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 “非遗学网”同时开通
中新网天津10月26日电 (孙玲玲)近日,“新时代·新学科·新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国际学术论坛”,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召开。论坛开幕之际,首个以非遗学为主题的学术网站“非遗学网”随之开通。
论坛开幕式上,冯研院院长冯骥才表示,“非遗学”是本世纪世界人文领域新崛起的一个充满学术活力的新学科。但这个学科还不具有完备而成熟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从本体、认识、价值、伦理等学理层面,到非遗的保护策略、方法、技术等工具层面,再到非遗人才培养的教育层面,以及非遗的传承传播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学界去穷究学理、层层深入。没有严谨的、坚实的非遗学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就难以完成对非遗系统性的保护,“尤其是非遗的活态性,使它具有向负面变异的可能。这是非遗工作的难点,也是非遗学的难点和压力。”冯骥才先生认为,非遗学要对现实负责,而这个责任需要学界共同承担。
“构建起一个新学科,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干成的事。需要长期和持久的科研,需要学术力量的大量投入,需要各种真知灼见和立言立说,需要积极的思辨、讨论与交流,需要相关的机制建设。”冯骥才如此解释召开非遗学国际学术论坛并开通“非遗学网”的目的。他表示,一次论坛远远不够,今后还要一届届办下去,不断研讨一个个非遗学至关重要的问题,还要把刚刚开启的非遗学网作为相互交流的平台,以推动非遗学的建设。
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视频致辞表示,在这样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中,中国非遗学的建立打开了一个学术研究领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非遗的价值与意义,并更利于发现、处理和解决非遗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于非遗保护工作有着莫大的意义。他期待关于非遗学的新视角和新思考能通过这次论坛产生,以促进非遗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向云驹表示,非遗学不是一门国别的学问,而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这个论坛是首次国际性非遗学研讨会,打开了建构非遗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学术大门,具有载入学术史册和里程碑性的意义。”
此次论坛期间,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法国的非遗学、民俗学、民艺学等非遗保护相关领域和理论研究领域的40多位专家学者,以非遗学的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为论域,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围绕非遗学知识论、非遗学技术与方法、非遗保护与学术实践个案、非遗保护史与学术史、非遗学学科建设与教育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促进特色休闲街区持续火热
- “海葵”减弱 广东地区受影响列车陆续恢复开行
- 从历史新高暴跌超100美元!黄金还有机会吗
- 乡村医生:“最后一公里”的健康守护
- 提质增效延续消费热潮
- 年夜饭预订火爆 春节倒计时你准备好了吗?
- 中新健康|《肝细胞癌新辅助及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英文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
- 山西发现两处北齐时期石窟
- “父母食堂+”加出服务新花样
- 甘肃金塔:防风治沙又一春 戈壁县城添新绿
- 抗流感病毒有“新招”
- 甘肃庆阳香包民俗遇上“遗产日” 展示非遗带来美好生活
- 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为何选在浙江义乌开大会?
- 互联网+非遗文化,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经济观察)明确三大支持政策 中国住建部再释楼市利好
- 外媒:专家称希腊青年是全球最肥胖群体之一
- 西汉界域刻石专题创作学术探索展亮相连云港 从当代视角审视书法经典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丁小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 六成市民可入住政府提供住房,深圳如何做到?
- 欧洲新能源车载充电器大型生产线项目完成终验收 新松再创“中国速度”
- 热门推荐
-
- 1599元买到演唱会“柱子票” 体验大打折扣代价谁承担?
- 影视作品演绎真实事件要当事人同意吗?业内专家解读
- 毕业生本地居留率数据:北京第一 沈阳次之
- 如何使民间故事生生不息而历久弥新
- 锦绣中国年|北京丫髻山春节祈福庙会开启 融合京津冀“年味”
- 10多个省份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 最高报销达45万元
- 有美景美食和有故事的人 田园治愈风成影视题材“风口”
- 单霁翔:把承诺的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继续做好
- 同比增长20.3% 2024新春货运跑出加速度
- 湖南蓝山早稻丰收 推广农业种植机械化
- 针药结合化解老年人失眠难题
- 4月24日夜间起广西多地有暴雨和强对流天气
- 中国与萨尔瓦多启动自贸协定谈判
-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
- (乡村行·看振兴)土特产变身时尚单品 浙江小镇抱团掀新风潮
- 暑期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超18亿人次 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
- 专家学者齐聚太原晋祠 共探千年石经保护与文化传承
- 走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 广州南沙多举措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西南地区雨势增强 14日起强冷空气影响内蒙古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