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浙江丽水摄影 芳华正茂
中新网丽水11月6日电(记者 邵燕飞 林波)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一张张尽显梯田美丽的摄影作品让拥有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的云和梯田成功享誉全世界;展现原汁原味瓯江帆影的作品《河流之上》获得了首届锡耶纳国际摄影奖总冠军桂冠……一张张照片记录了浙江丽水的发展,也促成了丽水的蝶变。
“不仅要晒风景,更要晒文化。”20年来,在绿水青山的“背景板”中,丽水以文化底蕴为创意画笔,通过丽水摄影节这一平台,用镜头隔空传递文化味,刷新出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守住乡村文化的根
在松阳县海拔850多米山岗上的陈家铺村,通过保留传统村落的基本形态和肌理,引入先锋书店等品牌,植入咖啡吧、书吧、茶社等新业态,带动近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
“正是保留了传统文化味,让陈家铺村一跃成为‘网红打卡地’。”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鲍朝火表示,从交通不便、房屋随时坍塌的“无人村”到如今摄影爱好者心向往之的乡愁地,保持原汁原味的山村农耕文化是该村成功出圈的秘籍。
鲍朝火说:“以前大家爱拿着‘长枪短炮’过来拍摄,现在进入手机时代,人人都是摄影师。”
天生丽质的山水风光、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让丽水“颜值”和“气质”俱佳,深得海内外摄影家和游客厚爱,而丽水也正通过摄影,发现美好、分享美好、共创美好。
自2004年开始,丽水摄影节已持续举办十届,每届摄影节都吸引了国内外上万名摄影艺术家、专家学者、摄影爱好者参与,创下国内摄影节多个历史之最,成为世界知名、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摄影节。
而以陈家铺村为代表的丽水乡村,正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
“八百里瓯江最美在丽水。”在云和县崇头镇副镇长季国林看来,摄影的魅力在于发现美,以及美背后的文化味。
“摄影师就像发现美的‘垦荒者’,为了一张照片,他们可以半夜起来蹲点,这种摄影精神值得钦佩。”季国林表示,也正是因为有这批摄影师的大力支持,云和乃至丽水的美通过一张张照片隔空传递,吸引更多的人到这里。
季国林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美’建设好,传承文化的根,打好基础服务大家,让来的人不再‘垦荒’,而是享受自然美与人文美。”
20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丽水摄影不断茁壮成长,成为丽水一张闪亮的文化“金名片”,也打响了丽水摄影文化品牌。
吸引多元力量“回归”
陈家铺村“春晓”民宿主鲍培钧是一位“90后”,也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2023年初,他从杭州返回村里创办民宿。
走进“春晓”民宿,青山环绕下的老房子颇有遗世独立之感,在云雾的加持下,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青山、竹海、山谷……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视角,可以近距离感受浓郁的乡野风。
“乡村也有大发展,特别是我们村里的‘绿水青山’,越来越受到各地朋友的青睐。”鲍培钧告诉记者,在网络时代,“美”是一种情感共鸣,“感谢摄影爱好者们将拍摄的美景分享到网络上,以此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我们乡村民宿业的发展。”
20年来,通过丽水摄影节搭建的广阔舞台,丽水吸引了一批年轻力量回归。
松阳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毛进军见证了丽水“光影20年”的变迁。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在他的镜头里,也清晰记录了丽水20年的故事。
迎着朝阳,在绿树掩映的蜿蜒山道上,村民们挑着当地特产高山萝卜“出山”售卖……这张名为《出山》的照片,由丽水摄影家吴品禾拍摄于松阳县四都乡榔树村,曾获得奥地利超级国际摄影沙龙铜牌奖。
“因其背后浓郁的丽水农耕文化,这张照片成功‘出圈’。”毛进军表示,《出山》是众多丽水摄影作品中的其中一张,“不仅仅是本地摄影师,越来越多的海外摄影师也在这里寻找到了‘诗和远方’。”
智利摄影师Pablo Zuleta Zahr就是其中一位深爱丽水的人。在2015年的丽水摄影节上,他被授予了这届摄影节的优秀艺术家。同时,丽水对他的作品进行了一次完整展出,让他一直铭记在心。
在此后的时间里,Pablo Zuleta Zahr一直在环游世界,拍摄作品,并期许这些作品能够再次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我希望将拍摄的世界各个广场的摄影作品,都摆上丽水摄影节的舞台,让每一个世界摄影人,都能找到自己国家的广场。”
吸引多元力量“加盟”,这是走过20年光阴的丽水摄影节的目标之一。
记者了解到,经2023丽水摄影节组委会统计,本届摄影节自由报名投稿作品再创新高,共收到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182家组织机构、124所高校、10391名摄影师和策展人报名参展,报名展览数量5117个、作品数量45865幅,参展机构和专业高校报名数量创新高,成为历年来国际参与度最高、报名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届摄影节。
以“数”谋新20年“再出发”
诚然,摄影是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科技与艺术的共同产物,是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和国际传播手段。
数字时代,日常生活与影像之间深度互联,摄影从专业走向大众,从事业走向产业,从传统走向数字,成为满足民众共同富裕美好生活需要,展示“重要窗口”的重要媒介。
在“十四五”规划描绘了“建设数字中国”的蓝图背景下,展望未来,丽水如何借用数字手段,用镜头更好地传递文化味?
2023丽水摄影节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王培权受访时表示,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必须坚持巩固丽水摄影文化发展优势,集聚摄影优质要素,建立完善摄影体系,在艺术创作、产业发展、数字应用、人才培养各方面引领全国、示范国际,“确立国际学术制高点,创新发展摄影产业,构建完整数字影像及相关产业体系。”
回首过去20年,首届丽水摄影节让地处浙西南的丽水因摄影而声名鹊起,享誉全国;2011丽水摄影节首次组织专家见面会;2013丽水摄影节提出了“首展制”;2015年,丽水摄影节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内唯一一家以“摄影节”命名的摄影主题节庆活动;2021丽水摄影节,三维数字展厅成为数字化的“代表作”,随时随地向全球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开放重要展览……20年来,丽水借助丽水摄影节,吸引全球目光,丽水摄影文化“朋友圈”也越变越大。
此外,自2013年起,丽水摄影节呈现出学术主导与大众参与兼容并包的形态,尤其是在2015年,巴西著名纪实摄影师、摄影记者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受邀请出席了首届国际摄影研讨会,并在摄影节上举办了场听众“爆满”的讲座。
如今,在世界摄影人、策展人眼中,丽水摄影节与时俱进,正朝着国际性、学术性、群众性、品牌性的方向不断迈进。
11月6日,2023丽水摄影节正式举行。20年如何“再出发”?
本届摄影节确定主题为“影像汇见可能”,重点围绕“高度”“深度”“广度”“融合度”四个“度”展开。
特别是在增强融合度上,本届摄影节进一步加强了摄影的跨圈融合,联合全国行业协会共同组织展览展示、行业交流、合作签约等活动,同时围绕摄影与科技融合、摄影与产业融合、摄影与大众融合策划艺术展览、影像产品博览会、文旅体验活动,深度转化跨界融合效应。
一张照片,不仅是一幅图片,更是一个故事,记录城市变化,汇聚生活万象。20年“再出发”,丽水摄影有了更多的自信和底气,也将书写着别样的发展故事。(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56岁女子在派出所等候讯问期间死亡 湖南慈利发布通报
- 家长请收藏!冬季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防治手册
- 深耕文脉勾画时代 林顺文推出巨幅山水画《高山流水汇松园》
- 深圳再添一座大型康复花园式医院
- 年内第9家“18A公司”冲刺上市 已有60家公司遵循港股“18A规则”成功登陆
- 第十四届北影节法国电影周启动 30部法国佳片将展映
- 学校之后是医院,第三方供餐为何接连“翻车”?
- 浙江3条高速公路集中通车 助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 机票实付金额为何与平台行程单票面价格不一致
- 日本发生5.2级地震致多人受伤 气象厅提醒民众提高警惕
- 北京市属公园迎来客流小高峰 部分预约已满额
- 假期出境游 这些信用卡用卡安全知识一定要知道
- 赓续历史文脉 确保“文献足以征之”
- 【世界说】美媒:枪支暴力将美国变成一个充满恐惧、人与人相互疏远的地方
- 泽连斯基:已确定乌军行动时机
- 海南岛交通逐步恢复正常 景区陆续营业
- 高校参与打造公共艺术季,会带来哪些变化?
- 市场监管总局:将聚焦风险高、销量大食品 加强抽检
- 辽宁省启动“振兴有你·就有未来”高校毕业生留辽来辽就业促进行动
- 濮存昕眼中的台前幕后:择善固守,以待来者
- 热门推荐
-
- 各地开展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
- 外媒:荷兰极右翼自由党在议会众议院选举中领先
- 2023年内蒙古涉外收支规模超500亿美元
- 青海: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丰富新春文旅产品供给
- 安徽合肥:高校学生实地体验操作量子计算机
- 老挝卫生副部长:大力支持24节气老中数字健康项目
- 瑞士日内瓦部分室外场所自6月1日起禁止吸烟
- 2022年居民医保参保数据为何下降?国家医保局回应
- 实用收藏!高考填志愿你需要知道的事
- 尼日利亚国家电网系统崩溃 全国大范围停电数小时
- 这一丑闻曝光后,乌克兰总检察长引咎辞职
- 美联储八次加息难遏通胀
- (第七届进博会)进口消费趋势报告:“美”“健康”和“情绪”关键词上榜
- 一杯云南茶,香飘欧罗巴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栗鳽来“做客” 海南首次记录
- 外国留学生追着茶香到安徽成推广大使
- 山西柳林:“冰雪+”助力乡村旅游“热”
-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以旧换新“绿意”浓
- 《财米油盐》 | 如何看懂经济“半年报”中的“形”与“势”?
- 走好5G商用“下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