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北影节 在春天里共赴光影之约
【《中国新闻》报记者程小路 见习记者 尹李梅 图文报道】4月21日,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当晚,逾200名中外电影人及嘉宾齐聚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从张艺谋、陈凯歌、陈可辛等资深导演,到成龙、惠英红、章子怡等知名演员……开幕式星光璀璨,接下来的行业交流活动也丰富多彩。本报记者直击现场,在这个春天,与电影人、影迷共赴“光影之约”。
“久违了!”这届北影节“港味儿”十足
4月22日至29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北影节)在京举办。主竞赛单元“天坛奖”评奖、开幕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划·主题论坛、北京市场、电影嘉年华、大学生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电影+”九大主体板块活动全面恢复线下举办。21日晚,在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200多位电影人和嘉宾走上开幕式红毯。璀璨星光中,出现了不少香港电影“熟面孔”。
率先亮相的“天坛奖”评委会阵容中,除了评委会主席张艺谋和演员张颂文、周冬雨,还有香港电影新浪潮时代的旗手之一关锦鹏。上楼梯时,张颂文小心搀扶着关锦鹏的一幕引发影迷关注。关锦鹏后来发微博解释,他膝盖受伤,因此临时拜托张颂文“做了我的‘拐棍’”。之后,关锦鹏以新片《八个女人一台戏》导演的身份再上红毯。这部以香港中环大会堂为故事背景的新片,由香港演员赵雅芝和内地演员白百合、齐溪主演。
红毯上,不少香港新锐导演带着新作亮相。比如岑嘉彦执导的悬疑片《源生罪》,该片由任达华、吴卓羲等主演,也是香港演员曾江的遗作。
另外,不久前在第41届金像奖上让郑秀文首次捧起“影后”奖杯的《流水落花》,以及古天乐主演的《送院途中》这两部港片的导演贾胜枫、卓韵芝也各自率主创人员亮相红毯。
导演陈可辛作为本届北影节创投项目终审评委主席独自走上红毯。他是20年前“北上”内地参与合拍片的首批香港导演之一,也是北影节的老朋友,参加过2011年首届北影节。
时隔三年,北影节“重回春天”(注:2020年至2022年的北影节于八九月份举办),华语电影人交流合作的“一池春水”再次泛起涟漪。
类型多样 民族电影不再“冷门”
本届北影节开幕式红毯还迎来不少民族电影人,比如本届北影节“注目未来”单元国际评审团主席万玛才旦。这位藏族导演执导的《塔洛》《撞死了一只羊》为藏地电影拓宽了叙事空间。此次他以监制身份率新片《一个和四个》主创亮相,该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的“盗猎悬案”,导演是万玛才旦的儿子久美成列,原著作者江洋才让以及主演金巴、更旦等都是藏族。
另外,讲述新疆少年赛马故事的《小马鞭》,根据彝族少年篮球队真实故事改编的《凉山黑鹰队》剧组主创也走上红毯,为本届北影节增添不少亮色。
【电影强国产业论坛】
中国电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4月23日上午,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电影强国产业论坛——用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多名中外电影人共聚一堂,探讨如何“用电影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向海外观众展示中国文化。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简称中影集团)董事长傅若清是今年春节档“爆款”科幻片《流浪地球2》的出品人、总监制、总制片人。他举例说,该片登陆海外院线后,市场反应出乎意料的好,目前海外票房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傅若清认为,该片之所以被海外观众接受和喜欢,首先在于它是一部类型化的电影,科幻片、功夫片比喜剧片更容易摆脱语言和文化的隔阂,而《流浪地球2》呈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也更容易引起他国观众共鸣。
傅若清感慨,作为一部“硬科幻”大制作,《流浪地球2》的品质上佳,放在国际市场能体现中国的硬实力和当今的发展状态,“没有当今的自信,就不可能去幻想未来”。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指出,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电影生产大国,但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还需考量中国电影的国际发行能力、出口能力与辐射能力。于冬认为,增强国际发行能力有三种方式:一是培养国际买家,以前是中国电影人带着拷贝去海外的电影节找买家,现在我们邀请各国买家来中国的电影节,了解和挑选中国影片;二是国际合拍,在制作和发行上捆绑利益,共同开发市场;三是打造成熟的国际性档期,好莱坞有“圣诞档”,中国有“春节档”,“对于约7000万华侨华人来说,春节档是一个同步看中国大片的机会”。
傅若清直言,中国电影要“走出去”,需要先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我们在座的几位里,最有经验、做得最好的,是江志强,江老板。”傅若清指向一旁的香港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江志强。
年逾七旬的江志强曾投拍李安的《卧虎藏龙》、张艺谋的《英雄》,也是《捉妖记》《寒战》等华语大片的幕后推手,他长期致力于向国际影坛推广中国电影。在同行们还在探索国际合作的“方法论”时,江志强的关注点已回到电影这门光影艺术最核心的部分:“先把剧本写好。一部好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剧本。”(完)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韩国警方抵达总统官邸内院大门 院内仍有拦阻线
-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银行累计结汇25453亿元人民币
- 【世界说】瑞典媒体:欧盟美国正在输掉电池竞争!与其打压中国,不如从自身找问题
- 云南四川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
- 华北东北等地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南方大部将有持续性高温
- 十年恩仇录,王老吉加多宝能否迎来“大结局”?
- “Z世代”女教师驻守乡村:为了11个孩子
- 河北夏粮总产量达1498.6万吨 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 促大武夷民宿产业发展 “武夷茗宿”品牌发布会在武夷山举办
- (经济观察)贸易壁垒解错中国电动汽车“密码”
- 京津冀区域货物贸易进出口2.54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 工信部:1—9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3%
- 千年运河千里行 杭州西湖女子巡逻队将亮相扬州瘦西湖
- 先游后付!峨眉山景区推出0元预订门票、索道票和观光车票
- 从冰墩墩到三星堆冰淇淋 旅游文创缘何成焦点?
- 瓣瓣同心|协同发展释活力 京津冀人才流动搭上“快车道”
- 海南“双节”假期“旅游+”效应明显 接待游客426.86万人次
- 山西太原对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开展检查 未尽职履责将调整工作岗位
-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提醒:在乌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 线上线下相融合,实体书店未来如何发展?
- 热门推荐
-
- 恩怨暂放一边?特朗普与德桑蒂斯“破冰”会面
- 2024沈阳鸡架美食文化节启幕 一场舌尖上的美食之旅
- 工作群过多令人窒息 打工人需要松绑
- 拉萨火车站62天暑运预计发送旅客62万人次
- 韩国六个在野党发起尹锡悦弹劾动议案
- 沈阳非遗数字博物馆正式开馆 成为东北区域文旅品牌新地标
- “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图片展开幕式在柏林举办
- 云南“野生菌”香飘天涯海角
- “大地欢歌”西安市乡村文化活动年启动 推出百余项文旅活动
- 多国人士悼念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 花灯守护人不为赏景为巡线
- 提供万余岗位!鲁疆人力资源协作促高质量充分就业系列活动举办
- 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5.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特别读书会”在厦大举行
- 香港话剧团版《天下第一楼》将首登北京舞台
- 故宫博物院北院区 预计明年全面建成
- 福建漳州开展中医药“入岛出海”行动
- 以总理称已指示军队准备进入拉法展开行动
- 沈阳打造古城书房 聘冬奥冠军徐梦桃为全民阅读推广大使
- 北京市2021年肿瘤年报发布: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下降趋势