生活,也就写好了时代。在什么时代,文学的关怀都是不该缺位的。”梁晓声表示,文学创作中要关注最普通人群的生活,这是文学创作者的责任。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作家陈彦和李洱的赞同。陈彦凭借作品《主角》同样斩获茅盾文学奖。他在交流中提到,创作者需要深入生活、观察现实,从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
陈彦强调,文学创作者要为时代发声,特别是现实题材创作,要关注火热的当下生活和时代变迁。
“小说家要与时代同行,文学创作一定要和时代保持紧张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越是紧张,它与时代的关系就越是亲密。”李洱说。
李洱相信,爱好文学的读者只会越来越多,不会越来越少。“因为人们都是需要与人交流的,不仅需要同呼吸,而且需要共命运,文学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这种可能。”
在作家东西看来,只有当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小说中的人物才会鲜活动人,才会引发读者的共鸣。因此,作家要时刻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力。
祝勇作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在论坛中谈到了文学与历史的紧密联系。他认为,书写当代生活时要有历史的维度,要将当下的价值评估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年轻人回村记:创新创业 带头致富
- 山西加大科技奖励力度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 新疆阿克苏新能源发电电力电量实现双突破
- 被网友打差评 谁该为烂剧《东八区的先生们》负责?
- 浙江横店回应“竖店热”:将设立基金支持微短剧产业
- 山西晋中打好“农高牌” 现代农业向“新”而行
- 浙大回应“受资助学生晒国内外旅游照”:取消其受资助资格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盛李豪、丁欣怡位列榜单
- 台风“卡努”将给东北带来明显降雨 如何防范?
- 六大发展优势叠加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盼与香港携手共建
- 新疆阿拉尔:盐碱地变良田 冬小麦长势好
- “云上过中秋”获好评
- 消毒酒精如何存放才安全?专家释疑
- 帮助患者重拾信心 “情系肾友·透亮人生”尿毒症救助公益计划启动
-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长江大桥顺利合龙
- 李政道去世:30岁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心系中国科技教育事业
- 上海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固化既往有效举措
- 机器学习算法能闻酒香识产地?国际最新研究称表现优于人类专家
- 不丹国民议会选举最终投票显示人民民主党获胜
-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将于开封举办
- 热门推荐
-
- “兰亭·雅集”中国书法体验课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 “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经贸与人文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 中国新增三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世界知识产权日 新疆公安机关集中销毁侵权假冒商品
- 泥河湾新庙庄遗址首次发现东亚旧石器时代“热处理石料”窑炉
- 草原那达慕:“08后”踏上竞技场接力文化传承
- 今年前四个月印尼共接待410万人次外国游客
- “走近中国城市系列:青岛”文化沙龙在柏林举办
- 麦卡锡称债务上限谈判有进展 但美股却应声下跌
- 6月18日央行开展86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男子因撑伞“羞耻”被晒伤?医生提示晒伤不止于晒黑
- 双十一低价“大搏杀”
- 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6月29日启幕 已吸引50个非洲国家参会
- 一季度西藏农特产品出口2206.3万元
- 第十三届琴台音乐节开幕 首场演绎“最炫民族风”
- (文化中国行)山东“小众博物馆”有了“身份证” 跨界融合揽人气
- 【冰雪春天】春运首周昆明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超5万人次
- 降雨云团已减弱,北京市解除暴雨橙色预警
- 民众着华服漫步大漠 享新疆尉犁“十里春风”
- “中国香包刺绣之乡”甘肃庆阳展示指尖上的艺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