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守护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中新网北京5月4日电 (记者 应妮)在这个见证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上,有满壁风动的盛唐芳华,有飘逸灵动的飞天仙女,有千古流传的九色鹿传说。这里,是千年敦煌。
敦煌研究院扎根大漠,传承“莫高精神”。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的任务,就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三代人的坚守
20世纪50年代的敦煌莫高窟物资匮乏,环境闭塞,所有的职工住土屋、喝咸水、点油灯,莫高窟的首位摄影师李贞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放弃了手中的画笔,毅然承担起了摄影任务,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木轨和反光板。1981年,18岁的吴健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跟随李贞伯学习摄影,目前已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为莫高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20世纪80年代,“敦煌的女儿”樊锦诗负责编制莫高窟的科学记录档案,当她看到1908年的《敦煌图录》大吃一惊,对比照片发现当时的莫高窟壁画、彩塑等文物,或退化,或模糊,或丢失,已大不如七八十年前那么清晰和完整。当得知图像数字化储存在计算机中可以永远不变,她提出使用计算机技术保存濒临危险的莫高窟壁画,建设“数字敦煌”资源库,实现敦煌文物信息的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
后来,敦煌研究院专门组建了以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开启自主实施数字化保护的历程。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介绍,团队共计110人,主要由“80后”和“90后”组成,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61%。
由于洞窟内部的空间极其有限,在组装灯箱和铺设轨道的过程中,每一步都需要精确到位,不能有丝毫偏差:使用的采集设备和辅助系统需要仔细调试和校准,以确保拍摄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轨道铺设也是一项极其精细的工作,轨道的平整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拍摄的效果。同时,每次数据采集也仿佛在螺蛳壳内精巧地施展道场,每一次的腾、挪、转身都需要极高专注力和精准性;在操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调整姿势和动作,以确保不会对壁画造成任何碰触或损伤:在这种环境中,团队每个成员不仅要考虑到自身安全,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文物安全,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小心翼翼的动作。
青春“数”守敦煌
从万物复苏的春天,到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四季,他们迎着朝阳进入洞窟,踏着落日走出洞窟,紧张有序地开展着数字化采集工作。同时,洞窟内环境湿冷,无论冬夏,棉袄和护膝都成为团队的标配。特别是在炎炎夏日,当他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戴着护膝,穿梭在洞窟之间时,总会引来游客们好奇而怪异的目光。
相机的镜头轻轻滑过,捕捉着每一处细节和色彩,每一次快门声响起,都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记录。截至2023年底,团队已完成敦煌石窟295个洞窟的数据采集,采集壁画面积2.8万平方米,莫高窟超过一半的洞窟有了数字档案。
采集数据之后,则是更繁琐而精细的图片拼接和三维定位修正工作。记者此前在莫高窟采访获悉,人工一天能拼接大约20张照片,近两个月才能拼出一个壁面,还要再进行定位纠正,以确保不会发生形变,由此才是最终版——而这还只是平面壁画的工作量。如果是弧面壁画,需要定位纠正的量就更大,相应需要的时间也更多。至于彩塑的三维重建,可以用海量数据来形容,仅仅是第45窟一米多高的主佛雕塑,在电脑软件中重建所用的三角面就有四百多万个;中唐第158窟的涅槃像身长15.6米,三维重建该窟耗时两年,三角面达上亿。
截至目前,团队已完成180个洞窟的图像拼接处理,162个洞窟的全景漫游节目制作、7处大遗址三维重建,45身彩塑的三维重建,5万张历史档案底片的数字化扫描工作,形成了多源、多模态的海量数据资源,构建了“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实现了30个经典洞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2023年推出的“数字藏经洞”,运用数字照扫、游戏引擎等技术,首次生动复现藏经洞及其藏6万余卷珍贵文物的历史场景。“数字敦煌”入选“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领域合作案例集”“国家文物局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日前,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他们,用青春浇灌出古老而年轻的敦煌。(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口岸 引领全球智慧口岸发展
- 7月22日央行开展58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新春走基层)湖南祁阳:大山里的“幸福年味”
- 对罪错少年行政处罚后还需教育矫治
- 中国百强县市名单揭晓:江苏、浙江、山东上榜最多
- “小社区”里“大团结”,探访内蒙古多民族聚居社区
- 印尼国家清真寺开设中文培训班
- 新疆兵团线上文化活动让民众“艺”起过大年
- 中日学术智库对话 探讨战后日本现代化进程及中日合作前景
- 盘活资源抱团发展 兰州榆中探索强村富民“新密码”
- 好样的!盘点2024闪闪发光的00后
- 索马里首都发生爆炸事件 5人死亡20人受伤
- 新疆轮台县红柳花开似粉霞 染红万亩戈壁滩
- 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定制客运进火车站进机场进港口客运站
- 北京市消协发布春节网络消费提示:杜绝私下交易 依法维权
- 截至11月底,全国各类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已修复138万条
- 透视“A拆A”成色:近八成子公司上市首日迎“开门红” 涨幅收窄、分化加剧成趋势
- 突发!乌称击落俄军3架苏-34战机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预付式消费退费难维权难,难在哪儿
- 热门推荐
-
- 内蒙古阿尔山迎降雪 游客赏雪映杜鹃奇景
- 入境加拿大旅客数量保持增势 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上海自贸区“联动创新区”方案出炉
- 《再见老张》的背后 小剧场走出“某某某”
- 宁夏388家实体店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
- 中国A股连日上涨 沪指站稳3000点之上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宜黄:凝聚乡贤力 奏响“茭”响曲
- “2023年中医药抗衰老十大高影响力研究”发布 八子补肾抗衰老研究入选
- 从售药体检到购物拍照 24小时不打烊“神器”你试过吗
- 三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对普惠养老、普惠托育企业和机构提供金融支持
- 西藏首次试种成功的桑黄获收
- 23家文博单位350余件精品文物亮相河北博物院讲述北朝故事
- 聚力优势产业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 真实的“安欣们”,如何看待《狂飙》?
- 新航季北京大兴机场日计划航班978架次 新开多条国际航线
- (第七届进博会)雀巢执行副总裁:中国一直都是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
- 春日限定樱花味食品大热 “樱花味”可能只是你想象出来的
- 《大侦探8》用法治文艺节目创新普法形式
- 第二十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开幕
- 助力银发经济 全国智慧康养云平台老龄大健康服务平台在京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