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明:地方文艺院团借直播提升收入和知名度
中新网延吉12月6日电 12月1日,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在延边歌舞团举办了“直播助力地方文艺院团创新性发展研讨会”。会上,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梁建明表示,作为传统艺术的重要传承者,地方文艺院团在市场化进程中面临人才流失、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在这种困境下,线上直播正在成为地方文艺院团发展的新尝试。
据了解,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抖音共同发起的“艺播计划-抖音直播院团专项”助推下,截至2023年11月初,已有84家国有文艺院团、1052名演员入驻抖音开展直播,进行线上演出。“北京京剧院建了一个大棚专门做直播,收入达到了23万元”,梁建明提到。
据梁建明介绍,除了院团的团体直播外,演员也会进行个人直播。“北京京剧院的青年老生演员王宁(抖音账号@北京京剧院王宁),在抖音拥有10万粉丝。他就说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线上直播能带动更多的人走进线下剧场。”直播不仅提高了院团演员的个人收入,还增加了院团尤其是小型院团的知名度。一些文艺院团和专业演员已借助直播流量转化,增加线下票房,吸纳新演员,形成良性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有着近40年历史的盘锦艺术团面临着团员流失、演出机会减少、入不敷出的压力。地处小城市,当地文化消费受限,盘锦艺术团少有对外演出的机会。
今年4月,盘锦艺术团开始尝试直播。他们的团播汇集了民族唱法、流行唱法、美声唱法,首次直播高峰时一千人在线观看。目前,一些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的演员,通过直播可以获得过万元的打赏收入。
对此,梁建明认为,直播间里的观众获得了更丰富的文化消费内容,进行直播展演的地方文艺院团也打开了原本受限于空间、知名度的文化消费市场。(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把宝贵时间留给好作品”
- 第40届《中国新闻年鉴》年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 商务印书馆发布4月十大好书 “自然文库”集中上新迎接世界读书日
- 第八届广州老博会开幕 逾3000种产品满足长者多层次需求
-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今日揭牌
- 音乐剧《一出好戏》深圳全球首演
- 台风“苏拉”将影响中国
- 歌手平安担任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将继续努力
- 北京海淀运用AI大数据技术搭建应急公共服务平台
- 约80万 厦门成福建新社阶层人士重要聚集地
- 海南自贸港建“土地超市”促土地与项目精准对接
- “与中国深化合作给我们带来广阔机会”——“机遇中国”青年伙伴洽谈会侧记
- 休一天假花半天开证明 记者调查“小众”假期落地难
- 长江源头首处国际重要湿地:37年鸟类种群增长105种
- 精准用好各类政策工具
- 云南西双版纳:打洛边检站开通绿色通道 帮助重伤旅客就医
- 雄忻高铁雄安地下段项目举办“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 中国算力全球第二,先进计算如何成为“新引擎”?
- 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二期)开工
- (寻味中华|戏曲)歌舞壮剧绘众生相
- 热门推荐
-
- 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英方议员涉港错误言行答记者问
- 无定河畔,这座1600年历史的古城旧貌换新颜
- (身边的变化)柴达木盆地开出万亩“沙漠人参”花 创收兼顾生态
- 中国首部乡村振兴题材电影《在河之洲》长沙首映
- 深挖社会议题呈现现实锐度 《不完美受害人》研讨会举行
- 工信部:“三赋”专项行动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达34万亿美元 专家:前景相当严峻
- 航天员桂海潮给云南施甸回信:期待回家乡看看
- 上海:用爱奔跑点亮“星梦” 艺术展带民众进入自闭症者世界
- 乐见文创产品成新年货
- 国家发改委:2024年第四季度已办理民营企业反映问题475项
- 新疆尉犁县发生5.0级地震 交通电力通信正常
- 哈萨克斯坦计划在咸海海底建立梭梭苗圃
- 2024年服贸会商务服务专题展打造时尚与文化交融潮流盛会
- 西藏民众享受雪顿节藏戏时光
- 探访百岁老人日常生活:起居有常 饮食有节
- (经济观察)“两国双园”建设深化福建与东盟经贸合作
- 戍边人的明月与故乡 《边境书》新书首发
- 西安高温“气色”十足 民众降温“热情”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