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汉学家丨美国汉学家蔡九迪:《罗刹海市》爆火,聊斋故事为何编入西方读者的“枕边书”?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题:《罗刹海市》爆火,聊斋故事为何编入西方读者的“枕边书”?
——专访美国汉学家蔡九迪
作者 任雨萌
中国歌手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在互联网上的讨论热度仍在持续。这首依托于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斋》)的单曲和专辑《山歌寥哉》还漂洋过海,成为美国知名汉学家蔡九迪(Judith Zeitlin)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蒲松龄的书迷到中国文言志怪小说学者,再到《聊斋》故事改编歌剧编剧,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教授蔡九迪与《聊斋》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近日,蔡九迪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讲述《聊斋》的独特魅力。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以《聊斋》中经典志怪故事《罗刹海市》为蓝本的同名歌曲成为全球各大网络平台最热门的歌曲之一。致力于《聊斋》研究的你听过这首歌曲后有何感受?如何评价这一现象?
蔡九迪:实际上,21世纪初,我就是歌手刀郎的“粉丝”了——我刚刚从芝加哥住所的书架上翻出了3张当时买的刀郎的旧CD。我一直很喜欢他的声音,以及他对民谣、流行乐、汉族和非汉族乐器以及主流电子乐器的创新融合。近年来,我没有关注他的音乐,直到中国的朋友通过微信告诉我,刀郎围绕《聊斋》故事制作了一张概念专辑,我对此感到非常惊喜。
朋友们发给我刀郎《山歌寥载》中的歌曲和视频,其中一首就是《罗刹海市》。这是一张很棒的专辑,而且我是为数不多在海外讨论这首歌的人。我不确定《罗刹海市》得到了多少西方主流媒体曝光,但我想,社交媒体上肯定有关于这首歌或这张专辑的讨论。另外,《山歌寥载》中的歌词非常艰涩难懂,除部分直接取自《聊斋》的内容外,还有很多词句需要根据“教程”逐字逐句地理解。即便如此,这张专辑也已非常精彩。
中新社记者:《聊斋》是最早被译介到海外的中国古典小说之一,如今更是收录进被西方读者誉为“枕边书”的“企鹅经典丛书”。你早在1993年就出版了研究《聊斋》的英文著作,其中文译本《异史氏:蒲松龄与中国文言小说》(以下简称《异史氏》)也于今年5月在中国出版。你如何接触到这部中国文言志怪小说?何以对这本书产生兴趣?
蔡九迪:我在读研究生的第一年才真正接触《聊斋》。由于我希望从事中国古典汉语记叙文方面的工作,且一直很喜欢志怪故事这一文学类型,因此我很快决定从《聊斋》入手。《聊斋》中的故事建立于历史与幻想的边界上,在可能与不可能、真实与虚构之间穿梭,令我着迷。
如今,《聊斋》早已与我的生活密不可分,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任何人都会对如此精彩复杂的故事感兴趣的。
中新社记者:你最初从事《聊斋》研究时,西方学界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如何?西方读者对《聊斋》有多少认识?
蔡九迪:我着手研究《聊斋》时,海外学界关于中国文言小说的研究著述依然寥若晨星。我有幸得以参考美国汉学家白亚仁(Allan Barr)于1984年在牛津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和早期发表的关于蒲松龄的研究文章——这些奠基之作确立了西方《聊斋》研究中考据学的标尺,亦为我减轻了不少这方面的学术负担。
实际上,《聊斋》很早就被翻译成英文——第一部《聊斋》英译本由汉学家、英国驻华前外交官翟理斯(Herbert Giles)在19世纪80年代翻译完成,之后被多次重印,直到今日。然而,翟理斯的译本仅包括了《聊斋》中大约1/3的故事,而且被大量删节。翟理斯还将他的译本作为儿童读物献给他的子孙。问题在于,虽然《聊斋》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例如《促织》,但《聊斋》的主要目标群体并非儿童,其中有许多故事的主题非常成人化。
后来,由英国企鹅出版集团(Penguin)出版、英国汉学家闵福德(John Minford)编写的《聊斋》英译本横空出世,使这本文学经典收获了新读者的喜爱,尤其是在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后,有了更加广泛的读者群体。该译本中收录了一些最知名的故事,如《画皮》《婴宁》,但也有很多缺失。
这也是我决定着手完成《聊斋》全书英译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希望学者和普通读者都能接触到这本著作中的丰富内容。据我了解,美国学生和从事中国研究的同事都很喜欢《聊斋》。虽然他们有时无法读懂简短精炼的志怪故事,需要借助更多背景信息辅助解读,但总体来说,他们对《聊斋》很感兴趣,能够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中新社记者:你在《异史氏》出版之际重温《聊斋》,对于这部作品有什么新的体会和感受?
蔡九迪:重读《聊斋》故事仿佛故人重逢,依旧充满新鲜感,保留着当年令我痴迷的文学魔力。如果说《异史氏》这部书尚有令人满意之处,那就是它传达了我在发掘《聊斋》故事以及这些故事中隐含的大千世界时,所深深感受到的兴奋与激动。
与许多学者不同,我并未将《聊斋》故事看作“现实世界”的反映。我认为,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应用于中国明清文学未免抱残守缺,同时也不利于理解文言小说。蒲松龄擅于刻画细节,能用寥寥数语营造出情绪氛围,更通过完美的隐喻、恰当的典故为文章增色,令人物丰满。但文言小说的特点之一在于故事中的留白——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与我们所认为的“现实主义”恰恰相反。文言小说是一种非常精炼和内敛的叙事方式。这与“话本”差异显著,即使“话本”创作曾以“文言小说”为基础。
中新社记者:你在《异史氏》序言中称,《聊斋》是你学术生涯中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你对《聊斋》的研究如何扩展至其他领域?
蔡九迪:我于2007年出版的英文著作《芳魂:明末清初中国文学中的女鬼与性别》就是例证。这部完全以女性鬼魂为中心的著作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聊斋》的研究。这本书以中国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幻想为中心展开——一个来自现世的男子与一个女鬼发生关系并使她复活,这种幻想为许多17世纪的经典作品提供了创作动力。《牡丹亭》和《聊斋》就是其中两个主要的例子。《芳魂》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是,鬼魂在文学、人类学、历史学的维度中的丰富含义。从主题上讲,蒲松龄等作家不仅仅将其作为讨论死亡和来生的媒介,更通过鬼魂这一意象探索爱与激情、回忆与悲伤,体会著书立说的成就感、获得不朽的声名。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你还专注于以《聊斋》为蓝本的艺术创作,正在将聊斋故事《公孙九娘》作为原型创作英文歌剧《乡村幽灵》。你对这部歌剧作品有怎样的期待?如何让西方读者从理解到共情?
蔡九迪:首先,就艺术性和深度而言,《公孙九娘》可能是《聊斋》中最完美的故事。它是根据一个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讲述了明末清初时,清政府对山东一带的抗清民众进行镇压屠杀,幸存者莱阳生在“鬼村”爱上鬼魂公孙九娘。但他回到阳间后,却无奈违背了与九娘的承诺,九娘怒而消失。
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尾,我都怅然若失。惨案的幸存者总是希望逝者安息,却无可奈何。幸存者所能做的就是书写他们的历史,纪念他们的事迹。我对《公孙九娘》的解读融入了我个人的文化背景——我是犹太人,从小就在父母和老师的讲述中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纳粹对数百万犹太人的大屠杀事件。虽然我的父母都在美国出生,我们也没有在大屠杀中失去家人,但这种恐惧仍笼罩在心头,我们害怕惨案再次发生。在犹太宗教和文化中,我们总是被告诫要“铭记”。
在将《聊斋》故事改编成歌剧、电影和其他表演艺术形式时,进行大量改写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至于歌剧版《公孙九娘》,我认为这个故事本身就具备强烈的感情和冲突,契合歌剧的特点,将会是一台精彩的悲剧作品。但由于蒲松龄在原著中留下大量空白,在写歌剧剧本的过程中,我必须填补很多内容,让故事更加完整,因果关系和逻辑联系更加严密。
我在写剧本时得到的最好的建议之一是:你不是在写蒲松龄的《公孙九娘》,而是在写蔡九迪的《公孙九娘》。
中新社记者:你还计划开展《聊斋》全书的英译工作,你的动力来源是什么?《聊斋》走向世界还需人们做出哪些努力?
蔡九迪:我很高兴能开始这个新项目。我想每个读到《聊斋》的人都会喜欢其中的故事。且对于国际受众来说,单篇独立的故事比长篇小说更容易理解。上月我刚刚得知,我获得了一笔为期3年的基金会的大额资助,以帮助完成和出版第一卷《聊斋》英译本。
我目前正和美国《聊斋》学者韩瑞亚(Rania Huntington)合作完成译作,她是我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老朋友和同事,尤其在中国狐狸故事方面享有权威。
此外,我的全部译文已被收录入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唐文苑》丛书,该丛书是以知名美籍华人考古与历史学家徐心眉及其丈夫、美籍华人金融家、慈善家唐骝千命名的文集,旨在阐释古典文学在当今社会扮演的角色,及其对人文学科转型的重要性。这也是一项帮助世界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举措。(完)
受访者简介:
蔡九迪,198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师从美国著名汉学家韩南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讲座讲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戏剧和视觉文化。著有《异史氏:蒲松龄与中国文言小说》《芳魂:明末清初中国文学中的女鬼与性别》《蔡九迪自选集》等。目前,正与中国作曲家合作创作《聊斋》题材歌剧,并计划开展《聊斋志异》全书的英译工作。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尼日尔政变军人称将以“叛国罪”起诉总统巴祖姆
- 黑龙江:抢抓农时备春耕 多措并举抓推进
- 《泰国发展报告(2023-2024)》蓝皮书发行
- 福州客运段一列车长拾金不昧 “捡到”60万现金物归原主
- 杭衢铁路与衢九铁路完成接轨
- 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总量再创新高
- 高效利用空间,智能化立体库让近两万种元器件存取井然有序
- 韩国消防部门:坠机事故确认167人遇难 12人仍失踪
- 深圳:超充站数量超加油站 充电速度”一秒一公里”
- 韩国“光复节”将特赦1219人 包含多名历届政府高官
- 泰国诗贴历史公园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 韩大学教授评选韩国2023年度成语:“见利忘义”
- 江西首个长江江豚迁地保护基地揭牌成立
- 加拿大野火烟雾影响美国多地 美国网友:又来?
- 上海宠物时装周开幕 定制风吹到了宠物界
- 台风趋向海南岛 海南要求全部渔船进入避风状态
- 开春以来广东已完成林分优化134万多亩
- 《中国肽营养白皮书》正式发布,东方素养持续引领中国肽营养行业发展
- 山西大同两代“护林人”的40年坚守
- 湖南江永“人+货+链”电商新模式赋能数字乡村
- 热门推荐
-
- 第二届全国孙中山纪念地文创设计大赛启动
- 厦门国际秋季茶博会启幕 展会规模再创新高
- 国际最新研究:超声诱导小鼠大鼠蛰眠 未来或可应用于宇宙飞行
- 产学研多方携手助力上海临港打造全球再保险创新高地
- 飓风“贝丽尔”席卷加勒比海国家 已致7人死亡
- 云南昆明:2025年初步建成“区域性国际医疗中心”
- 国际识局:“星舰”三次试射后,马斯克的“火星梦”还有多远?
- 2024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在北京亦庄开幕
- 台商在江西:加快数字化转型 抢占发展新赛道
- 首届浙江国潮美妆生活节启幕 国货美妆点亮“颜值经济”
- 美银行业危机或蔓延 外溢风险备受关注
- 大陆歌迷在北京纪念邓丽君诞辰70周年
- 从“纸端”到“指端”,“云”上书香渐浓
- 探寻浙江乡村蝶变:在未来“嘉”乡触摸“幸福图景”
- 北京儿童阅读月举办主题活动助推全民阅读“一个也不能少”
- 广西防城港探索边境外贸新业态 推动服务边境乡村振兴
- 音乐剧也能玩说唱?这样的“愚公”你肯定没见过
- 泰国及柬埔寨商务考察团与重庆永川签约共建东盟干冻果品集散分拨中心
- 美国高中生遭枪击案凶犯落网 警方:枪手至少开了30枪!
- 山东多地探索“妈妈岗”就业新模式 畅通就业供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