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策展拓展美育空间
知名科技杂志《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其新书《5000天后的世界》中预测,5000天后将出现一个虚拟世界,其中一切都与AI相关,可以想象成一个增加了时间维度的3D世界。
目前,我们正处在技术变革的重要阶段,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从当前展览形式的变化即可管中窥豹。过去,展览通常发生在展厅空间,实物作品或悬挂于墙上,或立放于展厅一角。随着数字艺术兴起,科技赋予艺术作品更加丰富的表现形态。比如由法国VR/AR内容品牌Excurio与美国哈佛大学吉萨项目考古团队共同打造的展览“消失的法老”,继法国巴黎首展后,在中国上海、成都等地推出。与其称之为“展览”,不如将其描述为“虚拟影像体验”更为贴切。观众穿戴虚拟头显设备,进入一个仅几百平方米的空间,经过45分钟观看就完成了精彩的埃及金字塔之旅。据统计,该展目前已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体现了新的展览形态正在被广泛接受,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同样,教育领域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无论授课形式、辅助教学工具,抑或是师生交流模式,已然转变。虚拟仿真技术已经从助力教学,逐渐变成了一门独立的课程。
在当前科技变革、产业更新的机遇中,教育数字化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尝试。中央美术学院在教育数字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虚拟策展实验项目、博物馆美育课程虚拟实验项目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以这两个项目为建设基础,中央美术学院联合十几所艺术高校和机构,共同搭建了国家级产学研平台——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与美育课程虚拟教研室。
该平台更像是一个多重资源交叠的中心,在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空间里,融合成“云端公共社区”,激活互联状态下全球策展行业的交流,也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反过来启发当代策展计划、策展方式、团队组建、合作方式等展览组成要素。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认为此平台主要有三方面特点:首先,可及时汇聚全国乃至全球在展览策划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史料,既有图文,又能进行数据归类,为分析全球展览策划动向提供支持;其次,这些汇聚起来的海量信息资料,有助于进行展览策划相关的教学研究;最后,该平台能够为培养新型策展人才提供激活思维的空间。
自2022年起,中央美术学院主办“全国大学生虚拟策展大赛”,意在鼓励大学生将人文艺术、前沿技术与美育传播有机结合,通过还原度高、操作性强的虚拟策展平台,提出优质方案,将成果推向大众,延伸社会美育的多重可能性。
通过两届大赛的举办,目前,大赛参赛人数已达3000余人,覆盖近400所高校,得到十几所艺术机构支持,举办10余场学术讲座,积累虚拟展览案例近2000个。其中,非艺术类专业背景学生占参赛总人数10%,体现了大赛对青年一代的吸引力。
除了赛事拓展,虚拟展览培训项目也紧随其后。此前,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人才培训”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来自全国各美术馆、博物馆的30位在职人员参加了培训。在为期3个月的理论授课、实践调研和结课成果汇报中,授课老师与学员们不断尝试以前瞻的、思辨的视角,对虚拟技术介入美术馆、博物馆展开多维思考。
试想一下,在不久的将来,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虚拟展览,“拿起”高精度的文物数字“替身”,甚至“解剖”青铜器,点击一段视频解读内部铭文或放大每一处纹饰图案;在同一个展厅里,多位观众或在线上互动交流,或在线上听考古专家解读文物。这样的线上文物虚拟展,将成为实体博物馆内容的有效补充,不仅是单向提高观展体验,而且是一次多维的文化交流活动。
数字媒介的出现,改变了大众的感官形式。当媒介发展成为我们身体部位的延伸时,媒介就变成了人的“肌肤”,成为环境。新的技术必然带动全新的感官体验和需求,虚拟策展正是数字时代的策展新方式。一个互联的、多维的、交叉层叠的“虚拟空间”延伸出无限重构的可能,势必影响传播、沟通和交流方式。
“云端交流”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拓宽了人们的参与度。立足当下,笔者认为虚拟展览至少需要满足三方面特征:不同群体的社群交流平台、强交互的体验观看方式和多维度的知识获取渠道。
虚拟策展融合时代技术、策展学科与人文艺术,必将在未来迭代出更为丰富的展览形态。
(作者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康 俐(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康 俐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军连续一周袭击加沙城致数十人死亡
- 中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库揭牌 将于今年年底投用
- 天津海关实施进口汽车上线检测“随卸随检”新模式
- 北京强化科技赋能 已在7个高森林火险区部署无人机集群
- 商务印书馆发布2023年1月十大好书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再续前辑
- 阿根廷候任总统米莱:胜自“意外”,政归“常理”?
- “破土而出——龚循明瓷画作品展”在京启幕
- 官方:旅泰大熊猫林惠被殴打致死系谣言
- 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智能交通装备系统研讨会在京召开
- 美国华裔青少年在蓉开启巴蜀文化品悟之旅
- 重庆将“点线面”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 美国明尼苏达州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附近居民被疏散
- 通讯:内蒙古“敖汉小米”熬出世界味
- 《走进格萨尔文化的人生》出版发行
- 在浙江杭州市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 不再审核购房人资格
- “山河起昆仑——昆仑主题书画作品展”在新疆和田开展
- 海南为林长制定“护绿”“扩绿”“管绿”“兴绿”四项任务
- 广西搭建国际合作平台 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 你知道吗?“北海道酸奶”原来是国产
- 俄企称摧毁或缴获西方坦克者奖励500万卢布 克宫支持
- 热门推荐
-
- 近期水产需求降低 小龙虾价格指数小幅回落
- 百余名中外专家学者相聚新疆库车开展龟兹文化研讨交流
- 马克龙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讨论加沙局势
- 前三季度新疆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 新疆兵团持续推进残膜回收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 掰手腕比赛中受伤 能否请求对方赔偿
- 中国锻造之乡山西定襄启动全国首个法兰价格指数
- 台湾“园丁”跨越海峡 播种两岸教育之花
- 首都图书馆推出百余场文化活动 邀读者过书香年
- 医美维权留证据,有理才能说得清
- “既考验体力,又考验脑力”——高温下的列车连结员速描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女骑手田丹:“所做的一切都挺值”
- 国家发改委:遏制“天价”月饼持续见效
- 美容电器、智能猫厕……萌宠经济升温!2025年市场规模将近500亿元
- 女白领喝3个月“养生中药”喝坏肝
- 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作品开启征集 将截至9月20日
- 保护与传承:木拱廊桥在福建
- 民政部:清明节假期第二天各地祭扫活动平稳有序
- “春肥冬储”跑出加速度 粮食的“粮食”生产忙
- “碳”路先行|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发布 中企占“20强”12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