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剧海外“圈粉” 《临水娘娘》何以吸引日本观众?
吴汝俊(受访者供图/《中国新闻》报 发)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旅日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日本京剧院院长、民盟中央委员吴汝俊创作的《临水娘娘》今年5月在日本东京首演。近日,吴汝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分享他以中日民间共同信仰的“临水娘娘”为主题创作同名新京剧的故事。30多年来,吴汝俊不遗余力地在日本推广新京剧。他在新作中融入中日两国音乐元素,把“女神”塑造得更贴近生活,他说,“要推陈出新,寻找中日文化共同点,影响本地人”。
“寻找中日文化共同点”
东京多元文化会馆的舞台中央,一名彩裙女子翩翩起舞,背后大屏幕播放着天降甘霖的画面。“我陈靖姑,撕去云肩,扯下花钿,我跪在大地中央,我代万民祈求上苍降雨……”配有中日双语字幕的诵词,讲述着“临水娘娘”这个中日民间共同信仰形象的传说故事。
5月10日,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旅日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民盟中央委员、日本京剧院院长吴汝俊创作的《临水娘娘》在日本东京首演。
当天,不大的剧场里高朋满座,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自民党前干事长中川秀直、日中友好少年之船机构会长井胁诺卜子等嘉宾到场观看。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发来贺词,为吴汝俊创作的这部新剧“捧场”。
“看我演出的观众,95%以上都是日本人。”谈起30余年来在日本推广“新京剧”的经历,吴汝俊说,“要推陈出新,寻找中日文化共同点,影响本地人”。
从“神”到“人”
《临水娘娘》是吴汝俊创作的第十一部新京剧,穿插舞蹈、器乐、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临水娘娘为拯救百姓,舍身祈雨的故事。这也是临水娘娘的形象第一次被搬上京剧舞台。
据民间传说,临水娘娘原名陈靖姑,生于福建下渡,在福建、台湾、东南亚一带被奉为“陆上妈祖”。临水娘娘在日本各地同样广为流传,被尊称为安产和降妖除魔之神。
吴汝俊回忆,自己初识“临水娘娘”这个形象,是在日本东京的水天宫。他想,“既是中日民间共同的信仰,为什么不能向日本观众呈现中国的临水娘娘呢?”
从剧本、唱词创作,到舞蹈编排、服装、道具、灯光、视频剪辑,再到京胡独奏、诗朗诵,吴汝俊用了半年时间,把想法变成现实。
为了让这个新京剧形象更好地被接受,吴汝俊在每个细节都很用心。比如人物形象设计借鉴影视妆造,更加贴近生活。
“临水娘娘是为了人民而献身,我们的艺术也应该向大众靠拢,不神化,还原20多岁的平凡女性形象。”吴汝俊说。
中国的昆曲、越剧、古典舞……遇上日本音乐元素
新京剧能够走进日本观众的心,不仅因为美术、服装和舞台戏剧的设计,更归功于“音乐形象”的塑造,朗朗上口的旋律,让日本观众感到“在和他们对话一般”。
《临水娘娘》的主题音乐融入了昆曲曲牌、越剧唱腔、江南小调等,吴汝俊力求通过音乐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此外,现代舞、中国古典舞、日本歌舞伎舞蹈多种艺术形式根据剧情需要穿插其中。
照顾到日本观众的欣赏感受,剧中唱词配有对应的日文字幕。
“我把中国人爱好和平、善良仁爱的理念融入到创作中,以此让不同国家的观众通过艺术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吴汝俊说。
守正创新“新京剧”吸引海外年轻人
让国粹走近大众,以艺术为媒,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之精神,是吴汝俊多年来始终在坚持的事。
出生于京剧艺术世家的吴汝俊自小学习京剧和京胡,21岁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到中国国家京剧院工作。同时,他也开始思考如何能够创新京剧的表演形式,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去了解这门艺术。“有时候看到剧场里演员的数量比观众还多,我心里是不好受的。当时觉得自己作为年轻人,必须做点什么。”
1989年,吴汝俊移居日本,从事京剧艺术的研究与推广。京剧虽是中国国粹艺术,但赢得海外观众的青睐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赴日本之初,他为观众表演京剧唱段,只获得了礼节性的掌声,“日本民众不懂京剧艺术,又怎么会喜欢呢?”
为了让日本人能够真正欣赏京剧艺术,吴汝俊专门钻研日本的歌舞伎、狂言等艺术形态,将其与京剧艺术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创作出独特的“吴氏青衣”唱法。基于传统唱腔与叙事方法,吴汝俊还借鉴国际流行文化元素,辅以现代化声光电画舞台效果,创新推出“吴氏新京剧”。
“能让年轻人离开剧场时,哪怕只能记住4小节,这个戏实际上就‘有’了。”吴汝俊感慨道。
在吴汝俊的新京剧中,具有时代感、生活化的人物形象受到海外观众的喜爱,京剧作品《贵妃东渡》便是其中的代表。此后,吴汝俊又相继推出了《武则天》《孟母三迁》《宋氏三姐妹》等十部新京剧。他表示,未来将不断以国粹为媒,向海外传递中国声音。(完)(《中国新闻》报记者 李腾飞 作者 罗鲁峤 报道)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基协修订规则 加强对基金经理、投资经理的自律管理
- 汉语方言如何传播?复旦大学团队研究获新突破
- 哈尔滨市9县市降雪量超历史同期极值 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继续停课
- 又一城缩减住宅限购范围!已有7个省会城市全面取消限购
- 皖能联手能链、永联科技等打造安徽首座“油气电氢服”一体化综合能源港
- 渝川黔三地携手共同助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英国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国家纪念碑选址确定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 2024海峡两岸高层次人才交流会在成都郫都举行
- 全息透视动漫等产业前沿,这个博览会有哪些亮点?
- 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境外游客 上海外来消费增势明显
- “有生命危险”!四度任斯洛伐克总理的菲佐“遭暗杀”
- 吉林推出“九大重点专项”促振兴
- 丰收背后的隐形力量!这里有走出小县城的“种子选手”
- 向海泉州丨中新网评:千年多元古城,融通古今繁荣
- 城市“伤疤”变成生态公园 废弃矿坑实现华丽转身
- 新漫评:大英博物馆失窃事件频发 文物何时能“归家”?
- 长三角铁路今年首开“球迷”旅游列车
- 浙江启动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
- 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在中国长沙开幕!全球专家共话近视防控未来
- 热门推荐
-
- 铁路苏州站通报“旅客不慎跌入股道”:身体并无大碍
- 江西文创月饼频频“出圈” 吃在嘴里的“文化味”
- 吉林4名大学生灾区救援 自费购买2500余件矿泉水
- 新疆墨玉:45.5万亩冬小麦接续播种
- “改种+改地+改机” “白花花”盐碱地变身稳产增产“大粮仓”
- 2025年春运启幕 江西南昌车站预计发送旅客543.5万人次
- 企业要当好个人信息“守门人”
- “在三亚租车被套路”涉事公司法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 山西发现北魏家族墓地 墓主人均为男性青壮年
- 第八届儿童发展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以儿童发展奠基人口高质量发展
-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法国
- 山西多措并举搭平台 拓宽渠道保就业
- 77岁老人拍千余条短视频记录乡愁
- 巴基斯坦发生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已造成20人死亡
- 拜登出席美国民主党大会并发表讲话 呼吁支持哈里斯
- 山西籍导演李璞首作《年年岁岁》亮相圣保罗国际电影节
- 湖北新兴产业加速壮大 发展新动能澎湃奔涌
- 8个走私洋垃圾犯罪团伙人员被判刑
- 中国建立外企圆桌会议制度
- 辽宁省2024年前4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