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非遗展馆热度趋高 “老手艺”与“新舞台”共融
置身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观赏工艺美术家的敦煌图案手稿;到刚刚开馆的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近距离感受绚丽多彩的唐卡、美观实用的织造技艺;在位于江苏的六朝博物馆里,穿着汉服制作一把漂漆扇……
今年“五一”假期,不仅文旅市场活跃、商圈消费火热,全国各地的非遗展馆也以丰富的活动吸引游客前去体验打卡,享受充满文化底蕴的美好假期时光。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首日,博物馆、主题公园,以及名山大川等户外游受到大众欢迎。博物馆类景区订单同比去年假期首日增长31%。
受访专家认为,旅游已经从单一的景区游览转变为对历史文化技艺的全方位体验和感知。这一变化推动非遗文化在传承中更加注重与文化旅游多元活动的融合,推动实现展馆门票经济向区域文化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提升地区文化底蕴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成为游客在“新舞台”上感受非遗“老手艺”的文旅盛宴。
新展馆开门迎客
非遗文化受欢迎
4月29日,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峨山县开馆,展示中老铁路上的非遗保护成效。5月1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拉萨正式开馆,19个展区陈列西藏10个非遗大项、共91项“非遗”项目集中与游客见面。集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5月1日在广州开门迎客……
今年“五一”期间,各地不少新建的非遗展馆集中开门迎客,并推出一系列精品活动,向游客展示文化传承的魅力。
比如在广州,今年5月1日适逢当地传统文化里的三月廿三“娘妈诞”,当天开业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邀请一批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地教观众们体验非遗技艺。粤绣(广绣)广州市级传承人王新元说,展馆的开放为广东非遗项目提供了一个大平台,馆里静态展示和动态演示兼有,而且就在珠江之畔,交通方便,“对于非遗的传播与弘扬是最好的” 。
另据了解,全新迎客的非遗展馆获得大量游客青睐。部分展馆“五一”期间门票在正式营业前就被预约抢空。比如,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5月1日至4日门票便在正式营业前就已被预约完毕。
策划沉浸体验活动
让老手艺“活”起来
“五一”期间,各地非议展馆创新沉浸式体验方式,通过一系列互动性强的活动,增加非遗文化的艺术呈现形式,提升游客的视觉冲击力和感官体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策划开设了十余项丰富多彩的非遗手作课程。古法制玉、蓝印花布、水拓印扇、掐丝珐琅、雕版印刷、脸谱彩绘等一系列非遗活动让游客回溯历经千年传承的文化技艺,体验古老文化产品的匠心独运。
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在5月1日,按照《窑神童宾祭祀》大型沉浸式情景剧剧本,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窑神童宾祭祀仪式。文博研究馆员、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带领嘉宾一起点燃圣火,游客可以现场添柴加薪。景区还邀请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游客进行互动体验。
此外,在江苏的游客,可以在南京市博物馆可制作扎染,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制作花草灯,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制作牡丹花工艺品,在镇江博物馆绘制银器浮雕画,在中国海盐博物馆制作陶器,在扬州博物馆编织手提篮,在淮安市博物馆体验古法织布技艺,在宿迁市博物馆DIY非遗竹编画,在武进博物馆感受木艺手作的神奇魅力……
创新数字技术
打造非遗传承新舞台
“五一”期间,利用数字人和数字技术对非遗原生内容进行再创作,为游客提供视觉与听觉的文化盛宴,让非遗传承站上智能科技的新舞台,已成为各地促进非遗文旅的重要方式之一。
5月1日在上海和游客见面的《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展》,不仅多方位呈现传统皮影的艺术造诣,更运用前端数字科技让这一千年艺术“活化石”在当带新舞台上焕发新生。展览还特意在场馆内设计了诸多融入现实可供观众拍照打卡的场景,观众在现实与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皮影奇境中穿梭,可在展厅内外享受到丰富的场景体验。
在四川成都博物馆,“五一”假期首日接待市民游客约1.8万人次,假期前四天的门票已预约一空,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在该博物馆推出的“建发·三体沉浸式艺术展”“你好,苏东坡”沉浸式宋韵艺术展等,吸引近众多游客前去体验。
业内人士认为,202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六部门发布新修订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活态传承。目前,经过各地的一系列创新,数字化技术和个性化设计等模式正在构建多主体的非遗文化传播生态,让每个游客既是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播者生产者,同时也是继承者和消费者。
“‘数字化+非遗’为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开辟了一条大有可为的道路。让非遗在新消费场景的舞台上掸去时间的灰尘,随时随地可以被唤醒激活。”专家表示。非遗只有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做到“火出圈”,才能让每一位消费者在感叹文化技艺源远流长的同时,感受到科技进步为非遗传承带来的无限可能。(人民网)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各界追忆宗庆后:朴素的“邻家大叔”与杰出的“一代传奇”
- 问典惊蛰 静动相宜
- 标本兼治,电动自行车源头治理要跟上
- 文旅业提前进入市场消费“夏天” 围绕特色旅游IP打造活动
- 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发送旅客1.95亿人次
- 从顶层设计到基础设施 文旅康养产业的“晋城路径”
- 摩托车市场量价齐跌遇冷
- 如何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专家指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很关键
- 天津首辆自动驾驶旅游巴士“奇幻海洋号”正式运营
- “中国故事”讲座 《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在柏林举办
- 宁夏发布首个省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蓝皮书
-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中国发现首个深水深层亿吨级油田
- 广东文旅局长“卷”上天 想赢还靠优质文旅产品
- 俄乌局势进展:乌高官承认反攻进展慢于预期 G20称将努力消除战争对全球经济负面影响
- 常识的力量:中国OTA新周期的底层逻辑
- 守好“三农”压舱石 江苏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 2024年网络安全博览会创新成果亮点纷呈
- 台风“泰利”逼近海南 景区陆续停止营业
- 《印象·妈祖》演艺项目开工仪式在福建湄洲岛举行
- 热门推荐
-
- 吉林蛟河公安打掉诈骗团伙 简单话术让12万余人受骗
- 联合国秘书长和人权高专分别访问黎巴嫩
- 粤西“交通动脉”阳信高速新屋大桥首跨T梁架设完成
- 北京:海淀西三旗“挖”出2153个停车位
- 含氟牙膏 宝宝用安全吗?
- 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保有量均创历史新高
- 新疆阜康庆新春:民众乐享“非遗”文化
- 北京公布最新中考改革政策 校长、教师如何看待新变化?
- 最新研究破解“柳江人”年代学疑团:距今约3.3万-2.3万年
- 因为一面乌克兰国旗,乌代表挥拳,俄代表进医院……
- 普通面膜“换个马甲”身价至少翻5倍
- 北京通州推进优质资源辐射河北北三县 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 山西石楼:黄河岸边“青岛村”的劳务输出故事
- 持续抓好防沙治沙工作(今日谈)
- 防暑巧用紫苏叶(中医养生)
- 闽剧《过崖记》精彩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中国·保定乡村音乐大会》即将收官 今晚播出“盛典篇”
- 乡约福建:600年传统村落诗意安居
- 开学消费热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