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华文明三大源头比较研究 专家学者在通辽研讨西辽河文化
中新网内蒙古通辽8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西辽河流域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三大源头,在史前时期如何既“三足鼎立”各具特色发展又互相影响交融共进?主题为“比较视野下的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与发展”的2023西辽河文化研讨会8月21日在内蒙古通辽举行,全国考古、历史和文博学界专家学者代表相聚一堂,就此展开全面交流和深度研讨。
本次西辽河文化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和中共通辽市委员会、通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国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局长曹建恩、通辽市市长奇·达楞太在开幕式上代表主办方分别致辞。
张国春表示,通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中华文明三大发祥地之一西辽河文明的核心区域,也是匈奴、东胡、鲜卑、契丹、奚族、女真、蒙古、满族等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和森林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的重要一环,实证了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本次学术研讨会邀请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等不同史前文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进行广泛交流,深入开展红山文化、仰韶文化、凌家滩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对比研究,旨在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紧密结合,深入研究阐释考古材料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之路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
曹建恩指出,在西辽河流域1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00多处文化遗产灿若星辰,展现出这一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者着力加强西辽河流域等地区的考古调查、发掘等工作,深入阐释西辽河流域从文明起步逐渐融入统一的秦汉帝国的历史进程,并注重在城乡建设中保护文化遗产。他希望学界继续支持西辽河流域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深化西辽河文明研究阐释,将西辽河文明化进程阐释清晰,将西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解读到位。
奇·达楞太表示,通辽市现有不可移动文物2492处,可移动文物7.8万余件,并建有通辽市博物馆、乌力格尔博物馆、哈民遗址博物馆、南宝力皋吐博物馆等近20家博物馆。西辽河文化研讨会是通辽首届西辽河文化节系列活动的主舞台、重头戏,举办西辽河文化研讨会,就是要搭建一个学术研讨、深化交流、集思广益的大平台,形成更多创新性、融合性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不断扩大文化传播力、地区影响力,把“西辽河文明”这张“人文名片”擦得明亮、叫得响亮。
本次研讨会共有16位专家学者应邀作报告:6场主题报告分别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郭大顺《试谈西辽河文明的“兼收并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良渚遗址群为什么申遗成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敬国《凌家滩文化——长江流域文明的曙光》、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赵志军《西辽河流域农业起源和早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室副主任胡春柏副研究馆员《南宝力皋吐文化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哈民聚落与西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研究》。
10场学术报告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研究员《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战护研究馆员《沟通南北串联东西——比较视野下的冀西北地区史前考古新发现》、暨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熊增珑《红山文化玉璧及相关问题》、黑龙江大学考古学系主任包曙光副教授《辽西地区夏商周时期的殉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白满达《朝鲜半岛史前玉器及相关问题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明辉副研究员《西辽河流域古代人群的发展与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刘江涛《兴隆洼文化玉器的组合与分期探究》、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任广《宜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收获与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后石婷婷《内蒙古敖汉旗萨力巴乡水泉墓出土胡人乐舞纹青白玉带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基建考古科主任宋国栋研究馆员《开鲁县恒源牧场辽墓》。
在研讨会座谈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并结合16场报告内容以及各自研究领域成果,积极交流研讨,共同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研究和重要遗址遗存保护传承建言献策。
2023西辽河文化研讨会期间,会议还组织专家学者前往通辽市博物馆、内蒙古民族大学博物馆和南宝力皋吐遗址、哈民遗址,参观考察并现场调研。(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7.97亿欧元!欧盟对美国Meta公司开出巨额罚单
- 内蒙古赤峰市矿业公司塌陷事故救援正在进行中
- 万里山河路 | 黄河岸边的金色画卷
- 网络视听行业在蓉发布承诺书 引导履行社会责任
- 徒步行医四十七载:残疾村医与他几十双破旧不堪的鞋
- “2024杰出酒商大会”在成都举办
- 又撕起来了!“封口费”风波后,德桑蒂斯又呛特朗普
- 斯洛伐克总理遇刺后首次公开露面 呼吁俄乌和谈
- 学习困难是病吗,如何鉴别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与“拉面之乡”结缘六十余载 中国高校与西部县城盼深化合作维度
- 2024甲辰新春中国城墙全球征春联活动正式启动
- “粽”头戏来了 “咖啡粽”“水果粽”……粽子市场新意十足
- 中国候选人成功当选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委员
- 长沙机场计划恢复至大阪、雅加达等航线
- “吃谷”的年轻人
- 威海打造全球打印机之都 前9个月产量1200万台
- 韩公调处对尹锡悦执行逮捕或推至3日 尹方面提出异议申请
- 2023年端午小长假上海虹桥机场口岸出入境旅客量超2万
- 林芝市文工团到巴宜区中队慰问演出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山西“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工程展开
- 江西铜鼓:打造社区零工驿站 开拓灵活就业新路径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回应“东北虎伤人事件”
- 总台专访丨加蓬学者:美国出于政治目的与利益破坏“北溪”
- 男子操纵网络水军“养号”1200余个 损害公共利益赔偿100万元
- 天津启动“五社联动”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
- 福建省莆田港吞吐量今年来突破5000万吨
- 【地评线】荔枝网评:特色文旅“热”力足,释放消费“新”活力
- 青藏高原最大民用机场三期扩建工程T3航站楼主体封顶
- 新疆传统古村落如何点亮文旅融合新业态?
- 广州园博会揭幕 开启相约春天的花事盛会
- 中国驻德使馆举办2024“国际中文日”活动
- 俄乌局势进展: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效力中止 乌多地遭导弹及无人机袭击
- 降低用药负担 山西39种药品平均降价56%
- “莱科宁模式”加持极氪001 FR起售价76.9万元上市
- 英美资源集团首席执行官万德昆:中国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 在济台胞包粽子欢度端午 增进两岸同胞情谊
- 第二届“福狮”文化节在福建石狮举办
- 商务部回应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 第四届中华文化与两岸文创产业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州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