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迅速回暖,今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已超500亿元
截至11月14日,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500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419.89亿元。这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高位,表明中国电影恢复发展、稳中向上、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各大档期影片分布更加均匀,影院观影依旧是观众非常重要的文化选择。电影市场正在强劲有力地复苏。”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说。
中国电影市场迅速回暖
今年,爆款影片和影院人流如织的现象频频出现,沉寂已久的电影市场迅速回暖,再次证明了自身的极强韧性和巨大潜力。
节假日档期是电影票房重回高位的重要推手。《流浪地球2》《满江红》《无名》等多部新片的上映,助推春节档实现67.58亿元票房,位居史上第二。凭借《长空之王》《人生路不熟》等10余部新片,五一档在5天时间里实现票房15.19亿元,位居史上第三。暑期档的电影票房表现更令人惊喜:《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热烈》《孤注一掷》等影片接连上映,不断引发社会关注,电影市场热度持续高涨,最终以206.19亿元创下暑期档票房新纪录。中秋、国庆档的《志愿军:雄兵出击》《坚如磐石》等新片稳扎稳打,最终该档期收获票房27.3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保你平安》《宇宙探索编辑部》《第八个嫌疑人》《河边的错误》《铃芽之旅》《灌篮高手》《银河护卫队3》等中外影片选择在传统淡季和周末上映,不仅改善了以往非重要档期和普通周末缺乏力作支撑的局面,而且吸引了不少观众,取得了亮眼的票房成绩。
国产影片频频“破圈”
500亿元票房的实现,离不开优质影片的持续供给和观众的热情回应。
截至目前,位居今年票房前10名的影片全部为国产片,它们是:《满江红》《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熊出没·伴我“熊芯”》《坚如磐石》《人生路不熟》。这10部影片的单片票房均超过10亿元。
国产影片的频频“破圈”不仅体现在票房,更体现在观影人次。灯塔专业版等日前公布的《2023电影市场与观众调研报告》显示,截至10月17日,全国人均观影次数已达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
“今年上映的不少影片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吸引了大量观众,让影院有了热火朝天的氛围。”北京新影联美亚东申影城市场部沈经理认为,优质作品持续供给,促进了观众观影习惯的恢复。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进行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春节档、五一档、暑期档等档期内调查影片均获观众满意评价。影迷们普遍认为,今年上映的新片类型多样,题材丰富,满足了观众多样的审美需求。影院常客、某大学大三学生小王说:“我们能从这些影片中感受到创作者的用心。国产影片真的越来越好看了。”
更令人欣喜的是,国产电影也纷纷在海外“破圈”。《流浪地球2》已先后在海外42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海外票房超1亿元人民币;暑期档影片《热烈》在泰国上映后,刷新了春节档影片《无名》的纪录,成为近3年中国电影在泰国的票房冠军;暑期档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放映后,又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上映;《孤注一掷》于8月31日在马来西亚陆续开启超前点映,仅4天时间,电影票房突破501万令吉(约770万元人民币),观影人次超25.3万。
深化电影发行模式改革
《“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高水平电影市场体系,鼓励开展分线发行、多轮次发行、区域发行、分众发行等创新业务,促进人民院线、艺术院线等特色院线发展。
电影发行模式的改革已成现实。10月26日,在第二十四届全国电影推介会暨第一届全国电影交易会上,24部影片片方代表与院线代表完成分线发行签约仪式。
猫眼娱乐首席执行官郑志昊认为,中国电影产业正经历着从规模化向精细化、市场化转变,“分线发行将让更多作品尤其是中小成本作品及艺术片不再受限于大档期、短周期,拥有更多市场化机会”。
北京万达文旅产业集团副总裁兼万达电影执行总裁陈洪涛表示,分线发行将充分释放制片、发行、放映各方的积极性,有利于中小成本影片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挖掘区域特色,进行更精准的营销,培养年轻观众的观影习惯,满足更多元化的观影需求。
新的电影项目也备受关注。第二十四届全国电影推介会共推介160多部影片,其中不仅有《人民万岁》《非诚勿扰3》《只此青绿》《敦煌英雄》《热辣滚烫》等国产新片,还有《心愿房间》《八十天环游地球》《白鸟:奇迹》《冰雪女王5:融冰之战》《红猪》等引进片。
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多家影业公司也发布了最新片单,让观众了解到近百部新片的进度。其中《三大队》《潜行》等部分影片即将上映,还有众多备受关注和期待的项目首次公布,昭示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
李佳蕾
李佳蕾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辽宁受灾地区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基础设施正在陆续修复
- 邱运华:直播推动地方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畅通新能源汽车进村路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寻梦大运河:在三湾河畔“一眼千年”
- 泰国加快投资建设水路交通运输网络
- 广州白云机场春运旅客量预计超947万人次
- 普京签令!征召俄预备役人员参加2023年度军事集训
- 总票房116.4亿元 2024年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落幕
- 广东茂名创新“荔枝定制”模式 推动荔枝产销两旺
- “南方小土豆”:“尔滨”让人安全感十足
- 2024年浙江平均气温18.8℃ 并列历史最高
- 阿根廷以大幅贬值货币等措施启动经济改革
- 北方地区将有强降雨 长江中下游等地多高温
- 籼稻粳稻杂种不育分子机理阐明
- 湖南:“税力量”赋能制造业攀“高”向“新”
- 2024广汽科技日重磅发布!全固态电池与无图纯视觉智驾引领智电新时代
- 走进最美画卷,在6000米徒步栈道赏秋叶
- 60年前的“汾酒试点” 如何回答中国酒业的新命题?
- 乡村观察|铁牛村,是未来村吗?
- 朝中社称朝鲜成功发射侦察卫星“万里镜-1”号
- 热门推荐
-
- 小红枣做成大产业(乡村行 看振兴)
- 网络主播杨天奇偷税被罚
- 纪念蒙古族画家官布逝世10周年作品展在京举行 代表作《草原小姐妹》等
-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将试点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 华交会:展商称业务已快速恢复
- 曼谷中国电影节促中泰人文交流
- 东垣古城刷新学术界对汉代郡国城市制度认知
-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筹备工作启动
- 卢森堡外交大臣到访哈萨克斯坦 两国签署谅解备忘录
- 最早记载昭君出塞的东汉铜镜流落民间,是谁在盗掘倒卖?
- 医院摆放“招财进宝”欠妥 更重要的是修补信任裂痕
- 何谓“数字故宫”?超越时空,古今相融
- RCEP推升柬埔寨对外贸易
- “中国多民族作家作品系列”展现民族文学独特魅力
- 探访成都“菜市书屋”:闹市亦有书卷气 晨昏忧乐每相亲
- 寒潮继续发威!北京今天最高气温仅3℃ 北风劲吹阵风7至8级
- 乌镇峰会新十年:开启“新”向“网”之新篇章
- “沉浸+”大会在浙江横店召开 娱乐体验成文旅增长点
- 赣江观澜:回眸2024,江西文旅事业一路繁花
- 攀枝花“胖豹”走红背后的尴尬 2元门票难以支撑动物园改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