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前程朤朤,为何生僻字热起来了?
中新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 应妮)中国农历龙年将至,“龘”字一跃火出了圈,成为生僻字界的“扛把子”。
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龙行龘龘,欣欣家国”,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序厅中出现的“龙行龘龘”,再到时下应景的祝福语“龙行龘龘、前程朤朤”,都引起民众对生僻字的关注和好奇。
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龙行龘龘”形容龙腾飞的样子,昂扬而热烈。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介绍,三个龍的“龘”是从两个龍的“龖”发展而来。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将“龖”解为“飞龙之状”,也读作“沓(dá)”。“龘”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音义皆同。“在龙年到来之际,用古字‘龘’来体现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新的一年发展得更好、更快,龙腾虎跃、龙马精神,这是可以理解的心情。”
他指出,事实上,作为一个生僻字,“龘”在文字史上几乎没有实际使用过,但是中国语言文字的文化积淀比较深厚,这些生僻字都在典籍中留了下来。今人从浩如烟海的字典中把它们打捞出来,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特别是近年来汉字文化热度高,与此相关的文创开发等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说这些生僻字就此进入汉字的使用流通领域,这却是不大可能的。应该说,生僻字热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应适可而止。”
作为《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工作组主要成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军坦言不太赞成过度炒作生僻字,“常用字的学习和使用更为重要”。
在他看来,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是现在不再使用的生僻字,往往也反映了造字时代的文化信息,就像“龘”字一样,是中国古代龙文化的象征,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但它毕竟是一个时代痕迹很强的字,现在把它挖掘出来,只能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的符号,而无法进入通用字的层面,不符合进入《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条件。
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观众步入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时,会在序厅看到从1916年到2024年一共十个龙年的相关四字词语,如1916年的“龙德正中”、1952年的“龙行四海”、2000年的“凤翥龙翔”、2012年的“云起龙骧”,2024年则是“龙行龘龘”。
该展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副研究馆员诸葛英良表示,“龙行龘龘”确实是今年热度比较高的一个词,从策展角度选用这个词来祝福2024年,希望国家发展更加昌盛,民众生活更加发达。
“从展览来说,为什么以‘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起头之后,紧跟着就是甲骨文的‘龙’字,还把馆藏的《龙藏寺碑》拓片拿出来?其实也是从汉字这一角度来讲述龙文化。都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我看来,汉字其实也是某种形式的图腾,有着强大的力量。我们在序厅墙上挂这些词语来表达祝福,希望观众看到它的形,念出它的音,除了多认识一两个字之外,也能感受到汉字的文化力量。”诸葛英良说。
这一力量也在四个“月”组成的“朤”中传递。“朤”音同“朗”(lǎng),有明亮、光明之义。前程朤朤,即前途光明。(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恢复试点后中国首批出境旅游团游客抵达曼谷 泰国旅游局局长前往机场欢迎
- 一头短肢领航鲸在三亚海棠湾搁浅 经查疑似怀孕
- 关注老人折叠拐杖凳使用安全
- “中国彩绘熊猫展”活动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举行
- 台风“杜苏芮”已致菲律宾25人死亡 超239万人受灾
- 冬季流感人数增加 可能跟这两个数据有关
- 被美联储加息牵着鼻子走 全球加息潮何时按下暂停键
-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同意继续和平谈判进程
- 系统“解密”中国传统生土民居 《土生土长》《用土建造》在沪新书首发
- 井柏然《君子盟》会员收官 诠释兰珏文人风骨
- 加沙地带两大医院停止运营 以色列加沙“战后方案”与美国存分歧
- 日本冲绳国际大学集会要求美军关闭普天间基地
- 研学、观演、观赛成客流增长点 太原铁路暑运增开67趟列车
- 陕西聚焦黄帝陵文化资源 立法保护桥山古树名木
- 27国(地区)儿童上海同台演出 感受中华文化
- (新春走基层)910名贵州在广东务工人员搭乘免费春运直通车回家过年
- 深圳地铁:6号线一列车内有乘客充电宝发生自燃,无人员受伤
- 山西将办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 促优质农产品融入国际国内市场
- 也门胡塞武装称其袭击一艘美国商船
- 岳黔山返乡写生:水墨丹青梦 自有“黔山”情
- 热门推荐
-
- 徒步有风险 入坑需谨慎
- 作家汪兆骞谈创作:写《李叔同传》是我一直的愿望
- 5月20日发行!央行心形纪念币又来了,想拥有吗?
- 百余名淮扬菜大师齐聚江苏淮安同台竞技
- “超预期”政策密集出台 楼市迎新一轮宽松期
- 亚洲银行家2023中国未来金融峰会举行,热议金融创新与变革
- 数据要素白皮书:中国数据要素政策体系架构已初步形成
- 河北修改避暑山庄相关管理条例 让考古成为保护第一道防线
- 全能型强冷空气来袭 大风降温雨雪沙尘一个都不少
- 杭城“第一桂”开花,满城飘香还会远吗
- 2023年西藏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启动 含唐卡培训、藏族面具制作项目
- 外媒:摩洛哥发现一例猴痘确诊病例
- 今起南昌地铁10分钟内“同站进出”免费
- 马来西亚有意重启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铁计划
-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美国暂停向以色列运输部分武器
- 皇甫谧故里甘肃灵台何以再成全国针灸医学焦点?
- 医学新突破:中国专家找到引起缺血性卒中脑损伤的“元凶”
- 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首票进口文化艺术品在石家庄综合保税区通关
- 突发:伊朗中部一巴士翻车 造成至少10人死亡
- 中国工信部部长:中越两国工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