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强 玩法多 素描喜剧在渝渐“出圈”
中新网重庆9月11日电 题:互动强 玩法多 素描喜剧在渝渐“出圈”
作者 黄维正
“百老汇”风格的布景、深情的对白,短短几分钟,4位表演者便融合音乐剧、即兴戏剧、话剧等多种形式,演绎出生活的悲欢离合。这种由演员在固定场景中,短时间内围绕一个特定“槽点”完成的喜剧表演,正愈发受到中国年轻人喜爱。
“粘什么?四个膝盖!”舞台上,一名观众当即“叛变”,与陌生人“粘”在一起,让小伙伴独自一人体验被抛弃的感觉。“尴尬”的一幕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引得大家开怀大笑。周末夜晚,重庆寸滩国际新城时尚消费区一剧场内,不断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一场素描喜剧《最佳损友》正在这里上演。
素描喜剧,又名美式小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美国广为流行。没有传统小品起承转合、先铺垫再升华主题的表现手法,该喜剧解构都市流行文化和热点话题,就观众共鸣点,不断升级,带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爽感”。
喜剧“发烧友”丁一说,素描喜剧没有完整的故事和连续的情节,而是把事物间一种似有似无、若即若离的荒谬关系,通过不同片段的叠加,带来一段鲜活灵动的体验。
“不需要复杂的设计,而是基于情绪累积,迸发演员与观众的精彩火花。”“玩剧厂”导演安子敬介绍,素描喜剧创作逻辑是“游戏”,这个游戏点可能是人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某一角色奇怪的“槽点”,也可能是一些有趣的背景设定,通过不断强化这个点,为观众带来特别的体验,最后在高潮或者转折处结束……
安子敬称,近年来,脱口秀、素描喜剧等喜剧形式不断涌现,它们把握时代脉搏、贴近年轻观众生活,并带来快乐。他主张,观众在戏剧空间里,多与演员和身边人交流,从而催生出大家对于喜剧的新理解、新创意。
“我真的好想加入他们!”“00后”女生王紫依上台“参加面试”后感叹。她说,该喜剧最大的亮点是独特的互动玩法,演员们脑洞大开,用一个个古灵精怪的点子串联、递进,用灵光乍现般的艺术化处理,为我打开一扇又一扇光怪陆离世界的大门。
“年轻人对这类新鲜事物接受度非常高。”蒙古族青年演员黄佳轩很享受谢幕时镁光灯聚焦,观众们如潮水般的掌声。他希望未来素描喜剧人气更足,自己能在更大舞台上担任“男主角”。
在重庆大学念大四的辽宁女演员刘盈认为,素描喜剧和话剧没有本质区别,都要专业过硬,以真诚为前提,以生活为积累,而喜剧更符合年轻人口味,自己作为年轻演员非常乐意拥抱这种创新。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演出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分析,2023年暑期全国演出市场场次11.02万场,其中,剧场和新型演艺空间演出场次7.09万场,票房收入39.56亿元,观演人数1103.32万人次。
不过,素描喜剧在中国剧场中仍属相对小众的表现形式,未形成一定规模、体系。“玩剧厂”制作人钟佩妍认为,时尚消费需要“土壤”,整个行业破圈还需做更多业态延伸,包括与当地机构、社区商户等跨界合作,与观众“交朋友”,建立更多社群链接,推出更多新玩法,进一步探索盈利可能性。(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蒙俄代表在皖共谋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 发布联合申遗倡议
- 武汉天河机场暑运迎送旅客逾606万人次创新高
- 马修·伯恩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京城首演
- 台风“泰利”逼近 广西沿海客运航线停航景区关闭
- 常沙娜:永远的敦煌少女
- 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深圳航空从石家庄飞往深圳航班客舱出现烟雾返航
- 越南首都一建筑起火致11人死亡
- 令人称奇的“混杂英语”
- 埃及总理提交内阁辞呈
- “AI孙燕姿”的法律之维
- 失去嗅觉如何影响健康?国际最新研究称或与呼吸模式改变有关
- 走,去博物馆
- 银川新增去往呼和浩特临时旅客列车一对
- 中国民营企业持续发挥就业“稳定器”作用
- 北京计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气候适应型城市
-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芭蕾舞团经典剧《天鹅湖》亮相天津
- 去年中国查处“神医”“神药”广告违法案件罚没逾亿元
- 青海玛多地震:已启动四级应急服务响应
- 北京启动仲夏之约就业服务季
- 热门推荐
-
- 天下太极出武当 世间进退柔克刚
- 一季度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 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
- 同宗同源同端午 两岸台胞成都诉“粽”情
- 老工业基地吉林展示“创造力”:集中发布高科技成果和产品
- 长三角铁路11月1日启动“双11”网购高峰期快件运输服务
- 第二届福文化论坛在福州举行 推进“福文化”传承及发展
- 江苏扬州瘦西湖首套数字纪念票:再现腰缠十万贯 骑鹤上扬州胜景
- “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首展在沪揭幕
- (乡村行·看振兴)“沙县小吃第一村”香飘世界
- 莫迪:执政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印度大选中获胜
- 11月广东民用无人机产量同比增长近1.4倍
- 深港绿色能源供应链交流会共议海事活动脱碳路径
- 爱尔兰国宝级舞剧《大河之舞》登陆天津
- 欧盟再出招,难民问题仍难解
- “五彩神箭之乡”青海尖扎:传统锅庄舞展现藏文化魅力
- 包饺子、写春联 中吉民众共庆中国年
- 广州新举措便利广交会客商办理临时入境许可
- 千人见证吃辣挑战赛 江西萍乡小伙5分钟吃46根辣条夺冠
- 北京发布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 4月1日起施行
-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年 轻人缘何热衷上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