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诗人阮氏梅娟:用诗歌架设越中文化交流桥梁
越南籍诗人阮氏梅娟。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南宁5月16日电 题:越南诗人阮氏梅娟:用诗歌架设越中文化交流桥梁
作者 黄艳梅 玉庚鑫
“诗歌是不分国界的,我希望有一天能把自己的诗歌全部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了解更多的越南文化,用诗歌架起越中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越南籍诗人阮氏梅娟近日在广西南宁市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
5月12日至16日,南宁国际诗歌周活动在南宁市举行。40余位中外诗人、诗歌评论家、诗歌翻译家汇聚南宁,以诗会友。
阮氏梅娟受邀参加了前述活动。“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尤其青睐中国诗歌。通过阅读中国诗歌,在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她说。
活动期间,阮氏梅娟用越南语朗诵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这两首诗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学时就喜欢上的诗,感觉古人的感情直达我的心灵。”她说。
今年38岁的阮氏梅娟来自越南山罗省,曾在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越中边境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她现任职于中国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阮氏梅娟于2004年大学本科时开始学习中文。“当时我的专业是越南文学,要学好这个专业,就一定要学好中文。”她说,自己由此爱上了中文。通过苦下功夫,她克服学习上的诸多困难,之后还在越南取得了博士学位。
“那些不下雨的星期天,我们坐在窄窄的门口,看落花飞雨,天空似乎也被染成紫色……”在本次活动上,阮氏梅娟还用中文深情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不下雨的星期天》。
“诗歌是生活的‘灵魂’,生活中的点滴都是‘诗歌’。”阮氏梅娟说,诗歌《不下雨的星期天》是2017年为了纪念她带着儿子第一次到中国云南昆明旅游而创作。如今,她几乎每天都会写诗。
在诗歌创作中,阮氏梅娟将题材重点放在儿童诗歌方面。“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我想通过诗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在我的诗歌中,我最喜欢一首名叫《下午》的诗歌,表达的是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她说,她会继续关注少年儿童群体,为民众带来更多的儿童诗歌作品。
目前,阮氏梅娟在越南出版了两部系列诗集,其中第一部5册、第二部2册,她还收集整理了数部越南民间儿童故事。她创作的儿童诗集《牵妈妈一起去玩》(5册)成为越南儿童诗集类的畅销书,在越南的出版量达到2500册。阮氏梅娟现为越南文学出版社签约作家。
阮氏梅娟已在中国生活和工作6年多,其11岁的儿子也在中国上学。她称,在中国生活很舒心,中国各地丰富的民族文化深深吸引着她,为她创作诗歌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未来,我计划长期留在中国追逐‘文学梦’。”阮氏梅娟说,越南和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近、人文相亲,两国民众的情感是相通的,诗歌是最好的桥梁。她将继续创作更多的作品,为增进两国文化的交流,增进越中两国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突发!土耳其议会爆发激烈群殴 致至少两议员受伤
- 广东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调整为Ⅳ级
- 广东推动“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 反锁的汽车里如何逃生你的孩子也会吗
- 浙江上半年GDP达38717亿元 同比增长6.8%
- 机构:前7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涨逾1% 二手房价下跌
- 社区要求“返乡过年报备”,依据何在?
- 网约车呼吁完善行业法规
-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地震监测中心网络设备遭攻击 警方通报
- 浙大回应“受资助学生晒国内外旅游照”:取消其受资助资格
- 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9%
- 美国加州发生林火 多处建筑受损、数百名居民撤离
-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新高 带动深市公司海外业绩向好
- 广州迎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
- 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十年来连跨6个万亿级台阶
- 青海油田今年累计销售航煤产品5993吨 供应青海多地市场
- 以声为媒 为视障者演绎光影美好
- (经济观察)全球钢铁业如何脱碳前行?
- 中老铁路开通20个月:发送旅客超1900万人次 货物2300多万吨
- 全国道德模范、最美乡村医生钟晶:“让乡亲们更健康!”
- 热门推荐
-
- 10月17日央行开展132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逼近400万亿元
- 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局长:厄尔尼诺现象已出现 全球明年或更热
- 基因改造番茄 产生更多维生素D3原
- 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沪代表委员谋新突破
- “Z世代”汽车维修员千锤百炼制成“金属之花”
- 安联基金获批开业 上海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再添一员
- 勇救“落水者”的夜跑者:凡人善举传递温暖之光
- 八方来客进博会“巡馆” 共赴夜幕下的“四叶草”之约
- 截至10月底中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达3307.9万人
- 这场高层论坛,部长们向世界发出中国“新”声
- “数据援青”项目签约 青海扩“朋友圈”促大数据产业绿色发展
- 俄罗斯达吉斯坦一加油站起火爆炸 已致102人死伤
- 上海歌剧院原创舞剧《永和九年》揭开面纱
- “贝碧嘉”将登陆华东沿海 江浙沪风雨逐渐增强
- 四部门:加快推进机场噪声污染防控标准体系建设
- “中国栀子名市”探索栀子健康产业发展模式
- 中国贸促会回应近期美一系列涉华限制措施:合作仍是主流 共赢才是目标
- 深化津蒙合作 天津港与呼和浩特将打造区域交通物流中心
- 甘肃建覆盖多要素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