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如果有身份证,性别该怎么填?在线等,挺急的。
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寓意祥瑞。几千年来,“龙凤”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太平盛世和吉祥如意的神物并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但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方面, “凤”的性别又着实令人疑惑:司马相如“凤求凰”故事中,凤明显指代男性;明清两代帝、后多以龙凤自比。甚至现代人提及“龙凤胎”,大家公认是一男一女,凤明显指代女性。凤是什么时候有了性别?又为何在两个性别间反复横跳?龙凤呈祥如何成了中华民族喜爱的图案和文化符号?这篇文章帮你把这个千古谜题捋明白。
查“户口”:凤的“面貌”“职业”和“家庭成员”
《山海经·南山经》有云,丹穴之山有鸟“其状如鸡,五彩而文,名曰凤凰”。《说文解字》曰,“凤,神鸟也。”《尔雅·释鸟》说,凤形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可见,凤之形状乃取众生灵之长,是经过艺术化和抽象化的形象。
凤的原型复杂多元,是中华先民对自然界中的鸡、鹰、燕、乌、鹤、鹑、鸿、孔雀、鸵鸟等动物,和太阳、风等天象融汇、集合而发明的,一般具备尖喙、双翼,大多有冠、有羽、有爪、有尾等形象特征。
楚先民以凤为图腾,目前很多学者均持此说。楚先民和我国各地先民一样,对日、月、星辰、雷电、风雨等自然现象,敬畏有加、虔诚崇拜。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即以为太阳的代称。故三足乌,即日中之火鸟。这样,凤又与太阳联系起来了。
凤因此被赋予向阳、喜火、秉德、兆瑞、崇高、好洁、自新等品性,其实质是中国人对宇宙自然力的感悟、认知和神化。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自觉地、智慧地、创造性地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愿望和努力。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凤尽职尽责,展翅飞腾,勇敢而又忠诚。
凤与龙同步起源于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即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目前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凤,是出土于湖南洪江高庙遗址,距今约7800年的陶器凤纹。该凤纹戳印在白色陶罐上,有正面纹和侧面纹,侧面纹比较明显。其凤呈回首状,高冠,圆睛,凸喙,长颈,花状长尾,翼腹部叠印太阳纹。之所以称其纹为凤纹,是因为该纹虽然取自自然界鸟类却不同于自然界鸟类,是“鸟纹+太阳纹”的几何化、艺术化,遵循、符合凤的发明、展现规律。
凤的家族可按多种方式划分。
按雄雌、别称、亚属分,有凤、凤鸟、凰、凰鸟、鸾、鸾鸟、鸑鷟、鹓雏、鶠、华虫、神鸟、仁鸟、瑞鸟、瑞应鸟、大鸟、五彩鸟、五色鸟、朱雀、朱鸟、赤鸟、丹鸟、赤乌、火禽、火离、灵禽、神雀等。
按方位分,有发明(居东方)、鹔鹴(居西方)、焦明(居南方)、幽昌(亦曰退居,居北方)、玉雀(亦曰凤凰,居中央)。
按羽色分,有赤凤(丹凤、朱凤、红凤、赤雀)、青凤(羽翔)、白凤(化翼)、黑凤(玄凤、阴翥)、黄凤(土符)、紫凤、彩凤等。
按鸣声分,有归嬉(行鸣)、提扶(止鸣)、善哉(夜鸣)、贺世(晨鸣)、郎都(飞鸣)。
扑朔迷离的性别
凤的性别发生变化,与龙关系匪浅。龙凤均各有两个系统,一个是自洽系统,一个是龙凤对应的系统。自洽系统有阳有阴、有雄有雌,所谓雄龙(阳)、雌龙(阴)、凤雄(阳)、凰雌(阴)。但在龙凤对应的系统,就发生了一个转化,即龙由整体上有阳有阴转化为整体上呈阳,凤由整体上有阳有阴转化为整体上呈阴。这个转化,大约是从秦汉开始,经历了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历时约一千多年。
秦汉时期,龙开始具有象征、喻比皇帝的功能。随着皇帝们用龙、比龙、称龙,作为对应,帝后妃嫔们就开始用凤、比凤、称凤了。唐末马缟《中华古今注》记载,秦始皇令妃嫔戴凤钗、穿凤头鞋。《宋史》之列传卷二《后妃·下》记载,宋光宗(1147年—1200年)慈懿李皇后有“黑凤”之瑞征和“凤娘”之称谓。
凤之所以整体上趋于雌性化,是因为皇帝们绝大多数都为男性,手中又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而龙身上已集纳和具备了众多“阳”的特性,其呼风唤雨的威力、飞举变化的能量,与传统观念里追求力量的男性形象相吻合;而凤由于具备美丽的外表和婉转的歌喉,与传统观念里理想女性形象较为接近。
从“龙的传人”到“龙凤呈祥”
我曾将“龙的精神”概括为“容合、福生、谐天、奋进”。容合是兼容、包容、综合、化合的概称。这其实也是“凤的精神”,因为龙从功能上、形象上已包容了凤。例如宋代学者讲龙有“九似”,其中之一是“爪似鹰”,鹰属于凤族,故也可称“爪似凤”。也就是说,龙的身上本就有凤的元素,可以包括凤、代表凤。
中华民族的人文先祖与龙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将伏羲、炎帝、黄帝等比龙、称龙,而能把中华人文先祖的精神、道德、风格等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的人,就是“龙”的“传人”。海内外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都是或应该是以龙为象征、为标志的中华人文先祖的精神、道德、风格等的传承人、接班人。特别是歌曲《龙的传人》的走红,“龙的传人”在四十年间,作为概念、固定词汇,被海内外华人广泛接受、认同、使用。“龙的传人”之说已“约定”而“俗成”。
无论是龙作为司水、布雨的水利神,凤作为司风的风神、喻比代表太阳的太阳神,还是龙凤联手,作为吉祥、征瑞的祖先神,龙凤都以造福众生为根本使命。无论水中游、地上行,还是天上飞,龙凤给人们展示的多是昂首挺胸、振鳞展翅、精神抖擞、全力以赴、一往无前的形象。因此,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因其努力奋进,为民族的发展进步、繁荣昌盛作出了创造性、开拓性的贡献而称龙比凤,即所谓“人中龙凤”,人们常说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意也是希望下一代成为有出息、有能力的,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龙与凤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而“龙凤呈祥”则成为普遍认可的富贵吉祥的征兆。
(本文图片未标明来源者系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庞进,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健康|气候变化带来健康挑战,专家呼吁关注这类疾病
- 夏季就餐,警惕“烧烤”安全
- (经济观察)再迎千人旅行团 海南三亚入境游持续升温
- 强冷空气影响持续显现 浙江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 海内外“武林高手”少林寺考功 考什么?怎么考?
- “康妮”致福建沿海掀狂风巨浪 福建沿海73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 呼吸道合胞病毒患儿增多 家有低龄孩子应多防护
- 团圆年|有一盏灯火
- 报告:中国企业中的“首席数据官”有待崛起
- 中国北疆最繁忙机场一月份运送旅客229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 中国铁建签约2034年沙特世界杯体育场及周边体育村项目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已搜寻到10名失联人员
- 让更多大模型新应用长在开源操作系统上,龙蜥社区加速AI融合发展
- 海关总署: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88万亿元,增长11.5%
- 文明之美看东方|从古城到最早水利,走近五千年良渚
- “云腾四海·茗动天下”中国(云南)茶文化欧洲推广活动在巴黎“首秀”
- 大家为什么爱花花
- 世界周刊丨中国吸引力
- 大兴安岭地区:天冷保畅通 “钢轨医生”为75公里铁路“松骨”
- 一天引发两起火情 柳絮的“火气”为何这么大?
- 热门推荐
-
- 海内外各方共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前瞻性和战略性问题
- (乡村行·看振兴)湖南石门林业科技员“点树成金” 助力培育富民产业
- 红山动物园:“小文创”做出“大生意”
- 探寻津沽城市文化源头与脉络 《天津之睛》新书发布
- 云南普洱茶咖旅融合促发展 上半年接待游客2772万人次
- 中国民营企业突破5000万户 较2012年底增长3.7倍
- 美国华侨饱受“绝症”困扰 浙江医生出手顺利治愈
- 机票车票轻松退 大家才好说走就走
- 蔡磊:相信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
- 多家银行今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
- 告别驯鹿和山林 鄂温克驯鹿文化的守护者柳霞逝世
-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发生里氏4.1级地震
- 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启示
- 政策已在路上 个体经济迎风口
- 专家学者成都共探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圈保护
-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扑救中的“空中力量”
- 不想让孩子被AI取代?科学家奶爸这样做
- 夜班值守人员被3人殴打致死 内蒙古警方17年后揪出真凶
- 北京地铁两条线路空载试运行 拟于今年底开通试运营
- 理性辨识“第三方测评”信息 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