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如何重现“太空步”
近日,一段演绎美国流行音乐明星迈克尔·杰克逊经典舞步的皮影戏视频在网络走红。视频中,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迈克尔·杰克逊形象的皮影人物在几位艺人的操作下跳着经典的太空步和机械舞。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视频中的艺人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传承人薛宏权和他的两个徒弟。
用皮影演绎迈克尔·杰克逊舞蹈动作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是皮影戏艺术重要源头之一。2006年,皮影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日,在华州区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皮影剧场里,一场具有特色的皮影《复活的迈克》正在上演。幕布上,迈克尔·杰克逊形象的皮影小人灵活地舞动,“机械舞”和“太空步”这些经典动作在皮影艺人的操作下呈现在幕布上。在幕后,薛宏权和两个徒弟则配合默契、动作娴熟地挥动着操纵杆,表演不时引得台下一片叫好。表演视频在网上热播,引发很多网友关注和点赞。
薛宏权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剧目第一次正式演出是在2016年央视节目上。当时,身为皮影制作人的薛宏权带着他的团队通过了央视某节目的海选,评委对他们的皮影戏表演很是惊叹,其中一个评委问他,能否用别的方式展现皮影戏,比如将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融入进去?
因为那段时间他刚好在给一些年轻人讲课,在跟年轻人交流的过程中,他希望能够对皮影戏进行创新发展。之后经过一番创作,便形成皮影戏作品《复活的迈克》。2016年,在央视的节目上,他首次用皮影跳出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舞步,当时一经演出,引发了很多人的赞赏。
薛宏权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复活的迈克》不同于传统皮影戏,有许多创新之处,“它的皮影人物设计更为精巧,为了更好地演绎迈克尔·杰克逊舞步中的滑步、顶胯和提膝等动作,我们对迈克尔·杰克逊的皮影人物形象进行了更多的关节分解,设置了更多操纵杆。传统的皮影人物一般只有三个操纵杆,迈克尔·杰克逊皮影人物的操纵杆达到了6个。”
为了能让皮影人物表演时动作更生动,薛宏权先将硬纸板剪成小人的形状,组装起来进行调试,然后确定准确的关节连接处。“我们把迈克尔·杰克逊小人的关节分解做得十分精细,更贴近真人的骨骼关节。”仅迈克尔·杰克逊的脚,薛宏权他们便将其分解成了踝关节、掌关节和脚尖这三部分。他们还用钢丝把脚掌和脚尖串联起来,使得迈克尔·杰克逊的鞋子有踩起来会变形的效果。另外,他们还将迈克尔·杰克逊的帽子分离了出来,可以摘下来扔出去,也可以飞回来。“细节处理得更精巧,表演效果也更生动。”
皮影操作难度提升 正探索无影光源
薛宏权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人物形象更精巧、精细给演员带来的是操作难度的提升。原本只需一个人操作的角色,现在需要三个人配合,一旦一个人出错,整个造型就会乱掉。“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动作力量感和节奏感比较强,这要求我们皮影戏演员动作必须要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力度也要到位。”为了达到理想的表演效果,他们不知道排练了多少次,排练时有的演员把手都磨出了血泡。
薛宏权说,除了迈克尔·杰克逊,他们现在正邀请一些专家创作一出大型剧目,这出剧目不同于传统皮影戏,而是采用数字灯光进行投影,消除了操纵杆和演员在幕布上的影子,使画面更干净。“我们现在用的灯光是一个无影光源,用很多灯管进行组合排列,以消除操纵杆的影子,让观众在幕布上看不见操纵杆和演员的影子,达到和看动画片一样的干净效果。”
薛宏权坦言,无影光源会增加演员的操作难度,“无影光源要求演员的皮影人物必须时时刻刻贴在幕布上,如果皮影人物稍微离开幕布,那个影子就虚了,甚至就看不见了。这就需要演员表演的动作非常的准确和流畅,要皮影的影子不虚,就要贴紧幕布,表演难度是非常大的。”
薛宏权称非遗要传承和发展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薛宏权的皮影戏在网上也引来了很多人的讨论和点赞。有的网友说“经典文化遗产赶上了时尚”,还有的网友认为,“这种形式好,既不失传统又耳目一新,年轻人喜欢看”。
薛宏权则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他看来,如今的非遗项目在它们各自的时代一定是一种时尚,这样它们才能够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作品一定要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和欣赏水平才能够生存,非遗要传承和发展,融入现代生活。”
对于薛宏权的皮影戏,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非遗中心主任梁思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薛宏权团队的皮影戏在华州地区传统皮影戏品系的基础上,通过融入一些现代的元素,创新了皮影戏的演绎方式,使传统文化焕发了新的活力,新颖的演出形式更受年轻一代观众的喜爱,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反响,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皮影戏,“比如,《复活的迈克》把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舞姿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喜舞迎春》中跳芭蕾的喜儿让大家发现皮影戏也可以跳芭蕾,《丝路风》中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敦煌风和甩袖。”
文/本报记者 李铁柱 实习生 金晶
统筹/蒋朔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户外运动掀起新消费热潮 2025年市场规模或达3万亿元
- 考古学家郑振香逝世 曾主持殷墟妇好墓发掘
- 警报拉响!以军方称遭黎巴嫩真主党数十枚火箭弹袭击
- 西部国际检测认证服务论坛在渝举行
- 首届“两湖版权对话”武汉举行 促鄂湘版权合作
- 广东税务:营造良好环境赋能万亿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
- 乡贤助乡兴 浙江庆元千米高山长出共富“黄金叶”
- 广东海面风力加大 过往船只需注意避风
- 阿联酋服贸会代表团举办“阿联酋—多元化经济”展馆开幕式和边会
- 6月份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52.4%
- 储能企业打响“生存战” ,万亿级产业到底经历了什么?
- “智慧”监管提升地摊经济质量
- 上海市人大代表为“银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 上海法院将加大对恶意侵权惩罚力度
- 新疆喀什航空口岸贸易额首破亿元大关
- 四川省博物馆学会博物馆数智专业委员会成立
- 最低气温跌至0℃以下 黑龙江漠河提前11天开栓供暖
-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英国首相斯塔默通电话商讨国际局势
- 打造消费新场景 “科技+文化”为城市发展赋能
- 尼尔森:居家消费将推动春节快消品销售实现增长
- 热门推荐
-
- 新一轮艺考改革:文化课门槛提高,艺术门槛降低?
- “一带一路”沿线十三国商协会吉林寻合作
- 海外华媒探访“江南望郡”江西吉安:千年庐陵文化焕新韵
- 家庭“大件儿”加速迭代
-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问题突出
- 宁夏:2025年底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 前列腺癌困扰中老年男性健康 专家力倡早筛提高患者生存率
- 前11个月山东省属企业营收22356亿元 同比增长3.3%
- 德国将再向乌克兰提供7亿欧元军事援助
- 网遇“现役军人”帮忙入伍?假的
- 春运期间铁路12306试点推出“系统自动提交购票订单”功能
- 外媒:“泰坦”号潜水器运营公司宣布暂停运营
- 受降雨影响 广铁集团将对京广线部分列车停运
- 居家生活中的防控细节:科学佩戴口罩 讲究个人卫生
- 方志敏烈士女儿方梅逝世 享年92岁
- 海信集团持续推进以旧换新共建绿色消费生态
- 瑞典首相:瑞典、芬兰和土耳其之间的“入约”谈判将于3月恢复
- 强震已致土叙两国超7900人死亡 联合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 国家统计局:2023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较快增长
- 回应和平呼唤 展现责任担当——中外人士谈全球安全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