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级别文物也能得到文保“特别关照”
专家建议,建立线上监管线下巡查机制,实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监管全覆盖,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同时,组织开展低级别文物灾害因素分析评估、保护材料及工艺研究和病害成因及治理等技术攻关,研发文物建筑防雨雪等保护装备,开展重要濒危文物数字化采集,真正实现为低级别文物古建“遮风挡雨”。
“这座关帝庙始建于宋代,现正殿为清代遗构,建筑受力构件明确,插廊结构搭建合理,室内空间处理极具特色,但目前建筑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残损,再不抢救就真成遗址了……”8月16日,记者走进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干了32年文旅工作的沁源县文旅发展中心主任郭天红对全县受损亟待修缮的文物如数家珍。这些文物大多是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
日前,国家文物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的通知》,提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3年将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透露,2023年还将筹备启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统筹做好各级各类文物资源特别是低级别文物保护管理,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监督管理,实施一批世界文化遗产、石窟石刻、文物建筑重大保护项目。
低级别文物如何确定?它们又为何得到“特别关照”?
不可移动文物都应予以保护
所谓低级别文物,是相比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高级别文物而言的。
我国将文物一般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指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石窟寺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章第十三条,可将不可移动文物按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等分为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三个级别。
同时该条也明确规定,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公布。也就是说,包括无级别文物单位在内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都应按照文物法予以保护。
山西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认为,低级别文物主要包括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低级别文物在不可移动文物总数中占比很大,呈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分布零散、保存状况差等特点。
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炜林来看,所谓的低级别文物单位并不一定都不重要。其中一些遗址是因为过去根本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考古工作,缺乏对其所蕴含价值的认识而被忽视。低级别文物中其实大有宝藏。
“我在陕西时曾经主持过对高陵杨官寨遗址的考古工作,这个遗址曾经是个典型的低级别文物单位,无人问津。”王炜林回忆,2004年,因一个基本建设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开始对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进行发掘,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考古人员逐渐认识到,这个遗址不仅是陕西的,甚至为全国最大的庙底沟文化遗址。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该项考古工作解决了聚讼已久的庙底沟文化聚落和墓葬两个重大的学术问题。这项工作因此获评2008年和2017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杨官寨遗址的身份也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改变,由无级别单位一跃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但不是所有的低级别文物单位都能像杨官寨遗址这样幸运,它们中的大部分因为保护级别可能被忽视,甚至被无视。”王炜林指出,尤其是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的这些低级别文物单位,可能因为土地开发而“命运”堪忧。
多重因素影响合理利用
数据显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登记认定不可移动文物76.67万处。截至目前,全国已核定公布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核定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629处。
“全国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保守估计在70万处以上。”山西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山西是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省。在山西省5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低级别文物占据绝大多数,但由于文物“家底丰厚”,很多县级文保单位虽然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也只能“屈尊”于低级别文物。这些遗存的不可移动文物多暴露于室外环境中。长期以来,这部分文物由于关注度不够、投入保障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因素,约有80%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保存状况堪忧,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保护。
在山西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看来,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目前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保存状况堪忧;二是保护经费缺口较大;三是低级别文物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对此,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文旅局副局长李军表示赞同。他坦言,目前低级别文物保护依然问题突出,保护任务繁重、管护力量不足、产权问题复杂、合理利用滞后这些问题仍然存在。
“多数低级别文保单位处于偏僻之地,交通不便,本身规模小,缺乏旅游开发价值,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文物的合理利用。”李军说。
为低级别文物“遮风挡雨”
低级别文物,既是历史文物,也是乡愁记忆。
近年来,低级别文物保护已经逐渐引起了重视。山西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举例,从2023年起,山西省实施了濒危文物抢救性数字化保护,山西省财政每年单列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项目”。
“项目一期目标为长治市和晋城市的63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41处低级别文物,计划采集单体建筑236座、壁画2537平方米、彩塑30尊的数据信息,建立文物数字化信息保全档案,为后期文物保护利用提供支撑。”山西省文物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除此以外,2022年底山西省财政厅和省文物局联合发文,鼓励市、县(市、区)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对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实施全面保护。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省已安排低级别文物政府一般债券2.7亿余元。
文物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如何推动低级别文物保护,提升社会对此类文物的保护意识?
不少专家表示,建议适度提高国保资金可用于省级及省级以下文保项目比例,强化财政资金安排科学性,提高资金执行效率。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社会公益基金、全额出资、与政府合作等方式,参与低级别文物建筑本体保护修缮、历史风貌维护、旅游文创开发、文化传承发展等保护利用全过程。
此外,专家还建议,在人员队伍结构上不断优化,提升文物管护和科研能力,夯实基层文物保护力量。建立线上监管线下巡查机制,实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监管全覆盖,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同时,组织开展低级别文物灾害因素分析评估、保护材料及工艺研究和病害成因及治理等技术攻关,研发文物建筑防雨雪等保护装备,开展重要濒危文物数字化采集,真正实现为低级别文物古建“遮风挡雨”。
“相信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开展,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会得到一定的提高,包括所谓低级别文物单位在内的所有不可移动文物都会得到有效保护,逐渐走向文物保护的舞台中央。”王炜林说。(科技日报记者 韩 荣)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情满中华”欧洲福建社团在北京、福建参访
- 一季度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417.3亿件 同比增长22.1%
- 安妮·埃尔诺:为了拯救而写作
- (进博故事)“小黄麻”编织“大机遇”
- 美前总统特朗普受刑事指控 庭审与竞选成为两党的美式政治秀场
- 2023宁波人才科技周开幕 “人才大脑”正式启用
- “上头”电子烟竟含有合成大麻素 检察官揭秘新型毒品
- 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 海外侨胞列席山西省政协会议:感受活力 助推开放
- 比利时第一大港安特卫普港2024年缴获40余吨可卡因
- 新一届欧洲议会召开 梅措拉再次当选议长
- AI眼中的中国|最忆是杭州
- 特斯拉召回部分进口Model S和Model X电动汽车
- 山东探索打造高纬度茶叶品牌 引导“茶+”业态创新发展
- 院士谈科普教育:来去皆在生活
- (经济观察)回应时代之问 金砖经贸合作开新局
- “十一”黄金周楼市呈分化态势
- 拉住陷入网络“情感虹吸”的长辈
- “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活动在江西景德镇举办 带动跨境电商销售额1800万元
- 外国留学生江西九江“看见非遗”:学茶艺做陶瓷 感受非遗魅力
- 热门推荐
-
- 山西太原一专科学校引进海归博士引关注 教育部门已介入核查
- 叶盛吉文书捐赠仪式暨纪念叶盛吉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 亚太观察丨长期管理混乱 对公众欺瞒推责 日本东电痼疾积重难返
- 《故宫之声》音乐专辑将在年内推出 用音乐传递中华文化之美
- (新春走基层)广西龙胜四代同堂五个民族之家的别样年味
- 3月仍有5次冷空气影响,多地或提前入春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 热带风暴“阿尔贝托”在墨西哥造成4人死亡
- 韩国锦山举行世界人参庆典
- 以色列空袭拉法致25人丧生 拉法打击计划遭国际社会批评
- 共青团浙江省委:与“青牛”同耕乡村振兴、逐梦沃野
- 江苏无锡携270余个岗位跨省招揽山东“千里马”
- 鄂伦春狍角帽走红 网友催上环保版
- 最新“世界品牌500强”:中国48品牌上榜跃居全球第三 微软、苹果、亚马逊排前三
- 海浪黄色警报!东海将出现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区
- 台风“组团”来福建 专家称与厄尔尼诺相关
- 重庆:“坝坝茶”圈粉来客 民众嘉陵江畔“喝”出新时尚
- 匈牙利总理突访基辅 系乌克兰危机爆发后首次
- 叫停学龄前教育APP不只是配合“双减”
- 兼具生活照料和医学护理技能 健康照护师让养老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