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动”起来、“活”起来 用数字技术弘扬传统文化
央视网消息:在陕西西安,当地文化业态利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古籍文物、城墙等保护和修复当中,使得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传承弘扬,而且还让历史“动”起来、“活”起来。这些沉浸式数字消费产品,让观众更直观地体验和感受到陕西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扫描仪把宋元刻本的纸质古籍转化成数字文本。
陕西省图书馆文献部副主任 蔺晨:它用的是现代化高清的、非常先进的扫描技术。我们后续再进行数字化建设或者是古籍的整理出版,都可以使用它的原始图像。
为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从2010年开始对馆藏古籍和陕西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完成了上万册陕西古代地方志等古籍的数字化采集,通过采集的数据搭建起历史文献数据库,并逐步把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影像分享给社会。
走进这个虚拟的“历史时空传送门”,观众可以瞬间穿越到1000多年前,沉浸式体验唐文化的魅力。
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技术副总 梁凯翔: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后期进行三维建模、软件的开发,把它展示成一个能让观众沉浸式体验的设备。
目前,陕西省围绕红色文化、文物活化等重点领域,借助数字技术打造了“互联网+革命文物”等教育平台,有效拓展了革命文物的传播范围。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全国百家旅行商“打卡”山西忻州 共话发展新机遇
- 文化中国行丨联通南北、河城共生 来这里感受我国古代水利大智慧
- 《我的阿勒泰》火到巴西 “视听中国”惊艳里约创意大会
- 中国青年力求婚礼省心省力 职业伴娘应需而生
- 孩子沉迷手机、给网络游戏大额充值,该怎么办?
- 瑙鲁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上海嘉定警方:3名男子酒后索要女子微信、殴打摊贩被刑拘
- 雨水花园、体育公园……带给市民“家门口的幸福”
- 水运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权威发布)
- 打造新型城市戏剧空间 重庆“拾楼戏剧空间”正式开放
- 20个中心城市网约车订单合规率超八成
- 梁晓声寄语“后浪”:向做难事的你们致敬!
- 叙利亚时隔12年重返阿盟后,叙总统将首次参加阿盟峰会
- 美国一架飞机起落架故障 仅靠单轮迫降成功
- 中央财政创新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
- 如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这几点
- 津兴城际铁路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推进
- 新疆首趟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
- 古民居群焕新颜 和美乡村留乡愁
- 河北发布大风蓝色预警:承德唐山等地阵风6到7级
- 热门推荐
-
- 2024年广西信息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南宁举行
- 华北有一座带泥土气息的“东方维也纳”
- 国家大剧院赴瑞士、奥地利、德国三国开启文化首访
- 【东盟专线】南宁加速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
- 武汉市武昌区:擦亮“古城”品牌 注入发展新动能
- 兰州展出“移动的敦煌” 岩板绘画展现文化魅力
- 2024年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 督察监管发力、完善标准体系 青海守护“中华水塔”
- 迪拜世博城延续世博会科技辉煌 特斯联受邀首批入驻
- 上横高速公路跨越湘桂铁路罗料分离式立交桥施工完成
- 中国首张“草票”在内蒙古发布
- 四川阿坝州茂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8千米
- 冬季血压易波动 饮食一定要低盐
- 停火六周换取释放被扣人员?外媒:哈马斯尚未明确表态
- 7月15日至18日 北京禁飞一切“低慢小”航空器
- 普京称乌军“损失惨重” 泽连斯基“承认”反攻慢于预期
- 专家手把手教你打造“居家小药箱”
- 中华慈善日:福建宁德让慈行善举蔚然成风
- 挺过洪灾迎丰收 “稻城”舒兰又飘稻香
- 青海冬虫夏草上市 鲜草按根销往多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