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西汉河平元年铜鋞
中新网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国家博物馆22日在京举行西汉河平元年铜鋞入藏仪式。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副馆长丁鹏勃,铜鋞捐赠人童琳高、王超出席仪式。
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的西汉河平元年铜鋞。国家博物馆供图
鋞(音同“形”)为出门携带使用的盛酒器或盛食器。此次国家博物馆入藏的铜鋞高29.5厘米,直径12.8厘米,器身外壁有铭文31字,其中“河平元年供工昌造铜鋞”的文字内容,是其断代的重要依据。“河平”为西汉时期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个年号,河平元年为公元前28年。该类器物的命名,曾有“提梁卣”“卣”“提梁樽”“酒樽”“提梁奁”“樽”“奁”“奁形器”“三足提梁筒形器”等说法,其命名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河平元年铜鋞自铭为“鋞”,明确了此种器物的名称,从而解决了同类器物的命名问题,这也是该器物价值的重要体现。
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的西汉河平元年铜鋞,图为外壁铭文“河平元年供工昌造铜鋞”。 应妮 摄
童琳高、王超热心公益文化事业,在国内拍卖市场购得该器后,决定联合将其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并将所获捐赠奖金27万余元全部捐赠给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
入藏仪式上,杨帆代表国家博物馆向童琳高、王超分别颁发收藏证书,对两位先生的捐赠义举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该铜鋞的入藏,对丰富国家博物馆馆藏体系,提升藏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博物馆一定将这件文物保管好、研究好、展示好,同时希望广大社会人士能够积极向国家博物馆提供捐赠线索,集全社会的力量保护好中华文化优秀成果。丁鹏勃代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向童琳高、王超分别颁发捐款证书。(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联邦航空局下令停飞170余架波音737 MAX 9型飞机
- 土耳其南部发生连环车祸 已致10人死亡
-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专家给您支四招
- 打假博主“被打假”,高流量背后灰产利益链曝光
- 不止入境游,这些外国人来华创业
- 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越南 进行国事访问
- 南航集团国庆假期计划执行2.3万个航班
- 【在希望的田野上】秋收秋种稳步推进 秋粮收购加紧进行
- 中新健康丨玩手机、爱熬夜 专家科普大学生如何“睡好觉”
- 多国暂停对近东救济工程处资金支持 以色列空袭加沙致平民死亡
- 陕西延川新泰煤矿闪爆事故致11人遇难
- 云南民歌“黄金搭档”:爱逛“菜市场”,音乐创作方有人间烟火味
- 闽北乡村景村联动 激活乡村振兴
- 交通银行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群体支付便利性
- 《阿盖尔:神秘特工》中国首映礼举行
- 这条高铁新线的“绿色密码”是什么?
- 16年前的今天,她带着“海派秧歌”走上奥运舞台
- 将“绿美”绣入蓝图 广东为何“值”此青绿?
- 山东省政协委员聚焦“新三样”产品出口建言献策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
- 旅游平台:今年外国旅客在华机票预订量同比增近两倍
- 热门推荐
-
- 同一民宿在不同平台预订为何价格差距大?
- 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 读懂中国——欧洲青年体验中国式现代化丨电商“加速度”看跨境电商如何火遍全球
- 铁路物流总包新模式助力粉煤灰离宁赴藏
- 筑牢校园金融反诈“铜墙铁壁”
- 中国金融支持科创强度和水平持续提升
- 新疆首批新能源商用车集中下线并交付使用
- 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在江西景德镇成立 中外58城共续丝路精神
- 各民族同胞浙江温岭制麦饼筒迎端午 饮食文化促交融
- 世卫组织:猴痘疫情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从5A级景区的无废实践看海南生态保护:人与美景的和谐共生
- (新春走基层)新疆兵团:各族民众图书馆里趣享“文化年”
- 四川石渠4.4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 全国45所高校机甲战队集结重庆 上演“机器人大战”
- “渝”悦中转 去哪儿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打造完整服务体系
- 飓风“奥蒂斯”侵袭墨西哥格雷罗州 已致46人死亡数十人失踪
- “黑土地·生命与记忆”展再现图画家九儿“泥土味”的艺术世界
- 宁夏银川特色15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上线 办事时间节省50%以上
- 韩国又一名慰安妇受害者去世 在世仅剩9人
- 内蒙古集宁让“银发族”在家门口实现“三餐烟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