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儒学碑刻拓片展昆明启幕 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
图为滇南儒学碑刻拓片展现场。 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供图
中新网昆明5月18日电 (记者 胡远航)18日,由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通海县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滇南儒学碑刻拓片展”在昆明开展。展览展示《儒学箴碑》等滇南儒学代表性碑刻拓片,展现云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记忆。
儒学是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纽带。早在汉代,儒家学说便已传入多民族聚居的云南,但主要以私学形式传播。元代,云南行省建立,平章政事赛典赤·赡思丁在昆明建孔庙、创庙学,完善和发展了由学宫、书院、义学等构成的儒学教育体系。“兴文教”也成为历代治滇者恪守的重要方略。
此次展览展出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儒学碑刻拓片30余通,包括《儒学箴碑》《孔子弦诵图》《都元帅府建文庙碑》《程子四箴》等,均为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项目组于2020年-2022年开展滇南儒学碑刻调查时整理而来。
其中,《儒学箴碑》立于明代,乃当时云南临安府河西县(今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知县、儒学教谕、训导等地方官员刊刻,阐述当地意欲发展教育,以达“化民成俗,以善其乡;成德达材,以资于邦”的目的;立于建水文庙的《程子四箴》,以宋代大儒程颐所撰视、听、言、动四箴,告诫学子;《孔子弦诵图》则刻绘孔子抚弦而歌与弟子众乐的画面。
“这些拓片不仅具有较高的文艺价值,还承载云南儒学建立与发展的丰富信息,是研究历史、传承文化、赓续文脉的重要资料。”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馆员赵海娟称,在云南,儒学的进入、传播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滇南地区是云南著名的“文献名邦”“礼乐名邦”,儒家文化在此生根发芽,体现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儒家文化也成为古代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重要思想资源。
当日的活动现场还举办“传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云南大学师生观摩、体验。(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行报告:中国经济现企稳回升态势 预计四季度GDP增长5.7%左右
- 今日腊八丨过年序幕拉开!
- 阿富汗警方打死6名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成员
- 可生物降解电路助电子产品更好回收
- 韩国小伙创业记:来中国,他做对了选择
- 形式千篇一律,游客审美疲劳——网红路牌的“方向”搞错了
- 敦煌石窟的“打开方式”
- 190件吉祥文化主题展品长沙“喜相逢”
- 美报告:美国正被仇恨心理摧毁 国内极端主义爆炸性增长
- “戴”上遮阳帽、云端看“体温” 粮仓里的度夏装备上新了
- 厦门发布2024民企百强榜及“十佳”营商环境创新榜
- “精神内耗有多累”上热搜,你会无意识地欺负自己吗?
- 空调应保持恒温?消暑纳凉有哪些误区
- 官方通报广西一男生遭欺凌:2名涉事学生被刑拘
- 报告:我国能源消费呈现刚性增长态势
- 抖音发布微短剧治理公告 119部违规微短剧下架
- (走进中国乡村)广西百年古村“内外兼修”焕新韵
- 预算绩效管理迈入提质新阶段
- 江汉江南北部等地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 青海等地有雨雪天气
- 以议会通过有关巴勒斯坦国的立场
- 热门推荐
-
- 56个国家和地区逾2500位“武林高手”对决嵩山
- 在阿布扎比扎耶德国际机场“遇见”上海东方明珠、豫园和小笼包
- 2024年北京书市将举办首届全国古旧书展销年会
- 拉萨列车旅客突发疾病 同车军医紧急救援
- 各地铁路公安机关进车站上列车开展国家宪法日宣传
- 南京至马鞍山城际铁路(马鞍山段)姑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 外媒关注中美元首利马会晤: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 麦康奈尔记者会上突然“呆滞” 回应拜登:“都是沙袋惹的祸”
- 以戏曲服装为主角 话剧《万火关》用当代视角思考传统文化
- 肥胖如何影响大脑?国际最新研究称减弱对营养物质应答且不可逆
- 让人“上头”的职场综艺,谁将是下一爆款
- 藏族小伙多登:走下高原画唐卡
- 套现只需5分钟 “网购”App成了信用卡套现工具
- 新漫评:“手”护难民,让他们不再无以为家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将在甘肃定西举办
- 中轴线文化“活”起来 北京推出数字中轴探访线路
- 江苏扬州设立“大运河文化遗产日” 立法“让古运河重生”
-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集中凸显科技转化成果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好收成”变“好收入”,粮食安全底气足
- 第三届中国西藏“环喜论坛”:规模规格创西藏外事活动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