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文娱评跨年档电影:赢得观众才能赢得票房
中新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 郎朗) 据国家电影局,2024年元旦假期(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电影总票房为15.33亿元,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票房前5名影片分别为:《一闪一闪亮星星》5.88亿元,《年会不能停!》2.29亿元,《金手指》2.18亿元,《潜行》1.72亿元,《非诚勿扰3》5441万元。
有网友觉得,感觉《一闪一闪亮星星》套路化,剧情漏洞明显,但是为什么票房那么高?而作为十五年前票房遥遥领先的《非诚勿扰》系列的续作,《非诚勿扰3》票房怎么那么低?
“就小档期来说,《一闪一闪亮星星》票房断崖领先,虽然不多见,但也正常。”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孙佳山告诉中新文娱。
虽然都说电影是造梦的艺术,但它本质也是一种商业产品。这个元旦跨年档,断崖式的票房差距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电影想得到好的票房,得知道观众想要什么,也得明确自己电影的受众是谁。
对这两个问题,《一闪一闪亮星星》和《年会不能停!》显然比较懂。
孙佳山认为,从电影产业的角度来说,此前我国有“贺岁片”,但无成熟的“贺岁档”概念。国庆档之后一直到春节档,也就是年末这段时间的电影市场,此前往往比较疲软,而今年元旦热闹的电影市场则让“贺岁档”这一概念开始出具雏形。就故事本身来说,剧版《一闪一闪亮星星》此前已经培养了观众基础,即便是没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知道“张万森,下雪了”这句台词;在营销上,片方很明确电影受众就是年轻人,不仅策划出“下雪场”沉浸式观影,还成功将“下雪=浪漫=要在下雪天和喜欢的人做浪漫的事”的概念植入人心;再遇到“跨年”这样特殊的时间点和氛围,年轻人都想做一点有仪式感的事情,而电影《一闪一闪亮星星》就成了这份仪式感中的一环——这一切都很符合当代青年文化的特点。
虽然两天就赚到4亿票房,还破了多项纪录,但因为故事本身的缺陷,也使这部电影后续增长乏力。与之相比,《年会不能停!》则呈“黑马”之势,正在口碑票房双丰收,已连续两天成为票房日冠。
这部电影的受众也很明确:年轻人,上班族。表面上看,它呈现的是青年人职场文化,它不教育观众,是普通人的“嘴替”,是照进现实的、短暂的一束光——这是电影给大家造的梦。
但它最引起共鸣的,则来自于故事的现实性。“一部喜剧,用现实题材讲故事,太不容易了。”孙佳山认为,《年会不能停!》不仅替年轻人吐槽了职场文化,还把过去改革开放、国企改革等暗线故事也拉了起来,可以说其中至少有贯穿了两代人的文化经验。一部极具现实质感的喜剧,把不同时代的情感结构串联了起来,紧贴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无论是青年还是中年都能从中找到代入感。《年会不能停!》不仅把年轻观众带进影院,也把中年人吸引进了电影院。
当然,它也不是完美的,有网友觉得电影汇集了太多网络热梗,角色脸谱化,前期疯狂嘲讽、解构体系,最终却以主角得到晋升,得到体系认同做结局,更是讽刺,多少有些自欺欺人。
但不得不承认,因为紧紧抓住了年轻人,懂得年轻人的需求,这两部电影的号召力甚至超过“梁朝伟+刘德华”,而与这两者相比,《非诚勿扰3》受众不明确,也不知道走进影院的观众想要什么。
从阵容来说,《非诚勿扰3》无疑是同期电影中最强的配置:冯小刚时隔3年再拍贺岁片,“非诚勿扰”IP加持,葛优、舒淇、范伟大咖云集——这样的阵容,确实没想到会是现在这个票房局面。
《非诚勿扰3》将故事设置在2031年,秦奋和梁笑笑领证后还没度完蜜月就分离多年。为解秦奋相思之苦,老范(范伟饰)帮秦奋定制了一个智能人笑笑。
这本是颇具先锋意味的题材,而且早在1996年春晚小品《机器人趣话》中,冯小刚作为编剧就已经进行了探索。
但26年后的今天,从市场反响来看,观众似乎并不买账。灯塔专业版显示,媒体对该片的票房预测在1.5-2.57亿左右,这个数据甚至不如十五年前第一部的票房。
让人唏嘘的是,其实遥想当年,《非诚勿扰》第一部上映时,讲的也还是相对年轻人的故事。“今天的《一闪一闪亮星星》和当年的‘冯氏喜剧’,其实都是体现了各个阶段的青年文化。”孙佳山说,彼时的《甲方乙方》《非诚勿扰》等,也是那时30岁出头北京年轻人的自我调侃,当初葛优等人出演的时候也是三十多岁四十岁左右,而今他们则已经开始进入老年阶段。
虽然年轻人不一定需要冯小刚,但“冯氏喜剧”的观众确实已不再是影院消费的主力。
冯小刚和“冯氏喜剧”一度扛起了“贺岁片”市场,风头无两,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但时代是在变的,人也是在变的,影视创作者也得顺应时代谋求改变。
除非是想获奖,或者单纯记录、表达的电影,商业电影到最后还是要靠票房说话。想要观众走进影院,拿真金白银买账,总要真实地了解观众需要什么、电影能为观众提供什么,嬉笑怒骂也好,温暖浪漫也罢,只有找准受众,赢得观众才能赢得票房。(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哈铁春运预计发送旅客1288万人次 运力安排创历史新高
- 5月7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首届新时代西藏自治区民间文艺名家新创作品展拉萨开展
- 女子称11年前遭老师侵犯 郑州大学回应称已成立工作组调查
- 5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77 下调8个基点
- 泰国艺术大学中式文艺晚会迎春节
- 北京建成100家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 龙年压岁金上市首发 交通银行精彩亮相2023钱博会
- 未成年人团队预约、实名注册防倒票 故宫国博多措应对暑期汹涌人流
- 【民生调查局】傍机构、蹭高校,零食也能“学历造假”?
- 西班牙因阿根廷总统不当言论召回驻阿大使
- 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迎十万人次读者观众
- 海南高速陈泰峰:依托“数智高速”构建“数字交通岛”
- 高原儿女多壮志 苍茫雪域换新天——写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浙江湖州妙山村的“共富新事”
- 一名驻拉脱维亚的加拿大军人在休班期间死亡
- 一男子吃生腌患上肝吸虫病
- 中国北方大部气温快速回升 多地气温将创今年以来新高
- 广西供销大集亮相东博会 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新格局
- 六大发展优势叠加 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盼与香港携手共建
- 热门推荐
-
- 台青在山东济南迎中秋:两岸皆是家
- 东西问|北村彰英:中国街舞会成为新潮流吗?
- 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22年用心用情守护百姓用电无忧
- 走进口岸看新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 中国气象局:4月全国共发布预警信息4.0万条
- 重庆—宁波舟山港“渝甬精品快线”班列开行
- 三部门:紧急调拨中央救灾物资支持新疆乌什县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 也门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 至少11人受伤
- 以旧换新,释放内需活力(评论员观察)
- 幼儿园“半日班”的喜与忧
- 北京鼓励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发展 最高补助3000万元
- 专家学者齐聚郑州 共话机器人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 云南鲜切花出口值连续5年位居中国首位
- 清明假日上海共接待游客664.10万人次
- 安徽业界倡议二手车有序“出海”
- 上海举行第六届进博会旅游行业动员展示活动 并发布《长三角地区酒店价格诚信自律公约》
- 孩子的野外生存教育,不同国家是如何做的?
- 2023年度平安北京建设发展得分“优秀”
- “天井里的书香”亮相上海张园 民众“书香”世界赏读海派文化
- 美总统拜登宣布赦免其子亨特·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