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翻译“中国龙”
随着甲辰龙年到来,“loong”火了。在很多场景中,“龙”不再被翻译为dragon,而是loong。比如,2024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官宣英文名是“Loong Chenchen”;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把“龙年”译为“Loong Year”,把“龙舞”译为“Loong Dance”。
其实,至少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学者对中国龙的英文翻译提出过质疑。原因很简单,中国龙与西方龙不仅形象完全不同,在各自语境中的寓意也南辕北辙。
先来看形象。
中国龙的基本形象是五爪金龙。宋代古籍《尔雅翼》形容其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西方龙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通常有点像“会飞的大蜥蜴”,而典籍中则称其“有类似美洲狮的身体、两只巨大的蝙蝠翅膀或者羽翼、四条腿、一个有些像马的头,并且有角及鳞片”。二者八竿子打不着。
再来看寓意。
中国龙代表着吉祥。我们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在古代中国,农民们会向龙王祈求风调雨顺;学子们寒窗苦读,为的也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鲤鱼跳龙门”。而在西方古典传说中,龙大多数时候被赋予恶的形象,这一点,在西方影视作品《权力的游戏》《梅林传奇》等中都有体现。
如此看来,将中国龙与dragon互译确实欠妥。而且,随着中西方交流互动越来越多,很多西方人已经了解到,中国龙与西方龙完全不是一码事。
翻译不是某一种语言的内部问题。由于牵涉了两个语系和许多国家,而且还要挑战业已形成的翻译习惯,更改翻译并推而广之操作难度非常大。翻译追求的是“信达雅”。将中国龙与dragon互译,连最起码的“信”都没有做到,“达”与“雅”更无从谈起。尤其是对于中国龙这样一个承载了重要文化含义的词,重新考量翻译问题理所应当。
“信达雅”的翻译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举两个中文语境下的例子。
比如,可口可乐(Coco Cola)。19世纪20年代Coco Cola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曾被译为“蝌蚪啃蜡”。乍一听这个名字,您联想到了什么?是不是“味同嚼蜡”?就冲这名字,您还打算喝吗?后来Coco Cola方面也意识到问题,登报征询新名字,并最终更名为可口可乐。
再比如,奔驰(Mercedes-Benz)。无论从语音还是从语义上来看,“奔驰”这个翻译都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按照Benz的英文发音直译为“笨死”,谁肯买呢?
这就是翻译的力量,或者说,是源于文字本身的价值含义和文化内涵。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大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让世界读懂中国,不仅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要讲好跨文化的中国故事,准确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传递中国释放的善意。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跨文化的主动表达非常重要。
从“Dragon”到“Loong”,其意义不仅仅是换了一种翻译。
韩 叙
(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亚运热度不能随便“蹭” 浙江发布亚运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 全国首个“两超一集”在四川成都正式上线
- 成都警方通报“外卖员与小区物业人员发生肢体冲突”:3人受伤
- 线下演出退票难、研学游侵权“陷阱”……中消协点名这些现象!
- 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卫星研发中心主体钢结构封顶
- 快讯!韩国公调处出发执行尹锡悦逮捕令
- 俄乌局势进展:俄方确认特维尔州坠机遇难者身份 乌军教练机相撞致王牌飞行员遇难
- 张颂文:演员要自律,要更加严格地约束好自己
- 11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8% 全球经济继续弱势下行
- 南京将开通直飞吉隆坡国际航线
- 呼伦贝尔物产进京 首都吹来草原风
- 景山公园4月1日起实行旺季开放时间
- 世卫组织:全球近三分之一成年人缺乏身体活动
- (中国新貌)大亚湾核电站30年折射中国核电发展变迁
- 年轻人带来新年味!“新中式”走俏 这个春节有点“潮”
- 西安女子将城市元素“跃然纸上” 为传统剪纸注入新的“活力”
- 另辟蹊径突围新能源赛道,宁波“再造一个汽车产业”
- 名家云集好戏连台 广州粤剧院举行成立70周年晚会
- 前三季度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用电量增势强劲
- 农业合作助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互利共赢
- 热门推荐
-
- 万吨桥体上演“空中转身” 安全上跨繁忙铁路线
- 外媒:电击95岁老人的澳大利亚警察,被判过失杀人罪
- 春运首日上海对外客运到发量101.8万人次
- 浙江永康:“于光影中”看水资源赋能区域发展
- 前11个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4000万吨
- 京港青年柔道训练营开营仪式在北京举办
- 《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发布 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 聚焦设计艺术教育基础教学现状与发展 “厚基博发”主题论坛在天津举办
- 人民热评:演出市场亮点多,展现“黄金周”文化软实力
-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入境功能的10年多次签证给予补偿
- 陕西最大规模进口种羊顺利入境
- 浙江文化观察:国宝黑陶罐记载了良渚先民啥秘密?
- 福厦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计划今年年内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 名家名团联袂登中山音乐堂 献上“2023盛世音乐文化周”
- 美俄亥俄脱轨列车载有危险物品 千余名居民被疏散
- 杂技秀《无恙》京城首秀 讲述浙江土地上的文明赓续
- 嗜吸人血!多国出现臭虫问题,如何防治?
- “鹅腿阿姨”:走红后压力大,暂停出摊两天
- 6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2.4点 运力供给仍较为充足
- 中新真探:敷黄瓜片不能消除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