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芭蕾”的艺术品格
在年过六旬、从艺50年之际,我带领青春正茂的芭蕾人,踏上国际巡演的新旅程。作为中国与西班牙建交50周年、中国与阿尔及利亚建交65周年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今年9月,江苏苏州芭蕾舞团携特色剧目《忆江南——芭蕾精品荟萃》先后赴西班牙巴塞罗那、阿尔及利亚的康斯坦丁和阿尔及尔演出交流。
芭蕾艺术跨越山水,超越语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舶来品的芭蕾艺术经过几代中国芭蕾人的辛勤耕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不断开枝散叶,收获累累硕果,呈现出中国芭蕾的独有风采,也承担起传播文化的光荣使命。
以1950年中国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为始,到1964年和1965年先后诞生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中国芭蕾国际化探索的历程经久不息,芭蕾语言独具韵味。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文艺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原创经典芭蕾舞剧之一,诞生近60年,演出4000余场,至今仍受到国内外观众喜爱。该剧融会贯通了西方芭蕾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是中西方艺术在芭蕾领域完美融合的经典作品,亦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剧中“五寸刀”和“娘子军”的操练舞蹈,很好地将山东鼓子秧歌中的韵律节奏和中国武术中的刀枪技法巧妙融入芭蕾舞。意大利历史学教授玛丽尼拉谈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时认为,它的价值和内涵已经超越时代。法国《世界报》这样评价:“女兵们在军旗下练习打枪,用阿拉贝茨和敌人搏斗,用大跳表现勇往直前,《红色娘子军》在芭蕾舞台上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为世界芭蕾舞台增加了新色彩。”
伴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走向世界,中国芭蕾艺术的黄金时代也随之开启,《牡丹亭》《大红灯笼高高挂》《敦煌》等一部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典戏剧精髓与中国古典美学精华的芭蕾舞剧于世界多地上演,如今的中国芭蕾已进入世界一流方阵。
从北京到江南古城,苏州建筑细腻精巧的一砖一瓦和江南文化的精益求精,为苏州芭蕾舞团铸就“江南芭蕾”的艺术品格。不断韬光养晦,不断沉淀积累,“江南芭蕾”逐渐焕发光彩:从2021年创排的芭蕾舞剧《我的名字叫丁香》,到今年4月首演的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壮丽的云》,直至走出国门的《忆江南——芭蕾精品荟萃》,这些作品不仅获得国内市场认可,也以优秀的艺术水准打开海外观众的心扉。
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
《忆江南——芭蕾精品荟萃》巡演首站定于西班牙名城巴塞罗那,也是维多利亚剧院“2023舞蹈季”的开幕演出。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姑苏烟雨情》《离别》《绣娘》这些选自芭蕾舞剧《壮丽的云》中的特色舞段,将江南的景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中国艺术家以精湛的舞台呈现赢得全场上千位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谢幕多达7次。
苏州芭蕾舞团自成立起,始终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原则,在艺术风格的塑造中秉承多元文化包容并蓄,坚持传承经典、与时俱进,用芭蕾这一国际化艺术语言讲述好有温度、有力量的中国故事。3年来,苏州芭蕾舞团积累了版权引进作品《春之祭》、创作了现实题材作品《我的名字叫丁香》和《壮丽的云》,古典芭蕾经典之作《天鹅湖》也已完成创排,即将首演。同时,舞团给予新一代芭蕾人更多发展空间与更广阔表演舞台,鼓励青年演员积极创编,传达他们对艺术的探索和对时代的感悟。
沉心静气的积淀是此次出国巡演的必要准备。演出中,专门创排、取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牡丹亭》经典片段的《惊梦》惊艳全场。那缠绵婉转的“水磨腔”,将中国昆曲这一拥有700多年历史的传统戏曲剧种融入芭蕾的优雅舞姿,再现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
今年在国内完成首演的《壮丽的云》,开创了以芭蕾舞演绎科技题材之先河,通过对苏州籍“两弹一星”元勋、部队指战员等典型人物的艺术性塑造,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不断突破身体、精神和技术极限,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感人事迹。选自该剧的《离别》中的双人舞,既诉说了夫妻离别、情恸不知归期的情绪,又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舍小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
下半场演出中直击心灵的舞蹈《春之祭》同样打动在场的所有观众。看到大家一次次为中国艺术家欢呼鼓掌,我的眼眶不禁湿润:来自中国江南的原创舞蹈,由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美国编舞家格伦泰特利编舞的《春之祭》,以及来自加拿大温尼伯皇家芭蕾舞团版的《天鹅湖》,通过中国芭蕾舞者的演绎,赢得众多当地观众的喜爱。
在阿尔及利亚,“江南芭蕾”的热度不减。在阿尔及尔的收官演出中,一些国家驻阿外交官,以及阿尔及利亚文化和艺术部部长等前来观演。阿文化和艺术部部长苏莱娅·穆鲁吉观看《离别》中的双人舞时,几度感动落泪。我们用足尖标明“江南芭蕾”的新高度和新姿态,也用足尖跨越了国界和语言,共画中外艺术的“同心圆”。
转眼间,巡演归来已逾2个月,一路上的点点滴滴仍不时浮现于脑海。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新时代的中国芭蕾在昂首阔步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以其独有的表达方式让海外观众触摸中国艺术的脉动,感受当代中国的活力。在对艺术与美的追求中,中国芭蕾人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基础上,应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人民日报 作者:王全兴 为江苏苏州芭蕾舞团团长)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国家地理》发声明:“我们不会停刊”
- 瓣瓣同心丨一张医保卡,架起京津冀民生融合“连心桥”
- 专家齐聚广西为找大矿、找好矿建言献策
- 《欧洲气候状况》报告:2022年欧洲气温达有记录以来第二高
- 哈马斯将释放首批以色列人质
- 景德镇非遗传承人:瓷器作品“出海”“讲述”中外文明互鉴故事
- 2024首届墨脱网络影像大赛启动征集
- 虹桥机场迎暑期首波出境客流高峰
- 华灯辞旧岁 玉兔迎新春!“2023欢乐春节”在瑞典开启
- 2024年11月份CPI同比小幅上涨,PPI同比降幅收窄
-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池内燃料棒取出作业将于2025年启动
- 徐工国际客户节千余名海外客商体验徐州历史文脉
- 扬州早茶“邂逅”无锡荡口 水乡古镇添“美味”
- 西藏开始年度藏电外送 将助减碳160万吨
- 车主被奔驰车插队、引擎盖被砸,警方回应、法律人士发声
- 政学研全方位探索公众参与长城保护新路径
- 青岛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
- 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43万辆 同比增近五成
- 未来三天东北地区雨水较多 高温坚守川渝地区
- 年轻人写手帐买“治愈” IP联名周边风靡市场
- 热门推荐
-
- 山西中欧班列首抵西班牙
- 未成年人身上打孔穿钉戴环谁之过?
- 合唱剧《聂耳的歌》将再登台 以音乐塑造音乐家壮阔人生
-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上线数字博物馆 开启“云游”模式
- “云端工位”助天堑变通途
- 中国音乐家协会赴英文化交流专场音乐会举行
- (乡村行 ·看振兴)湖南祁阳荒山旱土种药材增收致富
- 卡特国葬:百岁总统的终章告别
- 首航开通!大连港—墨西哥集装箱快航全新启动
- “中华玉龙之乡”上演千人高跷大巡游
- 2023年中国完成造林、种草改良超800万公顷
- 李彦宏:AI原生应用比大模型数量更重要
- 上海“咖啡+”生活走俏 东西方元素交融出别样味道
- 长三角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方案出台
- 国际最新研究称,游客开展鲨鱼生态旅游或对鲨鱼行为有消极影响
- 乳腺增生需要干预吗?新临床应用指南有答案
- 中美客运直航恢复进入加速期!业内人士:明年将是中美商旅互动快速恢复的一年
- 最高罚500万!丽江规范五一旅游市场价格严惩“旅游刺客”
- “医生的医生”是个怎样的职业?
- 内蒙古局地“一夜入冬” 暴雪打乱民众出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