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可见、时时可见,古城西安掀起“诗词热”
处处可见、时时可见,古城西安掀起“诗词热”——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阅读提示
步行街树枝挂满诗词灯饰、人行道绘制立体诗词、超市货架上方悬挂诗词吊牌、地铁拉环卡片印有古诗词……西安正全面掀起“诗词热”。
鲈鱼货架上方悬挂着诗词吊牌“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梨上方悬挂着“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五谷杂粮上方悬挂着“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荠菜上方悬挂着“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近日,陕西西安一大型超市因其诗词创意“火爆出圈”,引得众人纷纷拍照打卡,更有汉服爱好者现场与顾客玩起对诗游戏。
“走进来,一种古诗词、文字之美涌上心头,感觉不仅是在购物,更是在体会一种诗情画意,正如最近热播的国产动漫《长安三万里》的一句台词:‘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西安市民李淼说。
诗词长安:一步一诗,灯火阑珊
西安,古称长安,为十三朝古都。8月13日,浙江游客陈振初带着两个女儿慕名而来。从“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清平调》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长恨歌》,长生殿内,看着3D全息影像,陈振初的两个女儿泪流满面。
对于古都西安的“诗词热”,陈振初的记忆是从2023年春节前开始的。位于西安市大雁塔北广场两侧的步行街热闹非凡,树枝垂下一句句古诗词。游客纷纷直呼:“自古诗词天上来,不为人间你我言。”
而在西安“古诗词街”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来自南京的游客王智忍不住感叹:“千年前,数百位诗人在长安城留下无数极具浪漫的诗篇;千年后,有人将它们化作满城‘火树银花’,用诗词描摹和雕刻‘用情至深’四个字。”
“该创意以树木为骨,以诗词为魂,通过经典诗句搭配唯美灯效,让游客‘一步一诗’,有种行走在诗词里的感觉,抬头即见千年古韵,将中国式浪漫演绎得淋漓尽致。”诗词爱好者,西北大学传播系主任、副教授赵爽英评价道。
一股“诗词热”的春风再次刮过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也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们的浪漫绝不止于此”。
5月的一日,刚工作一年的朱明媚踏入西安地铁四号线,用手拉头顶横杆上的拉环时,她惊奇地发现拉环与横杆中间的方形卡片上印有王勃《临高台》中的诗句:“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其他这样的位置也布满诗句。行至莲湖区青年路小学门口的步行道时,“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少年自当扶摇上,揽星衔月逐日光”“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等诗句映入眼帘。
还有一些诗词爱好者在公交车上、地铁里吟唱诗词,引来大家集体背诵,“古诗词在西安真‘火热’,处处可见、时时可见,原来这座古城背后藏着一个诗词长安。”朱明媚说。
诗意长安:一眼一诗,情景交融
佘毅凡是西安市东元路学校四年级语文老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他酷爱古诗词,而他的诗词课堂有一个特点——诗句与实景相交融,这也备受学生们的喜爱。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讲到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他会要求家长和孩子们在周末尽量去乐游原实地感受,在古人写诗的现场理解诗词的内容、感情和意境等。“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在蓝田县的古栈道上,适宜冬天去,“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也在蓝田;“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在秦岭脚下;“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临潼区华清池景区内……
随着“诗词热”在西安不断升级,利用课后服务时间,佘毅凡也将越来越多诗词与意境传递给学生。而他的培养方式也取得成效,孩子们爱上了古诗词,能讲出很多古诗词相关地点的历史文化。
“老师,我最喜欢高适的诗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暑假我一定要和爸爸、妈妈去边关塞外感受这首诗。”8月15日晚上,佘毅凡收到学生悠悠(化名)看完《长安三万里》后发来的微信语音,他很是欣慰,此前悠悠已经去过大小雁塔、城墙、大明宫遗址公园、阿房宫遗址、曲江池等,在各个地方感受诗词之美。
诗情长安:一境一诗,文旅升级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这个店3000平方米,能容纳近300人,上午11点营业,5分钟内全部坐满,订包间要提前两周预约。”8月16日,长安大牌档(西安盛景店)经理高鹏激动不已地告诉记者。
作为西安本地特色餐饮,这家品牌餐饮主要以大唐盛世文化为装饰内容和风格。而西安盛景店地处古陆上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大唐西市,随着“诗词热”在西安热度不断提升,店里从前台到各个美食栏口以及屋顶都印上了古诗词,形成诗词环境,更在每日的情景演绎中融入古诗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上午11点40分,演出准时开始,店里的顾客纷纷放下碗筷,围到舞台前拍照留念,表演到高潮时,鼓声大作,店里变身大型吟诗背诗现场,各处掌声、叫好声不断。
“我们将诗词和装饰、装修融合,和舞剧表演融合,既宣扬传统文化,又增加了一些现代的内容,是一种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尝试,让游客在餐饮中也能感受到大唐的繁华鼎盛和陕西的文化气息。”高鹏说。
在西安,以“诗词热”带动的文旅融合不断升级。“长安十二时辰”打造沉浸式畅游唐风古诗,12处长安城盛景,12位唐朝代表性人物,12首与时辰相关的唐诗,深受游客喜爱;“穿汉服、化唐妆、逛古都、对诗词”,在西安各历史文化景点,“对诗热”正在兴起,部分诗词爱好者走上街头,邀请穿汉服的游客与他们对诗,体验诗词的魅力与乐趣……
“如今,以‘寻找古代韵味’为方向,以诗词为媒介的文旅融合正呈现勃勃生机,通过一些好的创意和做法,让诗人和词作者‘走出书斋’、走近今天的年轻人正成为一种新风尚。未来,在古都西安,诗词的魅力必将进一步彰显,让更多爱好者愿意‘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长安盛世颜’。”赵爽英说。
(工人日报记者 毛浓曦 通讯员 祝盼)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江潮州段两艘新建渡船试航
- 廿四节气|千里江山图之立秋篇
- 一块柔道垫的“出海”故事
- 强台风“杜苏芮”在福建晋江沿海登陆
- 东航接收第三架C919大型客机
- 美国青年参访杜立特行动纪念馆:历史已有后辈聆听
- 江西一男子拒服兵役受7项联合惩戒
- 我国电动工具出口获认可 电动工具企业实验室年增长率10%以上
- 国家发改委:11月、12月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贵州221起森林火情目前已全部扑灭
- 2024年安徽检方共办理各类案件19.7万件
- 中新文娱评:抢不到的票为何总出现在黄牛手中?
- 瞿弦和等朗诵名家汇集2023第九届中国诗歌春晚
- 南宁一高龄产妇突发羊水栓塞 30余名医护奋战27小时击退“死神”
- 冲突持续 苏丹喀土穆民众被迫逃离
- 纪录片《中国新疆的哈萨克人》荣获哈萨克斯坦2023年度NEWSKY WORD最佳影片奖
- 广东认定首批8家森林书屋 免费对外开放
- 一嚼两千年 产值近千亿 槟榔何去何从
-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催生的新型消费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启幕 已成澜湄合作成就有力证明
- 热门推荐
-
- 规范化种植 市场化运营 新疆持续夯实中药材产业基础
- “95后”活跃用户占比超2/3 省钱环保就打花小猪
- 南苏丹与苏丹争议地区爆发冲突 已致约40人死亡
- 俄2023年GDP预计增长超3.5% 普京:俄已成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 (第六届进博会)上海侨界父女的“非遗梦”:让海派艺术大放异彩
- 截至7月31日14时,北京公交集团受降雨天气影响线路共380条
- 青海化隆“统种共富”:小田变大田,村民“双增收”
- 中国气象局启动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三级应急响应
- 制售治疗癌症等疾病的“自制秘方”药
- 国家统计局:预计PPI有望继续低位回升
- 国家统计局:PPI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
- 宝马与出租车碰撞侧翻自燃 事故责任在哪一方?
- 内蒙古警方通报“一家5口遇害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 (八闽千姿)福建南日岛:昔日“小渔村”变身“和美海岛”
- 自我防护意识“不降级” 外出就餐注意这几点
- GEMO金茉亮相2023进博会,秀出“RF-ICE冰射频”抗衰黑科技
- 培育新质生产力 青年挺立时代潮头
- 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
- “任意拘押帝国”严重践踏人权
- AI为数字办公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