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者许宏:愿意做个“学术搬运工”
中新网北京1月23日电(记者上官云)“这是好事儿,意味着考古迎来了春天。”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聊到了“考古热”,提出了以上观点,并表示公众的关注、参与和提问,也会反哺这个学科。
许宏是知名考古学者。1999年,36岁的许宏被任命为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从此与二里头遗址结下不解之缘。辞去队长职务后,他有了更多时间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新近出版的《城的中国史》,引起了不少考古爱好者的关注。
“文学青年”邂逅考古
说起来,许宏走上考古这条路,实在有些阴差阳错。
“我曾经是一名文学青年,当年高考本来想进中文系来着。”后来,他被分配到了考古专业,“进来后又不能转专业,那就逼着自己学吧,就这么跟考古邂逅了。”
对于考古专业的学生来说,大三的田野考古实习往往是个分水岭,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在此划界告白,有人彻底与其分手,有人则成了铁杆考古人。许宏自评“属于后者”。
“考古具有发现之美。你不知道在你的手铲下,下一秒会有怎样令你惊喜的考古发现。此外也有思辨之美,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考古学号称文科中的理工科。”许宏介绍道。
他将考古人比作侦探,要在现场寻求“破案”的蛛丝马迹,“考古人也像翻译,他们把不会说话的无字地书,翻译为考古报告,再翻译为大家能看懂的书,讲出大家能听进去的考古故事。”
与二里头遗址的不解之缘
36岁那年,许宏被任命为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
他回忆道,这之前,自己发掘过著名的山西侯马东周时代晋国都城新田遗址,也作为大学教师常年带队实习,在偃师商城参与主持过发掘工作,算得上是一员考古干将。
但刚接手著名的、颇具话题性的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时,许宏心中依然略感忐忑,好在他博士论文做的就是先秦城市考古的课题,对中国早期城市发展脉络已了然于心。
“接手二里头遗址,也给了我一个机会,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做进一步的探索,结果就有了后来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以及一系列关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脉络的深入思考。”他说。
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里,被誉为“超级国宝”大型绿松石龙形器令人瞩目。许宏觉得,能亲历其重见天日的过程,是自己主持二里头遗址考古工作中的一个高光时刻。
“此外,我更看重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井字形大道),与明清紫禁城一脉相承的、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多进院落宫室建筑等等。”对许宏来说,“这些发现,使得我与二里头遗址结下了不解之缘。”
考古热?是好事儿!
网络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不少人的生活,也改变了本来自得于做“象牙塔”学问的考古人许宏。
他在社交平台注册了账号,科普考古知识,“随着全民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考古也慢慢跻身于热门话题。2009年,我开始‘触网’,发文、上传短视频,想来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不过,许宏仍然将很多精力放在了写作上,自得其乐,出版了《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三星堆之惑》等面向公众的作品,手头还有一本《给孩子的考古世界》正在写。
聊起考古,许宏认为,“考古研究的是人,而人是最为复杂的研究对象之一。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之外,考古还需要证据的采集、逻辑推导等等,这些都是AI技术无法彻底替代的。”
对当下的考古热和博物馆热,许宏说,这当然是好事儿,“考古学迎来了它的春天,公众的关注、参与和提问,会反哺这个学科,让考古人思考,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考古类科普作品,怎么写?
如许宏所言,他已经出版了不少带有科普性质的作品。在他看来,考古的研究对象是具象的遗存,在这类科普作品中,能用图来说明的,就少用文字。最近出版的《城的中国史》就是个例子,不到10万字的体量,有130多幅插图,读起来不累。
关于新作,许宏解释,城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并不陌生。但中文里“城”的含义比较丰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就包括“城墙”、“城墙以内的地方”和“城市”。
“《城的中国史》要告诉读者的是,‘城墙以内的地方’(我们称为“城邑”)包括城市和乡村,也就是说,并不是有城墙的地方就是城市。”他说,中国古代早期城市有的有城墙,有的没城墙,城墙并不是判定城市的最重要的标志,关键还是要看内涵和人口成分等指标。
“如何让公众对神秘而又枯燥的考古知识产生兴趣,并能够理解掌握它们,一直是我这位考古老兵想做的事儿。”他调侃道,自己愿意做个“学术搬运工”。
对于此类考古科普书的创作,许宏提到,“动笔写作科普作品时,首先要设身处地替读者着想,尽可能使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就像平时聊天唠嗑一样说大白话,别端着。”(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航业进入增量提质关键期
- 亚洲银行家2023中国未来金融峰会举行,热议金融创新与变革
- 乡村新风尚:“村晚”何以走向千村万户?
- 申请难度堪比申奥,熊猫如何在海外过上“明星生活”
- 《安徽省消费新场景建设导则》发布
- 25年来内地对澳门地区进出口总值累计超4700亿元
- 居家防疫妙招:巧吃“彩虹餐” 家电“除病毒”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丽江!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大棚黄瓜忙上市 遥遥领“鲜”促增收
- 美国2024第二季度经济增长2.8%
- 今年1月,全国共33部国产电视动画片备案公示
- 中新健康丨北京发布改善医疗服务工作方案
- 山西汾酒集团原董事长离世 曾是国企改革闯将
- 海南防汛防风应急响应“降级” 江河水库水势整体回落
- 中外青年腊八节古城相聚 共愿龙年事事“粥”全
- 日本百岁老人超9.5万人 连续54年创新高
- 专家:博鳌零碳示范区为海南岛实现零碳能源迈出重要一步
- 李白诗中的皖南桃花潭:上演龙舟水上竞逐盛宴
- 芬兰驻华大使:芬中应扩大数字合作 共创绿色未来
- 中新网评:回望正能量时刻 用青春绘就新时代奋斗图谱
- 热门推荐
-
- 中国公安部:全国连续7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事件
- 2024长江文明论坛开幕
- 力促能源转型 亚太多国盼加强国际合作
- 重庆成立首个高校考古文博学院
- 金门县信众组团赴泉州通淮关岳庙谒祖进香
- 国产汽车芯片迎来新机遇 行业市场格局有待重塑
- 海口火山荔枝主产地举办荔枝节活动开启“甜蜜季节”
- 杜德伟上海清唱母亲代表作《给我一个吻》
- 芬兰经贸代表团访川 探索智能制造等新合作领域
- 杭州机场持续发挥亚运红利 曼谷航线每周加密至25班
- 北京因降雨引发交通断路等情况共88处 已恢复通行38处
- 第十八届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揭晓 15部作品获资助
- 乡村旅游富美乡村
- 【东盟专线】海口往返老挝万象国际客运航线开通
- 国庆假期港珠澳大桥海事局保障约29万人次旅客水上出行
- 人际关系也要“防疫”:情绪来了,让它先飞一会儿
- 出现呼吸道症状别慌,对症服药就有效果
-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地震监测中心部分地震速报数据前端台站采集点网络设备遭受境外组织的网络攻击
- 安徽铜陵市一小区楼房发生坍塌 正紧急救援
- 《隐藏的文脉:北京书院述微》研讨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