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非遗领域行业标准发布 收好这份“工作手册”
我国首个非遗领域行业标准发布 收好这份“工作手册”→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近日,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该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各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的采集和著录工作。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我国缺乏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的相关标准,随着业务实践的广泛开展,业界对于出台有关标准规范、指导工作认知与实践有着愈加迫切的需求。加强非遗数据采集方面的标准化研究,推动制定有关标准和规范,已列入《“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本系列标准正是在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为顺应非遗保护工作需求而起草编制的。
标准明确了非遗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的总体要求,规定了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采集方案编制、采集实施、资源著录方面的业务要求和技术要求,共11部分。标准于2011年5月开始筹备并起草。十多年间,标准的编制遵循我国标准化工作流程,坚持专业、适用、开放原则,凝聚集体智慧,立足行业需求,服务工作大局。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相关高校、研究机构的近百名非遗保护、标准化、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深度参与了标准起草、论证等工作,部分省市参与了标准试点采集工作,国内相关非遗保护机构和社会团体对标准的编制提出了意见建议。
标准对各门类非遗项目应采集、著录的内容及其相应要求进行了归纳提炼,既是一份认识非遗项目的“说明书”,也是一份拆解细化工作任务的“向导图”,有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意义。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非遗保护机构和从业者正确认知非遗保护应有的原则理念,在面对形态各异的非遗项目时,准确把握采集著录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内容,提升记录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助力非遗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传承、宣传、弘扬和振兴。我国四级非遗名录体系下10万余项非遗项目,其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工作均可以之为参照,标准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长远来看,标准的出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新时代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建立一套用于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标准规范体系,并在该体系中率先制定有关非遗记录建档和资源管理的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标准,在我国非遗保护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标准的制定及发布应用将对非遗数字资源的传播利用、非遗大数据体系构建、非遗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乃至提升社会公众对非遗的认知等方面都产生重要的指导和依托作用。
下一阶段,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标准起草单位,将按照有关规定和工作部署,与主管部门协同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同时,还将在非遗理论研究、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国家级非遗保护专业机构职能和智库作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曹岩 韩文旸)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财政部:严禁会计师事务所以或有收费方式提供审计服务
- 天津下泄入海水量超24亿立方米
- 大连港开通德翔菲律宾航线 大连至菲律宾直航服务航线增至4条
- “放心桩”来了!广州已累计强制检定充电桩约6.9万台次
- 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 海信获得省级奖励
- 一门四代从军 八十载家国情
- (经济观察)红海航运受阻 中欧班列成国际运输优选项
- 南京森林音乐会再度奏响:赴一场与秋天的十年之约
- 针对国内“收藏热”“鉴宝热” 内蒙古博物院专家呼吁不应只谈钱
- 乡约福建:闽侯廷坪枳壳花开 乡村旅游引客来
- 公示
- 打高铁“进淄赶烤”!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吃了都说好 | 世界观
- 甘肃临夏驰援西藏震区1.5万余件救灾物资
- 身处潮湿发霉环境,小心吸入霉菌
- 美国底特律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 已致2死19伤
- 以雪为令!北方多地积极应对 数措并举保交通保民生
- 广西河池加快建设国际宜居康养旅游胜地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纪录片片单发布
- 成都一档案馆收集3000余条“童年秘密”:关注成长中被忽视的“披荆斩棘”
- 新疆南部阿克苏市进入春灌工作
- 热门推荐
-
- 福建古田水蜜桃喜获丰收 电商助力远销省内外
- 江苏昆山一公园长椅被焊上钢管 官方:已连夜全部拆除
- 新疆兵团“招商宣传推介员”亮相四川成都
- 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南京服务外包两项指标居全国城市首位
- 巴西亚马孙州遇严重干旱 20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
- 《海上生民乐》驻演百场 成就海派民乐新传奇
- 美联储发布半年度报告 强调坚定致力于将通胀率降至2%
- 外媒:乌克兰单方面宣布启动“黑海走廊”
- 全民参与齐动员 天津发出清雪倡议书
- 多国友人齐聚南宁 盼东博会越办越好
-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举办庆祝建军97周年招待会
- 2023“多彩贵州风 黔酒中国行”广东站推介活动在广州举行
- 汉文帝霸陵入选“2023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 孕期补铁很重要!这些知识务必掌握
- 三生(中国)开启全新20年,未来将打造“个人经济体梦工厂”
- 太火爆!它,成了年轻人“新宠”!销量大增
- 广州国际港新年首发“JSQ”型中欧班列从满洲里口岸出境
- 交通运输部:预计中秋国庆假期首日全国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历史最高值
- 云南省双碳标委会揭牌成立 “双碳”工作进入标准化新阶段
- 中央气象台7月30日10时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