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泉州丨中新网评:以文兴城,见人见物见生活
中新网北京1月30日电(记者 上官云)这里,有九日山祈风石刻等瑰宝;这里,有蟳埔簪花围、提线木偶戏以及一系列令人惊艳非遗技艺……这里,就是“东亚文化之都”——泉州。
日前,“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举行。人们用脚步丈量泉州,于细微之处,寻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中外贸易的盛况,感受这座城市活态的文化传承。
泉州,向海而兴,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社会风情,以及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北宋时,朝廷在泉州设立市舶司。市舶司的运行,使得泉州与海外贸易市场形成了稳定的关系,中西方交流由经贸延伸到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
真武庙是古代泉州官方祭祀海神的场所,见证了泉州港繁荣时期中国沿海独特的海神崇拜与海洋观。一块明代“吞海”石碑彰显了古人行船势可吞海的宏大气概。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泉州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大儒朱熹的这幅楹联描绘了各种宗教文化在泉州和谐共存的画面。
此外,泉州天后宫是祭祀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在闽南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项世界遗产,也是为数不多的城市型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世遗之城”,泉州集丰富的历史遗迹与人文底蕴于一身,始终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兴城,不断提升世界遗产保护水平。
统筹谋划,建设“海丝名城”。围绕“留形留魂留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态保护理念,泉州通过做好“解决现实需求”“坚持原真保护”等工作,持续推进古城保护发展。
2023年以来,侨乡泉州全面开展“聚侨引侨和泉商回归”专项行动,激活海内外泉商力量,为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注入新动能。
凝心聚力,赓续历史文脉。从规章到法规,泉州以法治助力创建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通过遗产承载的历史信息,记起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切实留住城市的“根”与“魂”。
申遗成功激发了泉州人对文化的热爱。目前泉州世遗已有百名观察员、千名志愿者、万名守护人,泉州文物“活起来”了,泉州旅游火爆“出圈”。
“半城烟火半城仙。”走过泉州的大街小巷,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随处可见,南音袅袅,余韵悠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得以传承,古老的城市,继续绽放光彩。
古之泉州,光辉夺目;今之泉州,再度扬帆。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泉州正在不断迈上新台阶。(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小银行合并明显加快:一年消失200家,超过去3年之和
- 台风“三巴”或致珠江流域部分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 超龄就业受伤,算不算工伤须“具体分析”
- 李冰冰:每个人都努力生活着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 胡吃海喝 急性胰腺炎找上门
- 中新健康|农业农村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 促进营养健康消费
- 青海格尔木长江源村荣获“中国特色村”称号
- 吉林省推动加强重点领域标准供给
- 全国259所院校参加2024东莞市校企洽谈会
- 援柬中国中医医疗队赴华电西港电厂义诊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 旅美大熊猫“云川”和“鑫宝”将于8月8日与公众见面
- 今年第2号台风“马力斯”或夜袭广东
- 重庆推出200余项春季文旅活动 邀八方游客来渝“上春山”
- 邮票里的“五一”印记
- 陈人杰长诗《喜马拉雅》创作交流分享会在拉萨举办
- 特朗普访俄亥俄,被自家侄女抨击:他给居民送“毒水”
-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激励企业创新需要“宽容”的金融市场
- 湖北加速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 吉林市松花湖开江鱼美食节启幕 游客寻味而至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广东省夜经济暨暑期消费促进活动启动
- 林梦:把握服务业高水平开放着力点
- 河北省70多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
- 张家界武陵源开启研学“旅行季” 发布研学产品线路
- 支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延续多项税费优惠政策
- 第11届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昆明开幕
- 中国首个大规模烧制白瓷的河南古相州窑复烧成功
- 国家能源局: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4%
- 中蒙俄代表相聚武汉共商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
- 降碳减排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民航未来十年绿色发展规划→
- 将与公众暂别 上海邬达克纪念馆迎大客流
- 深港两地开启第二十三届深圳读书月文化交流之旅
- 914位村书记齐聚一堂 浙江如何解好乡村振兴必答题?
- 中国玉雕之乡:不产玉的小镇变身“天下玉源”
- 乌飞行员已赴美 白宫却重申仍没有提供F-16战机计划
- 今年去这些人少的小公园品品京城银杏
-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宣布辞职
- “春之声 游长沙”文旅季启动 邀游人共赴花海约会
- 抖音生活服务:春节假期日均消费同比增长153%,返乡过年带火小城经济
- 美俄宇航员搭“龙”飞船返回地球后入院接受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