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学校越来越精彩
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实施“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
家门口的学校越来越精彩
核心阅读
近年来,面对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教育需求急剧增加的情况,北京市西城区探索实施“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将一批规模小、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的学校打造成精品特色学校。校园更美丽、课程有特色、资源更丰富,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北京市西城区的基础教育一直广受关注。近年来,西城区义务教育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急剧增加的教育需求与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存在矛盾,特别是老城区有限的空间制约着学校品质的再提升。
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西城区探索实施“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将一批规模小、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的学校打造成精品特色学校。西城区委书记孙硕表示:“坚持义务教育扩优提质,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不让任何一所学校掉队
面对教育需求急剧增加的现实,西城区全面保障学位供给,累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7万个,其中优质学位超过80%。“虽然西城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西城区教委主任蔡冬梅表示。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王小工也有同感。他曾被邀请到西城区参加一场特别的会议,与其他8名建筑师参加部分学校校园改造工作。“刚进会场时,我还纳闷,西城区的学校都挺好,还需要改造?”王小工在会后领到两所学校的改造任务。
随后通过现场踏勘、与师生座谈,王小工才发现,一些学校是“挤”在胡同里的“老破小”,校园建设年代早,存在空间不足、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学校的情况,既是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也是历史积累的‘老大难’问题,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痛点,也是西城区教育的攻坚任务。”蔡冬梅表示,西城区推进基础教育更高质量发展,不会让任何一所学校掉队。
2022年8月,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西城区推出“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对19所办学规模较小、基础相对薄弱、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的中小学进行整体提升。力争经过2至3年的努力,将19所学校打造成为教育有特色、发展有品质、校园有颜值、办学有风格的精品特色学校。
“‘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是要抬高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底部,而不是削峰填谷。”蔡冬梅说,该项目与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小学精品学校联盟等共同发力,会把西城区教育这张名片越擦越亮。
全区“一盘棋”协同解难题
“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需要多部门共同发力。为破解跨部门协调难题,西城区委、区政府提级高位统筹,各部门街道“一盘棋”协同解难题。
在西城区,区四套班子19位领导担任19所学校的名誉校长,靠前指挥出实招,以实际行动带头解决学校办学困难和发展难题。同时,区教委为每一所项目校配备联络员,做好上下左右的沟通工作。
坐落于米粮库胡同内的什刹海小学曾经办学空间拥挤,但这样的情况已成为过去。什刹海小学校长张东兵指着附近的一处四合院说,“多亏区里协调,将一处新近腾退的房屋给学校使用。”
“聚焦学校发展需求,我们还建立了部门协同推进机制。”蔡冬梅说,通过联席会议,实现教育、规划、财政等各部门高效协同,给予学校政策、项目、资金等多方支持。
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为每所学校解决发展难题,引进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在项目制的牵引带动下,有的迎来了组团流动的干部队伍,有的获得了课程与教研资源……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兼任项目校青年湖小学校长,与他一同到青年湖小学的还有北京小学的多名业务骨干。“组团流动是为了更好解决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李明新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引入学校,并推动其更名为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成为教育集团成员校,享受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我们充分发挥名校长的优势,为项目校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并将中层干部培养纳入教育系统‘千人工程’,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干部梯队,提升学校发展的内驱力。”蔡冬梅说。
西城区还通过整合文旅、高校等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提供课程资源、送展到校、艺术培训、科普教育等“菜单”,供学校选择,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内容,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建设精美校园凸显特色优势
走进改造后的北京师范大学京师附小校园,处处焕然一新。去年暑假,京师附小重建了校史展区,还增设了空中廊桥等文体活动设施。
“校园环境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王小工说。据介绍,在校园空间改造提升项目中,设计师充分考虑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将学校建筑与城市历史风貌、学校文化特色相融合,着力建设精美校园。目前,已有17所学校实施了校园空间改造提升项目。
“‘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重在校校精彩、校校拥有独特之美。”蔡冬梅说。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校依托历史底蕴、文化优势和校内外资源,打造特色项目。当前,项目学校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受到学生欢迎。
在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的教学楼内,记者看到,4个楼层以四季划分,呈现4种颜色,每一层楼道内的文化设计都展现着“四季节日课程”开发与实践的阶段成果。“改造后优美的环境、有趣的特色课程让学校的口碑越来越好。”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党支部书记胡晓娟说。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学校实现了管理队伍、教师队伍、课程资源、办学品牌等多方面发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业和身心的共同成长,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逐步提升。
今年以来,西城区推出“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升级版,引入来自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的专家成立智囊团。目前,专家团队正聚焦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教研科研、数字赋能等内容开展调研并定期深入学校指导,为项目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全程专业保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西城区教育的百花园里,我们力争打造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和谐教育生态,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孙硕表示。
本报记者 潘俊强
(人民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原创民族音乐在京首演 传承袁隆平“种子”精神
- CCF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超算行业未来仍有巨大潜力可挖
- 总台记者探访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风之门”上的现代化机场
- 阿勒泰如何激活马产业“链式效应”
- 中企参与投建的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在印尼投产
- 台风“摩羯”造成海南4人死亡 95人受伤
- 甘肃千余件馆藏丝路文物完成三维数据采集
- 去乡村基层找寻青春答案
- 东西问·中外对话|联合国前副秘书长: 中国绿色转型成就惊艳世界
- 2024抖音演艺直播数据报告:213名国家一级演员全年直播3.2万场
- AMRO首席经济学家许和意:中国赴东盟游客增长有助当地经济复苏
- 甘肃研学旅行主题推介活动在西安举办 共同打造陕甘研学文旅圈
- 【国际锐评】谁在破坏国际规则?这个“小圈子”不妨照照镜子
- 安进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许蔼龄:成为进博会“回头客”加速在华高质量发展
- 海南发布台风二级预警:5日夜间起将有剧烈风雨天气
- “吉光片羽——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雕版文物展”在京开幕
- 前4个月成都航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实现“双增长”
- 山东东平县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致11人死亡
- 前7个月我国吸收外资7667.1亿元 多项数据增速保持稳定
- 追寻先辈足迹 史迪威将军与美军观察组成员后代共同访渝
- 热门推荐
-
- 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民族地区巡展(广西站)在桂林举行
- 三亚推动制度“软环境”建设 打造旅游胜地和科创高地
- 建设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通道论坛在西安举办 各界共议古都新发展
- “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启动
- 广州着力“扩绿植绿” 城市绿化品质不断提升
- 外媒:习近平访越意义重大 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动力
- 百万读者和“哈利·波特”一起穿越魔法四季
- 刷新四项世界纪录 安九高铁庐山站改扩建工程取得重要进展
- 花海催热美丽经济 “陪拍”消费形式升温
- 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馆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中巴建交50周年招待会
- 中国掌握核电厂稳压器先导式安全阀关键技术
- 防范台风“卡努” 浙江涉水工程全部停工
- “海葵”减弱 广东地区受影响列车陆续恢复开行
- 台风“潭美”已致菲律宾116人死亡 逾671万人受灾
- 这位非裔共和党人宣布竞选美国总统 特朗普:祝好运!
- 成都将多措并举激发经济活力 坚定不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退伍军人的新乡贤故事:“组团”义务救援 反哺家乡共富
- 电视剧《繁花》带火上海话 方言延续城市文化积淀
- 山东曲阜多措并举延续“印信”文化生命
- 宁夏永宁:“南果北种”再上新 福建农科院“如玉45”苦瓜试种成功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