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代淘书人 接续古旧书文脉
在北京,古旧书行业的淘书人活跃在书店、地摊、市集,淘书人更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他们都是“书友”。古旧书的文脉正是在一代代淘书人的接续下,才得以生生不息。
周六、周日一大早,潘家园古旧书刊一条街就迎来大批的淘书人。
潘家园古旧书刊一条街上的淘书人,老中青男性居多,也有学生模样的淘书者。本报记者程功摄
比谁起得早,大冬天人挤人
每周六、周日早上7点开始,潘家园古旧书刊一条街就会迎来淘书人的到来。置身其中有时光穿越的感觉,淘书人有拉着箱子的,有扛着麻袋的,有手提布袋的,有背着挎包的,尤其当天色尚未大亮时,还有人会打开戴在头顶的头灯,照亮一本本心仪之书。
隆冬的北京从来不缺早起的人,齐峰早上5点从廊坊家中出发,7点赶到市场,出摊的书商此时还零零星星。当时针指向8点,摊位渐渐变得多了起来,书商们纷纷从身后的铁皮柜里将各种古旧书小心翼翼地搬出来,在摊位上摆开,充满期待的全新一天也就此开启。
齐峰开了一辆金杯车来,他要在书刊一条街上花上一天时间淘书,当天晚上9点他将在直播间售卖旧书,一车书够他卖一周的。齐峰蹲在地上将摊主刚刚收购来的旧书一本本翻过。“我白天到这里挑点书,两块、三块一本,五块一本卖出去。”他说。
淘书人显然对各个摊位的存书情况颇为熟悉,记者在现场发现,一位摊主刚刚从一位老人家中收来一批旧书,很快,大家纷纷围拢了过来。面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雷达手册》《医学文摘》等杂志以及各类不同年代的书法作品、字帖、文学书籍,蹲在地上的人们每本书都会仔细翻阅,摊主则不时和淘书人亲热打着招呼,“北京前一阵儿太冷了,我骑着三轮车收书,路都不会走了。”
在淘书群体中,老中青男性居多,其中也有学生模样的淘书者。一位正在攻读政治学的男生从书包里拿出刚刚淘来的《普米族祭祀歌》《上海鲁迅研究》,他很满意此行的收获。一位老者熟门熟路,他淘来邓贤的《父亲的一九四二》只花了5元。上周他相中这本书,摊主要价10元,砍价5元未能说动对方。他此番再次出击,终于如愿以偿。
“周六、周日逛潘家园书市,那就是比谁起得早,来晚的基本就赶不上第一波淘书潮了。大冬天的时候,都是人挤人的。”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悦说。
淘的是回忆,淘的是文化情结
在琉璃厂,即便寒冷的冬天也依然阻挡不住爱古旧书的人们,记者发现,这里的书友拥有着共同的特质:恋旧,且有文化情结。
室外气温已低至零下8摄氏度,中国书店琉璃厂店古旧书区却不断有书友光顾。80岁的刘先生从中关村倒了两次公交车赶来,说到自己一直在搜寻的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林语堂散文全集》,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刘先生偶然在此淘得该书下册,却怎么也找不到上册。他说自己喜欢林语堂的幽默、活泼的语言,甚至比逗乐的小品都让人开心。不过,这一次他还是没有寻得,“找不见就要想方设法找,这就是淘书乐趣所在。”
在中国书店古籍书店二层,那些低头寻宝的书友都十分专注。从事诗歌创作的张海戏称自己患上了“淘书癌”,他刚从燕郊搬家至通州,光是书就运了5车。近2万册藏书有他从潘家园淘来的,也有从中国书店等淘来的,从他十几岁在新华书店买连环画开始算起,其淘书生涯也将近40年了。“我每天睡觉前不看书,肯定睡不着。”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中国书店的古旧书一般以文史哲图书为主,这和淘书人、藏书家的喜好高度契合。一直来回搜寻的张先生说:“就是一个乐趣,有合适的就捎两本回去。”对于旧书他一直痴心不改,“现在书装帧更精美了,但找不到以前的味儿了,就跟做卤煮、炒肝儿一样,现在做不出以前的味儿了,总觉得差点意思。”
翻看着《十日谈》《幻灭》《罪与罚》,赵翔想起了自己上中学时和同学一起来中国书店买书的情形,“都是我小时候看的书。”他仔细翻着泛了黄的书页,旧日时光就在那一刹那回到了这个中年人面前。
阅读和收藏,两类人群占大多数
不仅在潘家园、琉璃厂、网上旧书店活跃着淘书大军,记者在近日北京举办的多个旧书市集上,以及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亚运村图书大厦新设立的旧书专区发现,很多人都对古旧书抱有兴趣。
藏书家方继孝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古旧书,至今拥有藏书上万册。他淘来的书分为几类,如纯粹为收藏而淘的书,为写作而淘的书等,他的著述《陈梦家往事》《陈独秀遗稿的下落》《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等,也是因为从四处淘得已经绝版的旧书、信札等,为其写作带来了助力。
当盘点淘书人的共性时,方继孝总结道,淘古旧书的人,一是用于自己阅读、研究用,二是用于收藏,这两类人群占了绝大多数。“古旧书淘书人、收藏者一茬又一茬,从来就没断过。”在他看来,真正的淘书人首先要拥有满腔热爱,而且应具有研究精神,甚至会边研究边写作,如若掺杂赚钱、面子上好看等目的,淘书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向人们推广普及古旧书阅读、保护、利用等相关知识,中国书店雁翅楼店经理孙奕认为,需多推出线上线下的普及讲座,中国书店琉璃厂店经理刘易臣则希望旧书知识普及应该深入社区、学校。事实上,关于旧书再循环再利用,北京一些街道、社区已经进行了成功尝试。望京街道图书馆组织居民将闲置旧书拿出来,参与图书漂流。房山区拱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到学校组织开展旧书交换宣讲活动,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记者手记
古旧书知识普及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尽管淘书人一代代接续,但记者采访发现,相对于专业淘书人、资深藏家而言,公众对于古旧书的了解还比较欠缺,淘书大军还面临扩容的问题。
不少人对这类书抱有新奇态度,但只是随手翻翻,很难真正走进古旧书世界。有读者明确表示,不知道怎么选择,不知道什么值得买。还有的旧书直播间购书踊跃,但退款率高达20%,不少人仅仅觉得抢书好玩。
如何让大众更多感受古旧书的魅力,如何培养大众保护、传承古旧书的意识,如何吸引更多人真正加入淘书大军中,这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台湾青年岭南行孙中山历史文化亲子探寻营在穗开营
- 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陕西杨凌举行 共研合作发展
- 国家文物局向山东大学博物馆划拨美国公民捐赠的1件清代袍服
- 成都拉动体育消费靠什么
- 借“武林风中荷对抗赛”契机 中荷文化交流活动在唐山举行
- 飞盘热下理性看待争议
- 青海医生动车救治患者获赞
- 产业链整合与跨界应用是重点发展方向 核技术应用进入快速扩张期
- “万企兴万村”行动带动乡村振兴“加速跑”
- 出院后如何做好居家隔离?这份注意事项请收下
- (新春走基层)从拜年串门到出游家门口 春节“本地游”接管文旅下半场
- 《上海市工程系列数字技术专业职称评审办法》发布
- 多国音乐家昆明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为千年运河写科技新篇,腾讯元宝App大运河互动专题上线
- 天津铁警暑运以来连续抓获5名网上在逃人员
- 国庆假期 杭州“风景义线”点亮“浪漫西湖”
- 江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IT运维大脑”项目:已完成第一阶段部署上线并开始试用测试
- 湖北楚纪南故城发现战国早期城墙
-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6年增长223倍
- 热门推荐
-
- 安踏集团携手中国丝绸博物馆,发起“致敬二十四雅士,弘扬中华文化”活动
- 总台记者专访丨尼加拉瓜代表团:对本届进博会充满期待
- 四川文旅市场快速回暖 景区迎客忙
- 天津举办“龙抬头”民俗主题邮资机戳纪念封发行活动
- 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 规范零工市场扶持灵活就业
- 王某,已被执行死刑!
- 湖南蓝山巧打生态牌 粽叶变瑶山致富“金叶”
- 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
- 谷雨时节湿气重 中医教你这样祛除湿气
- 2024不夜重庆生活节启幕 200余场特色消费促销活动接连上演
- 北京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 黄山旅游市场振兴十大举措出炉,8月31日前半价游黄山
- 广西开展果业帮扶 送苗送技术助农增收致富
- 阿桑奇认罪!庭审结束后将返回澳大利亚
- 北京做好灾区道路清淤、垃圾清运等工作 保障民众生产生活
- 戈宝权翻译手稿、研究论文原稿集中展出
- 重庆发布乡村振兴林业碳汇方法学 助力山区高质量发展
- “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引回新乡贤 中药材打开致富门
- (进博故事)载入企业“大事记”的标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