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编剧:多读红色经典帮你选择人生之路
2021年,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掀起现象级热潮。之后,同名长篇历史小说《觉醒年代》出版,再一次收获大量读者的好评。陈延年、陈乔年成为许多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榜样。
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结合自己的研究和观察,分享对于“红色榜样如何树立”“阅读如何助力青年成长”等话题的思考。他说:“(《觉醒年代》的)电视剧和小说都能得到青少年的喜爱,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我也因此认识到,当代青年非常棒,我们绝不能低估他们的素质和鉴赏力。”
在龙平平看来,《觉醒年代》让100年前的90后、00后跟今天的90后、00后进行了沟通。 因为关注《觉醒年代》,很多年轻人会到陈延年、陈乔年的故乡——安徽安庆参观,尤其会去他们年少时生活、读书的地方。
陈延年、陈乔年在少年时期是如何读书的?龙平平说,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陈氏父子三人都酷爱读书。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非常精深的造诣,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都烂熟于心,知识面非常广。陈延年、陈乔年也继承了他的衣钵,从小就爱读书。
龙平平说,陈延年自幼就有一种崇拜英雄的情结,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一些有关中华民族英雄事迹的书籍,如岳飞、文天祥等,这些书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酷爱读书是陈延年、陈乔年后来能够找到真理、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革命先驱的重要条件。
故乡安庆的文化氛围,亦对兄弟二人的精神底色产生影响。龙平平介绍说,安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个重镇,自古就有非常好的文化传统。比如晚清很多桐城派名人就来自安庆地区。安庆为陈延年、陈乔年的成长,以及他们爱上读书、从书本里寻求知识、寻求真理的整个过程提供了很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氛围。
《觉醒年代》播出后,陈延年、陈乔年成为年轻一代的红色榜样。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当代青年学习的品质?
在龙平平看来,“对知识、真理的渴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在陈延年、陈乔年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陈延年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自律这种品质的养成,我想和他读书有很大关系。他从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身上看到了共同的特质:所有能够成就大业的人,首先是一个自律的人。”龙平平说。
陈延年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范言行的戒律——“六不”。“六不”包括:不闲游、不看戏、不照相、不下馆子、不讲衣着、不做私交。
“这是一种境界非常高的自律了。这种自律精神的形成,多少是来自书本上英雄人物对他的影响,以及他个人的追求。”
陈延年、陈乔年热爱读书,但不是一味盲目相信书本,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验证它。在龙平平看来,这一点难能可贵。
他举例说,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二人年少时在家乡读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十几岁离开家乡后来到上海,来到更广阔的新天地。当时西方的一些思想观念传到中国,他们一开始被非常风行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吸引。“两个人正是在亲自验证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无政府主义的局限性、空想性,所以摒弃了。他们找到了科学的真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从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走了一条比别人更长的道路。”龙平平说。
“这两位革命先驱把一切都献给党和国家,在非常年轻的时候被捕,选择就义。他们对信仰很执着,毫不动摇。”龙平平认为,正是因为经过长期的比较、鉴别、思考和论证,陈延年、陈乔年找到了科学真理,找到以后就坚守终生,把它作为指导自己言行的指南,最后甚至不惜献出生命。
龙平平觉得,陈延年、陈乔年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当代青年崇拜的偶像,是因为他们身上确实有着常人所不及的特质。
龙平平相信,作为百年前的年轻人,陈延年的精神特质是能跟当代青年沟通的,当代的青年可以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些感悟和启示,所以他用了不少笔墨去书写陈延年。“因为材料有限,我用的是一种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的手法去表现人物。结果没有想到,陈延年真的成了当代青年喜欢和崇拜的英雄人物。”
龙平平坦言:“陈延年身上的精神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当代青年。”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龙平平建议年轻人多多阅读红色书籍。“我们这代人是读红色小说长大的。像《红岩》《青春之歌》《烈火金刚》等书籍,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在我们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说影响了我们一辈子。”
“青年多读一些红色经典,可以从这些书里找到你所需要的知识,找到你应该崇拜、效仿的人物,以此来帮助你选择人生之路。”他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秋季过敏你中招了吗?全国花粉过敏指数地图看哪里需重点防护
- 《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全文发布
- 江西文化观察:“唱游江西”如何化流量为“留量”?
- 热依扎:用生活的灵魂“熬炖”表演的热汤
- “优惠+便利”为暑运市场“加温” “流动的中国”尽显蓬勃活力
- 吉林省开通优质农产品冷链出口欧洲新通道
- 外国留学生亲历桂林艺术节:分享给世界各地网友
- 广西开展“薪暖农民工”服务行动 畅通维权渠道
- 岭南新民谣·粤语季启动 培养原创粤语歌新生力量
- 内蒙古建“一刻钟”城市养老服务圈:老有所依、产业渐兴
- 乌克兰政府重新任命多地军政管理局负责人
- 各地抓好秋粮生产 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 经济学家谈2024中国经济热词
- 整装最美工匠丨木工徐兴兵:向上生长 向下扎根
- “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合作对话会”在京举行
- 美加社会依然可见这种“新型种族歧视”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福建三明:深化改革 “两山”转化路更宽
- 楼继伟: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 美国搞“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意在以反人权的方式遏制中国
- “沪乡空间”正式开放 带民众沉浸式体验上海农村的乡土文化
- 热门推荐
-
- 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盛装出坞
- 世界妇女大会在蒙古国召开
- 后秀暴汗服创始人施俊棋:远销78国,把中国品牌打响全球
- 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发生4.4级地震
- “2023美丽乡村——中日青少年欢乐跑”活动在日本神奈川举办
- 为避免被特朗普加征关税 加拿大将对加美边境实施全天候监控
- 【央广时评·真抓实干②】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道路
- 元宇宙润“沪”细无声 多元应用“百花齐放”
- 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4月25日开幕 举办近120场活动
- 国家防总针对京津冀晋豫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
- 浙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年增长11倍 成高质量发展主动力
- 上海虹桥机场海关查获4台未申报苹果Vision Pro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揭晓
- 齿鲸为何演化出更年期?国际最新研究称可能为增加总体寿命
- 一个app连接“用车+机酒火” 滴滴企业版营造商旅新体验
- 重走“海丝”路 世界最大仿古福船“福宁”号抵达新加坡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完成第二次彩排
- “吨吨桶”会喝出“水中毒”吗?
- 平陆运河新福水上服务区实现通水
- 今年前5月新疆对中亚五国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