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端午+”,让传统佳节推陈出新
近日,深圳市龙华文体中心上空,千架无人机编队闪耀星夜,演绎“飞龙在天”迎接端午。短短数十秒的视频在各平台转载,播放量突破千万。
提到端午,“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饮雄黄;赛龙舟,敲锣鼓”的歌谣也许会带着童年记忆,在很多人脑中盘旋回响。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更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但其面貌正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科技、媒体、文化、创意活动与古老节日频频相融,让“端午+”逐渐成为人们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新体验。
大众活动创意频现,百姓参与感让端午佳节“有些新花样”。各地龙舟也是精彩纷呈:在广东佛山叠滘乡,因其特殊的水路环境,参赛队伍需在300多米长的S型水道上折返完成比赛,好似“龙舟漂移”;浙江嘉兴的乌镇景区将传统摇橹船与龙舟结合,推出“龙舟花灯船”水上巡游活动;在杭州市西湖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蒋村龙舟胜会时隔3年重磅回归,最贵的“满天装龙舟”造价高达一百多万,而“半天装龙舟”“赤膊龙舟”“泼水龙舟”等多种花样,将现场氛围拉满。
端午龙舟之所以长盛不衰,因为留住了中国人心底的乡愁,更是因为合作、拼搏、奋发向上的龙舟精神代代传承。这项传统民俗活动今年更受关注——杭州亚运会龙舟项目预计共产生6枚金牌,龙舟文化更加“活”起来,“火”起来,也在劈波斩浪中“划”向世界。
大众媒体创新不穷,文化沉浸感让端午佳节“有些不一样”。随着文化自信逐渐高涨,在文化节目中“品节味、长知识”已成为不少人过传统佳节的标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沉浸式实景演出以峡江两岸为天然幕布,将山水美景、人文气象与文艺表演创新融合,让千年文化以文艺之美飞入寻常百姓家;多家媒体平台让观众“粽”览好戏,节日期间集纳各类优秀视听节目,云享佳作成为“端午档”的特色标签;而网络慢直播也以独特的节奏一展“镜头里的美丽中国”,在静观各地美景中,慢度佳节。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大众形态,古今交汇、穿越次元的文化大餐更具影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大众审美细腻迭代,时尚感让端午佳节“有些俏模样”。汉服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西安、兰州、长沙、潍坊等多地开展“国风汉服”展演和游园活动,见传承之美于仲夏优雅绽放;很多人家门口挂上了搭配黄金球、菖蒲叶的精美艾草花束和花环,端午杀菌祛病、祈求安康的祈愿又增添了新的仪式感。数据显示,6月中上旬,仅一家电商平台销售端午花束的商家数量同比增长344%,销量则比去年同期上涨高达170倍。传承和发展并不遥远,就在每个人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里,有些布料花纹是根据历史记载发掘、艾草挂法也成为热门话题,看似小小的创新创意不仅增添美好,更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和现代的生机与活力。
“端”指端正,“午”即正中。中国人历来讲究行正方能致远,守正方能创新,各地涌现出的“端午+”创意与实践,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节日的“微创新”不是让节日的传统味儿越来越淡,而是在传承发扬中与新时代元素有机融合,方能让佳节过出新意,让日子品出陈香。
(央视新闻客户端 文丨吕帆 陶郎)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旅为“媒” 长江中游经济区“通平修”绿色发展先行区架起发展连心桥
- 全国首票国际航行船舶高硫生物燃料油在广州南沙港完成加注
- “府楼猴”IP助推广东侨乡潮州旅游热
- 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郁 川剧老剧种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 萨尔瓦多突发坠机 国家警察局长等9人身亡
- 保健品“坑老”现象调查:“一眼假”为何老年人深信
- 滑雪场里的“显眼包”,这样运动少受伤
- 三亚将培育多元消费模式 争取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 中新健康|哪些症状提示孩子有可能感染了肺炎?专家解答
- 九部门:到2025年全国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
- 国家林草局:我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薄弱,下一步将尽快补齐短板
- 杭州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第四 实现进位
- 浙江台州刺绣焕新机:拥抱创新 跨界融合
- 开三倍工资留人!春节快递和家政人员需求大增
- 福建宁德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2024年锂电产业产值2480亿元
- 德国宣布关闭所有伊朗驻德领事馆 伊朗抗议
- “90后”艺术群体出场 北京当代艺博会“返场时代”展览开幕
- “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今天在上博揭幕
- 2025年财政政策方向清晰明确:将非常积极
- 治理“假就业”,关键何在?
- 热门推荐
-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合规提示 规范“618”网络集中促销经营活动
- 中国代表:美国利用人权问题干涉打压遏制发展中国家注定失败
- 以居家办公应对“谁来带娃”值得尝试
- 新疆阿拉尔市持续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助力职工增收致富
- 河北鸡泽发现天然雄性不育小麦 为新品种选育提供重要支撑
- 106组战国中山国文物亮相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荷兰发现疯牛病病例 称不会危及食品安全
- 年夜饭“重头戏”饺子如何吃才能不易发胖?
- 海尔智家AWE展示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成果
- 昌景黄高铁安徽段接触网送电
- 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开幕
- 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讲“艺术中的中国故事”
- 提振制造业仍须深挖需求潜力
- 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国际视点)
- “就地过年也有浓浓的年味”
- 新疆兵团:复播轮作种植实现“一地双收”保障粮食安全
- 上海会展经济强劲复苏
- 第三十届“蓝天下的至爱”开幕
- 巴拿马当选总统宣誓就职
- 报告:实施“二三四”计划 推进海外中餐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