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数字化” 路在何方
数字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趋势之一,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面貌,也为博物馆的知识传播与公共服务提供更多可能。
本报记者 彭德倩
最新消息传来,历时6年多打造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今年将全面建成开放。新馆设置了丰富的数字化互动体验空间,包括面向青少年的“古代文明探索宫”、让观众在现场沉浸式游览的“数字馆”、开放式的“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等。
随着信息时代与数字社会的持续演进,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全球博物馆行业都以各自路径探索,攻克一道道难题——
如何通过数字方式更生动鲜活地介绍文化遗产?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如何促进知识创造?如何在缺少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可持续地运营数字化服务?博物馆“数字化”,路在何方?在这一重塑场馆体验、拓展全新功能的行业激流中,英国、德国的博物馆立于潮头。
以观众为核心
寻求最佳技术策略
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由伦敦科学博物馆、约克国家铁路博物馆、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等5家博物馆组成,其中保存着科学、技术、工程、医学、交通和传媒等领域的730万件藏品。2017年3月,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发布《英国数字化战略》,旨在通过一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先进的技能培训和有效的监管,使英国成为开展先进研究、试验新技术以及发展数字化业务的绝佳之地。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积极响应这一战略,不断挖掘自身数字化潜力。
提到“数字技术”与“博物馆”这两个关键词,第一反应往往是将藏品、展品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保存和展示。截至2023年4月5日,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累计制作完成来自科学、技术、工程、医学、交通和媒体等领域的藏品数字资源459737个。线上馆藏资源网站开站三年,全球访客累计突破200万人次,第四年网站全年访问量达到130万次,同比增长75%。
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对数字技术的应用并不止于此,甚至应用的技术并非最尖端、最前沿的,而是秉承“以观众为核心”的数字化原则,寻求最佳技术策略,在全过程中“落地”。
接待参观访问是博物馆服务观众的基本形式,也是一项重要收入来源。因此,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观众前来参观,对博物馆尤为重要。集团综合运用多种数字技术,优化和再造了参观访问的各个环节。2022年,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的观众人均消费为5.81英镑,当年共获得1351.98万英镑的参观收入。
例如,伦敦科学博物馆将观众群体分为两类——观光者和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分别为两者度身定制“博物馆官方网页”。面向观光者的官网主页上,醒目位置设置“看和做”标签,点击标签可以浏览场馆的所有观光资源列表,列表上方设有“参观时间”等组合过滤筛选器,观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快速筛选出感兴趣的访问内容。而面向教育者的官网主页上,最醒目的位置则留给了“学习”标签,点击标签即可迅速打开场馆为各类教育团体分别定制开发的个性化页面,方便不同需求的教育者快速锁定信息。
这种“区别对待”并未仅仅停留在网站首页,而是深度嵌入具体展览资源。以伦敦科学博物馆的“奇妙实验室”展厅为例,面向观光者的介绍页面,重点显示开放时间段、位置、年票和日票价格、观光指南等内容;面向教育者的介绍页面,则重点显示展厅的适用教育年龄阶段、关联课程(如电与磁、数学等)、接待团体的最大规模、预约日历和教育指南等内容。精准的服务定位,增加了观众黏性,“奇妙实验室”2022年营收达到128.9万英镑。
在今天,越来越多博物馆意识到,为参观访问活动定制开发辅助App可以助力打破传统参观的局限,以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方式展示藏品和展览的背景、意义等抽象知识,有效提升观众体验。
为此,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开发了多款辅助App,“宝藏猎人”就是其中之一。观众在参观访问博物馆时,手机上快速安装的“宝藏猎人”App会随机提出照片挑战,如果观众能找到最符合描述的“宝藏”并拍照上传,就能赢得胜利。这一新奇玩法实现了数字技术与参观访问的深度融合,将博物馆的参观活动变成了一个沉浸式探险游戏,“宝藏猎人”App因此获得英国“最佳家庭和儿童应用程序”奖。
与此同时,博物馆经营者凭借数字技术不断拓展上下游,令藏品、展品内容破壁、跨界,延伸至新的领域,吸引更多目光。
2023年3月,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开发了14款应用程序和科普游戏,如《崎岖流浪者》等,吸引了大量网络上的“新观众”。他们还将重点藏品的数字资源上传到全球售出3100多万份的高人气游戏《动物森友会:新视野》进行展出,超过25万名网络观众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接触展品。
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发展,数字资源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为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提供了不同的知识共享协议,允许公众在遵守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免费复制、修改、发行和演绎数字资源,自由应用于教育、学术、公益等领域。截至2023年4月5日,集团共为200184个数字资源提供了免费使用授权,覆盖自然历史、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让更多人可以免费获取和使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知识成果。
助力“馆外”学习
启迪更长久的思考
2017年起,德国推出博物馆4.0项目——一个将全德不同地区文化机构连接在一起的、跨机构的数字化项目,旨在向公众提供学习、体验和参与博物馆的新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参与机构的范围不断扩大。
“今天的博物馆应该既是我们的过去、现在,又是未来。我们是文化和历史的记忆者和守护者,同时又是当代社会的一部分,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主动地参与其中。作为公众和艺术家的交流媒介,我们应努力为各种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开放的思想,因此,博物馆在今天应该成为不受束缚的、富有创造力的地方。”一位博物馆负责人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德国的博物馆4.0项目主要有四个目标。一是通过开发、测试和评估不同博物馆用以展示、教育、交流和研究的数字基础设施,收集相关信息并获取经验;二是通过分析不同目标群体探索博物馆的方式,了解数字技术在何种条件下能够实现个性化的目标;三是机构间针对数字应用程序设计中的要求、实施方法和标准,进行密切交流,将各自的技术应用进行连接和绑定;四是以文献汇编和最佳实践案例的形式分享项目成果,以支持整个德国的博物馆更好地走向数字化。
德国博物馆4.0项目中,森肯贝格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实践案例令人印象深刻。
它与大多数博物馆一样,都拥有数量庞大的馆藏,限于条件,被展出的往往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绝大部分是公众无法接触到的。为此,拥有4000多件馆藏的森肯贝格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馆方开发并推出了融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的创新数字应用程序——“地表大冒险”。这一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游戏,可以让公众以第一视角体验人类脚下这片几乎从未细致观察过的生活空间。与传统的显微镜视角不同的是,虚拟现实技术直接将玩家角色缩小到1/200,这样,玩家与土壤中的有机体可以在视线范围内相遇并有机会深入交流。
在此基础上,玩家还能通过彩蛋模式闯入隐蔽的栖息地,获得常规展示无法提供的科学内容。
森肯贝格自然历史博物馆还推出了一个步入式的360°环绕投影空间“Datarama”,用于视听和交互式数据探索。它可让公众以新的身份走进博物馆背后的故事——在一个独特的虚拟环境中,参观者能够独立发现博物馆的科学藏品,结识科学家并与其互动,从而对博物馆的研究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有意思的是,森肯贝格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发了两种形式的数字工具,鼓励有兴趣的爱好者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其中,“BODENTIER hoch 4”App可以帮助初学者跟着专家识别土壤、动物,十分易用。而“风景照片”网站则收集了过去100年以来私人拍摄并愿意公开的风景照。这些风景所在地偏重于尚未开发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地区,为希望了解栖息地变化的人提供了信息量巨大的素材平台。
2021年在博物馆岛新落成的洪堡论坛博物馆,也是项目参与机构之一,因其有超过20000件展品,被称为超级博物馆。
数字技术带来的新体验,不仅进一步鼓励观众去寻找,还可通过精心设计,吸引和帮助更多人进行“馆外”学习,启迪更长久的思考。
洪堡论坛博物馆与柏林洪堡大学合作开发了手机App“我的展品”——它向每位预约参观者推荐一件其可能感兴趣的展品,并在展示它与其他藏品的相互联系后,鼓励参观者留下自己对展品的印象和描述。与其他人互动后,参观者可以重新诠释所选展品并通过社交媒体将其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如此一来,人们对藏品的品读、理解和思考在其参观博物馆之前的几周就已经开始了,也不会因离开博物馆而结束。(解放日报)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粤东动脉”梅龙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 瑞银调查:上半年中国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
- 百岁杨苡: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
- 在台北检出致癌物质 马来西亚产方便面被要求“自愿召回”
- “光影浪潮·香港电影新动力”影展单元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
- 北京出版集团参展2024北京书市
- 音乐剧《一出好戏》深圳全球首演
- 2024年中国机械工业仍将保持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
- 11只东方白鹳迁徙途中遇暴雪掉队 吉林跨省护送与种群汇合
- 菲律宾7月份通胀率升至4.4%
- (乡村行·看振兴)农业大学生“归巢”学以致用:带领乡亲种良田
- 2024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答记者问
- 比尔·盖茨时隔3年再访华,演讲致敬袁隆平:其研究改变中国,还“养活全世界”
- 千年故城响起丝路回声——“何以中国·五星出东方”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侧记
- 主汛期我国防汛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 (经济观察)中国A股IPO压力缓释 多家企业按下“撤回键”
- 以案说法:学生在校受伤 责任如何分担
- 甘肃平川:玉米制种产业“产供销”无缝对接 农户“种得好、销路畅”
- 广州大学举办“AI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未来”学术研讨会
- 铁路上海南站提档升级将迈入“高铁时代”
- 热门推荐
-
- 湖南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年生产能力达3500万平方米 总产值逾1000亿元
- 国办: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企业上市和再融资、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
- 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家,清朝有哪些灵活多样的高端操作?
- 10家A股央企上市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及进展
- 傅雷图书馆获颁世界首座LEED净零碳认证图书馆
- 千年古城变“秀场” 安徽歙县探索徽文化的世界表达
- 从“想搬走”到“再回来”,甘肃民勤沙海“梭梭苗”甘守家园
- 40天预计72亿人次自驾出行 这份安全指南一定要看
- 传统非遗对话高科技 张艺谋打造新秀《MGM 2049》
- 中新人物|彭昱畅:我不可能永远演少年
- 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研究成果报告会在京举行
- 为什么说冬季适合吃羊肉?试试这几种推荐吃法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 演员张天爱送上中秋祝福:祝大家幸福美满
- 京津冀环三界碑乡村旅游联盟成立
- 畅通农食产品输华通道 中国深化中非互联互通
- 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专场活动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千行百业
- 中国首条改扩建零碳高速正式通车
- 上海市卫健委:戊肝成为申城急性肝炎防治的一个重点
- 韩国全网直播“抓总统”,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