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评】微短剧流量“滔天”,内容为王仍是第一准则
“短剧有毒,越追越上头”“我是土狗,我爱看”……当前,围绕霸总、赘婿、战神、重生、穿越等主题,以“爽”为内核,配之以“狗血”剧情的微短剧,不仅收割了“滔天”流量,甚至创造了很多“七天拍完、八天破亿元”的影视剧“神话”。不过,在其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健康内容和失范现象。
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将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网络影视剧作品定义为微短剧,并正式纳入监管。至今,微短剧不乏口碑佳作:《逃出大英博物馆》引发文物保护热潮;《二十九》尽显职业女性魅力;《东栏雪》凭东方美学出圈。视频平台的纷纷加入,更让微短剧数量迎来井喷式增长。据《2023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了267.65%。2023年,《赘婿无双》以小成本撬动1亿充值;2024开年,《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日充值量网传突破2000万。
不可否认的是,微短剧在行业与市场的双重加持下,凭借制作门槛低、成本低和耗时短等显而易见的优势,开辟了一条网络视听内容创新赛道。业内也普遍认为,微短剧的爆红存在必然。截至2022年12月份,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5个小时,远超过长视频用户。然而,用户天天拿手机刷视频,却只能看碎片化的搞笑段子、剪辑的横版影视切片,供需长期错位,有太多内容需求没有被满足,网络微短剧由此应运而生。
显而易见,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流量风口,微短剧的高质量发展,将对振兴网络文艺、提振社会经济提供重要机遇。但同时也不可回避的是,微短剧存在内容题材单一,质量不稳定;专业缺位,创作水平有待提高;缺少内容评价体系等问题。比如,有的剧情虚假浮夸、题材低俗猎奇,内容与现实完全脱节;有的利用技术手段逃避监管,展示色情暴力、拜金炫富等不良内容,不仅与主流价值观明显相悖,有些还触碰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容易对大众,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产生误导,这些都会对行业生态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开端即高潮,被称为“电子榨菜”的微短剧,能下饭但欠美味。对此,业内普遍认为,与所有新兴行业一样,微短剧必然存在优胜劣汰、逐步规范的过程。越是被资本看好的行业,进化速度越快。而要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内容为王永远被认为是第一准则,微短剧需要尽快从野蛮生长状态回归到创作文化精品的正轨上来。一方面,要鼓励微短剧精细化制作,净化微短剧空间,鼓励制作方摒弃流量心态,抵制滥俗选题,聚焦现实题材,打造一批传播传统文化、普法、科普的正能量微短剧,发挥示范效应,助力精品微短剧破圈。另一方面,则要明确政策法规,加强规范管理和平台审核,把好内容“导向关”,不给违规微短剧生存、滋生空间。
新生事物的生命力向来有待考证。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微短剧赛道越来越陡峭,一定程度上加速其去芜存菁的进程。从“流量爆款”迈向“精品力作”,真正实现“剧”有品质,已经成为摆在从业者面前的必答题目。
李娜(来源:工人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冀提升创新药可及性 让血液肿瘤患者高质量长期生存
- 海南岛内三大机场逐步恢复运行 8日计划执行航班391架次
- 中国财政部公布《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 世界关节炎日丨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关节炎?怎样呵护关节健康?
- 2023浦江创新论坛9月在沪举行 链接全球科技交流网络
- 新漫评:可悲纪录不断美国枪支暴力背后的人祸
- 中新健康丨2024“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启动 从“身”睡眠话“心健康”
-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5周年,如何启迪后人?
- 瑞士喊话哈尔滨背后,“五年来最热出境游”将至
- “数智中非”创新创业钱塘会议在浙江杭州举行
-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 村庄被淹消防员逆行9次救出20人,向他们致敬!
- 外媒:英国发现该国迄今最大规模恐龙足迹
- 上海多措并举培养课后育人“主力军” 为学生营造个性发展时空
- 以色列北部黎以边界地区多地连续响起防空警报
- 数字技术应用助力影视产业发展
- 在知行合一中历练成长(金台随笔)
- 吉林西部治沙记:40余载绿染白沙尖
- 今年超10万人申报积分落户北京
- 大运河沿线10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江苏淮安
- 热门推荐
-
- 第十八届旅博会开馆 助推两岸文旅业界交流合作
- “光影故事会·看中国”云展厅在巴西启动
- 深耕乡村旅游 如何利用长白山景区热度辐射村落?
- 四线贯通、横跨五城 “轨道上的大湾区”再加速
- 北京第三代社保卡需要自行申领吗?是否需要激活?
- 国际锐评丨解决芬太尼危机,美方求人不如求己
- 史上“最热7月”之一!高温席卷全球,未来热浪或成常客
- 广东青年画家出书揭秘北宋名画《听琴图》技法
- 202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侨乡文昌开赛
- 文化中国行丨立冬:万物收藏,养精蓄锐
- 聚焦纪实综艺节目创作新思路 《种地吧》研讨会召开
- (第20届东博会)“交融·共生”首届中国—东盟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南宁开展
- 云南茶走进比利时 邀当地民众闻香品茗
- 古都大同“冰雪季”启幕 助力“冷冰雪”转化“热经济”
- 中国摄协主席李舸:守正创新,用传统文化涵养摄影创作
- 日媒:日本福岛核污水第四次排海将于28日开始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 | 一座码头:千车出海,万粮进港
- 音乐剧市场如何跑出加速度
- 农业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
- 不再“走马观花”!这些暑期游主打“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