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晋夫余时期文物陶器座吉林首展 罕见形制藏有待解之谜
中新网吉林9月28日电 (记者 石洪宇)28日,吉林市首次展出160余件来自汉晋夫余、南北朝高句丽、唐渤海、金代的出土文物。其中,一座汉晋夫余时期的陶器座最为精美,且形制独特。截至目前,研究人员尚未从文献中找到类似器物的相关线索,其使用者等级、用途等仍待进一步考证。
吉林市展出的汉晋夫余时期的陶器座。 石洪宇 摄
当天,《发现吉林——2012~2022年吉林市城区考古发现暨出土文物展》及文物修复基地揭牌仪式在吉林市博物馆举行,活动中展示了上述文物。
此番展出的文物包括汉晋夫余时期的陶器座、陶豆,南北朝高句丽时期的瓦当,金代铜镜、钱币等。
吉林市博物馆研究部馆员裴宇介绍,目前暂时命名的陶器座,形制非常独特。这件汉晋夫余文化的器物,出土于吉林市东团山遗址,为泥质红陶质地,有口沿而没有底,腹部有圆形及三角形镂孔,下部能依稀可见拍印菱形纹。
汉晋夫余时期的陶器座。 石洪宇 摄
裴宇说,这件文物出土于2016年,但“谜题”仍未解开,至于是东北古族夫余人用于日常生活还是祭祀等,需进一步考证。
有些文物再次印证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在较早的年代便有紧密交流。展出的文物陶豆,是东北古族夫余人主要用于饮食的器皿。其证实了《三国志·夫余传》对于夫余王国的记载,也是夫余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成果。
裴宇补充解释,陶豆在中原地区新石器至汉代曾广泛使用,但到汉末便已经式微。在吉林地区出土的陶豆,一直使用到东晋时期,是中原文化在吉林地区的一种延伸。(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熊猫“福宝”出现状况异常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回应
- G7集体历劫,西方多国政府深陷“信任寒冬”| 国际识局
- 中国烹饪协会:一季度餐饮市场实现良好开局
- 新疆阿克苏乌什县主干线路已全部恢复送电
- 侨交会2023(吉隆坡)智能科技展落幕
- 今年“生肖经济”格外红火 龙元素产品年前热销
- 《黑神话:悟空》之后的山西文保思路:监测与“文物+”并行
- 传承千年历史文脉 重现千古笔墨神韵
- 中外专家学者实地探访吐鲁番西旁景教寺院遗址
- 专访2024“最美基层民警”朱元:只是做了该做的工作
- 一座书城 万家墨香
- 福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完成首单数据资产融资
- 泰国冀推动传统节日文化走向国际吸引游客
- 国家能源局: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
- 以军总参谋长称加沙城已被完全包围 加沙地带两处难民营遭空袭
- 甘肃立法提升平安建设领域治理水平
- (乡村行·看振兴)贵州梵净山下荒河坝的“十年之变”
- 尼日利亚传统领袖到尼日尔展开调解
- 中国一乡一品数字经济创新基地在渝启动
- 中日韩专家学者湖北黄梅共话禅茶文化
- 热门推荐
-
- 草本香融入烟火气 中医夜市“圈粉”年轻一代
- 黑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惊艳世界林木业大会
- 西安交通大学举行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
- 非柜面交易限额调整有何影响
- 宁夏印发方案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 辽宁警方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专项行动 全力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 大运河沿线10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江苏淮安
- 中俄两国家庭在绥芬河共庆母亲节
- 演绎时尚新潮流 AW2024北京时装周启幕
- 新质生产力、新科技、新动能提速“蝶变” 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 男子误机谎称飞机上有炸弹 被判处拘役5个月
- 上海博物馆24小时“不眠” 凌晨剧展催生“夜文化”
- 重庆警方破获跨国制售假冒国际奢侈品牌产品案
- 央行11月11日发行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金银纪念币
- 各部门优化措施 服务“最热‘五一’假期” 保障出行畅通有序
- 女子试岗被要求“陪睡” 西安警方:已对涉事公司总经理治安处罚
- 高校戏剧:从象牙塔走向大舞台
- 濮存昕:坚定崇德尚艺的追求
- 两岸木偶艺人对话交流:未来传承在校园
-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将在长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